纪念奚啸伯95周年系列演出(殷殷情艺永延年)(1)

殷殷情艺永延年

——写在纪念奚啸伯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

刘新阳

名跻京剧“后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191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满族正白旗家庭,家道中落使奚啸伯先生没能成为一名读书人,但因家族的熏陶,奚啸伯先生自幼喜爱书法和绘画,并与京剧老生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21年奚啸伯拜在京剧名家言菊朋先生的门下学戏,此后20余岁的奚啸伯已然成为京城老生名票,并与管绍华、莫敬一、陶畏初并称为京城票友四大须生。后来奚啸伯先生又向余叔岩等名家盘桓问艺,终于1929年正式“下海”成为一名职业的京剧老生演员。“下海”后的奚啸伯继而又拜在李洪春先生的门下,并先后与尚和玉、杨小楼、马德成、新艳秋、小翠花、章遏云、雪艳琴等人合作演出。1935年奚啸伯成为梅兰芳先生“承华社”的二牌老生赴武汉、香港等地演出。然而,奚啸伯先生的志向并非仅为“梅大王”跨刀,27岁的奚啸伯开始组建“忠信社”,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挑班演员,20世纪40年代,终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并称“四大须生”——在这“四大须生”里,唯一没有过科班“坐科”学艺经历且又是票友出身的只有奚啸伯一人。

因奚啸伯先生在文学、书法和历史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使他对唱念、表演以及人物的理解有着更深入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形成了舞台表演清新典雅的特点,极具“书卷气”。同时,他以“谭派”为基础,并充分吸收言菊朋和马连良及其他各家的艺术营养,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新中国成立以后,奚啸伯先生曾任北京京剧团四团团长,1958年落户石家庄并担任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人生多舛并没有改变奚啸伯先生对信念和艺术的坚守,身处逆境的他不仅以百倍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现代戏《白毛女》《红云崖》的创排以及复排《范进中举》之中,更把大量心血倾注在培养张荣培、孙宝成等弟子传人的身上,进而“蜡炬成灰泪始干”般地为石家庄乃至河北京剧人才的培养贡献出了自己最后一份心力,这也使京剧奚派艺术能够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虽然时光荏苒,岁月飞逝,但石家庄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对石家庄乃至河北京剧发展倾注真情的艺术家。自1985年,继先后成功举办过七次纪念奚啸伯先生诞辰活动后,2020年10月在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石家庄市演艺集团的重视关怀下,石家庄市京剧团又一次隆重地举办了奚啸伯先生诞辰纪念活动。在石家庄大剧院为期三天的纪念活动中,应召而来的全国奚派再传弟子纷至沓来,齐聚石门,共演出《白帝城》《范进中举》《龙凤呈祥》奚派经典剧目,进而在石家庄为奚派,为京剧,献上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奚啸伯先生诞辰110周年的京剧盛会。

《白帝城》堪称奚派代表作中的精品剧目,这不仅因为该剧是奚啸伯先生本人的擅演剧目,从剧目传承上看,奚派该剧也承传了自谭鑫培以来,经言菊朋、王又宸一脉的演出风格,同时在汲取前人精髓、营养的基础上,又经过哑音、擞音、耍板和“错骨不离骨”等演唱技巧的丰富,使《白帝城》成为继谭、言、王诸家之后,流行于当代京剧舞台上的有一个风格独具的流派剧目。在本次纪念演出中,刘备这个角色前后分由重庆京剧团的张军强和国家京剧院的张建国两位奚派再传弟子担任,军强、建国二位先生的嗓音条件虽各不相同,但他们在运用嗓音、唱腔塑造剧中衰病残年、悲愤难当的老年刘备时,却很好地表达并完成了剧情、人物与流派风格所赋予的任务——于如泣如诉的人物唱腔中展示出了歌者宛若洞箫的醇厚韵味,进而使这个被奚啸伯先生演“活”了的京剧人物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重放异彩。可喜的是,在石家庄市京剧团以吴佳明(张建国先生弟子)为代表的第四代奚派传人,在乃师的培育下,成长并成功地担当起《白帝城》中部“发兵”“扑火”等场的演出,吴佳明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剧中吊毛、抢背、僵尸等一系列跌扑动作,还在唱念中表现出了奚派特有而显著的韵味,使观众看到未来的奚派艺术传承可期。奚啸伯先生的嫡孙——著名京剧武生名家奚中路先生也加盟到此次纪念演出中来,出演“火烧七百里”的赵云。当马童引出赵云亮相后,观众立时被中路先生饰演赵云身上那种十万火急的焦灼情绪所感染,在随后的快枪开打中,中路先生的赵云更有力敌万军、杀红眼的气势,待杀退吴兵见到劫后余生的主公刘备时,中路先生转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臣弟”对“兄王”的无比关切。奚中路先生的加盟不仅使本剧增色不少,同时也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很好地阐释了“武戏文唱”的精神实质。《白帝城》演出结束当晚,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石家庄大剧院组织召开了“纪奚”专题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北省剧协、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单位领导以及奚门后人、奚派弟子传人悉数到会并发言,大家通过不同形式纷纷表达了对奚啸伯先生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对石家庄市京剧团举办此次纪念活动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

纪念奚啸伯95周年系列演出(殷殷情艺永延年)(2)

京剧《范进中举》是奚啸伯根据汪曾祺创作的剧本演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新编戏,尽管这是一出新戏,但奚先生却格外珍视,不仅数次对剧本进行调整,更将毕生对于唱腔的理解和处理悉数有机地设计在该剧的唱腔之中,使《范进中举》成为集奚派艺术之大成的剧目,剧中“周学道他待我恩同再造”“秋风落叶飘不定”“耳边厢又听得唤阿牛/琼林宴饮罢了恩赐御酒”“我定下了文体叫八十股”等唱段也因此成为该剧的代表性唱段而广为流传。可喜的是,这个奚先生生前非常珍爱并付出大量心血的剧目也被石家庄京剧团传承了下来,此次演出由石家庄市京剧团的赵建忠、湖北省京剧院的王小蝉和北京京剧院的张建峰三位奚派再传弟子依次分饰剧中的范进,三位成熟的演员不仅在声腔、念白和做派上以奚派风范为准绳,更把一个屡试不第、毫无自信可言,但一朝中举就面目全非的范进展现得淋漓尽致。张建峰还遵循奚啸伯与欧阳中石师徒二人共同研究创作的“琼林宴饮罢了恩赐御酒”置换掉了原来的“耳边厢又听得唤阿牛”唱段,从而使剧情在此处的表现更加贴近故事脉络的发展,由此也证明了剧目所以成为经典要由演员对其不断进行研磨的道理。

在《范进中举》演出前的演唱会上,李伯培、梁维玲、赵玉华、牛征良、杨伟兰、吴佳明、张奕明、张通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纷纷登台献上各自的拿手唱段,特别是82岁高龄的奚派再传弟子李伯培先生,特地演唱了奚啸伯先生曾参与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云崖》中“听孙儿声悲啼我心酸难忍”和“红云崖上红旗升”两个唱段以示纪念,并通过这两个唱段向观众展示了奚啸伯先生在京剧现代戏创作与唱腔设计中所作出的探索与贡献。

纪念奚啸伯95周年系列演出(殷殷情艺永延年)(3)

《龙凤呈祥》是一出京剧传统剧目中的骨子老戏,同时也是奚啸伯先生的常演剧目,非但常演,奚先生还擅演剧中刘备、乔玄等不同角色。这种横跨生、末两行并演来得心应手,自然得益于奚啸伯先生日常的积淀与素养。令人欣喜的是,在本次纪奚演出中,众家奚门弟子不计角色排名,分别由王小蝉、张军强饰演前后刘备、张建国饰演乔玄、张建峰饰演鲁肃。除此,作为青年奚派传人的张通和吴佳明也分别出演了剧中吕范和孔明两个配角,进而令当下的奚派传人齐聚于一台《龙凤呈祥》之中,更有奚中路(饰赵云)、邓沐玮(饰孙权)、金喜全(饰周瑜)、张兰(饰吴国太)、韩巨明(饰张飞)、吕昆山(饰乔福)等一批特邀助阵演员为这场“奚派大会”增光声色,这三场精心选择的“纪奚”剧目受到了石家庄京剧观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从而也成就了纪奚110周年活动中的一个奚派传奇,一段梨园佳话:

洞箫雅韵技高贤,

诗骨儒风步众先。

燕赵传薪燃烛火,

殷殷情艺永延年。

纪念奚啸伯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然而传承、发扬奚派艺术的使命却任重而道远,在此既希望石家庄市京剧团能因势利导地把本团建设成为传承发扬奚派艺术的中心与基地,更希望当前遍布全国的再传弟子能把奚派艺术向纵深传承和发展,使京剧奚派艺术在燕赵大地之外的京华、山城、江城等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愿京剧艺术不朽,奚派艺术常青。

2020年11月13日写于沈阳西滨河畔无尘轩南窗

(《人民政协报》2020年11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