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

清朝十大残疾人(她19个月变成盲聋哑三等残疾)(1)

海伦•凯勒,在19个月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以后,她由一个正常的婴儿,变成了一个三等残废:盲、聋、哑。

仍然失明,仍然是眼瞎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13岁时,她为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会址奠基。她的名字传遍全美国,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

20岁,她学习了语法、吐字、及发音,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进入了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海伦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写作,海伦的触觉特别灵敏,只要将手指头轻轻放在对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从此以后,她更对生命充满了信心。海伦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伦凯勒开始在开始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同时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最有成就的残疾人士。也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评价为,19世纪与拿破仑齐名的人。

海伦•凯勒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在无光无影的世界里,创作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清朝十大残疾人(她19个月变成盲聋哑三等残疾)(2)

海伦的故事是否会让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普通人产生一点思考?面对苦难重重的命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我们是否会觉得,眼前的苦难和海伦的遭遇相比,只是小菜一碟?

每个人都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一声啼哭,似乎就预示着我们将面临人生的种种苦难。

曾经是亚洲最大卷烟厂厂长的褚时健,一生也是命运多舛。

清朝十大残疾人(她19个月变成盲聋哑三等残疾)(3)

褚时健出生在1928年,他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把当年要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建设成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红塔山集团。褚时健也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在褚时健管理的18年里,共为国家创收991亿。

谁曾想到,褚时健在红遍全中国,走到人生巅峰时,一下子因为经济问题,变成了阶下囚,这个打击对一个人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然而接下来的打击对一个老人才是致命的。老婆和唯一的女儿早在三年前已经先行入狱,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面对这样的打击,一般人恐怕早已疯癫。

三年后,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在狱中几次晕倒,后被保外就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褚时健决定去哀劳山种田。

他承包了2400亩的荒地种橙子。那时他74岁。谁能想到经历人生巨变的70多岁老人,能安心在荒郊野岭种橙子?

6年后,2400亩橙子挂果,他已经是81岁高龄。

褚时健的橙子一上市,就卖断了货。媒体评价他卖的不是普通的橙子,是励志橙。从“烟王”到“果王”,年迈的褚时健用坚毅的身躯,扛起生活的苦难。

清朝十大残疾人(她19个月变成盲聋哑三等残疾)(4)

畅销书作家斯科特•派克曾在《 少有人走的路 》一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人生苦难重重。

每一段苦难的岁月都让我们焦虑,烦恼。逃避苦难的人,在苦难面前变得自暴自弃,接受苦难;面对苦难的人,总是会脱胎换骨,涅磐重生。

苦难虽然不是财富,战胜苦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却是最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疲于生活的劳碌身不由己,当我们抱怨命运不公垂头丧气,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唯有面对现实,思考改变,苦难,才会由苦难变成获得幸福的养料,接受苦难带给自己的痛苦,才能获得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