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之恩,垂天若云;慈母之情,永沐甘霖;慈母之德,淑良贤能;慈母之风,懿范永铭。然天伦不常,竟日仙登,无以为报,立石为文,撰述万一,春晖寸心。——题记

母亲去世两年余了,在这八百多个日子里,母亲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一直想写些文字来纪念她,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然近年以来,生计日艰,家庭琐事千头万绪,又正逢疫情肆虐,每每总是提笔忘字,难以下笔。

适逢年关岁末,稍有闲暇,于是写下点滴文字追忆我的母亲,只为纪念这一场平凡而又不平常、有今生没来世、天高地阔的母子情谊……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1)

母亲享年六十又一,于长寿者而言,母亲的生命是短暂的,只刚刚活过耳顺之年,人生的后半场才刚刚开始,病魔却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于夭折短寿者而言,母亲又无疑是幸运的,“过六十为寿,不过六十为夭”,她跟病魔抗争了16个春秋,活满了整整一个甲子,也算不幸中的幸事了。

母亲的祖父杨公,是民国时期本地的耆老,素有威望,开油坊,办染坊,雇佣了十来号工人从事生产,家境优渥,乡镇之间但有诉讼官司、邻里矛盾,杨公总被请去协调处理。大概受到祖父的影响,母亲从小就聪明伶俐,聪明干练,因为外婆年轻时疾病缠身,母亲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当家理事。因此练就了一身好本事,劳动生产是行家里手,操持家务更是样样精通,劳作之余,母亲还喜欢唱歌跳舞,颇有文艺天分。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2)

母亲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青少年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她是本村专业班子的文艺骨干,样板戏、快板、小品样样都精通。我至今还记小时候母亲给我唱的《南泥湾》的情景:“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声音婉转,舞姿优雅,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我能感受到母亲年轻的登台表演的风采。

母亲给我唱方言快板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我手拿竹块块,快板打起来,竹板一打新年到,专业班子真热闹。你看那,唱的唱跳的跳,说的说来笑的笑。老婆婆笑得缺了牙,小姑娘笑得弯了腰……”母亲一边唱,一边跺起了四方步,双手模拟了快板的动作,眉飞色舞,满面红光。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星梦,我想,如果不是时代的制约,母亲有幸生于大方之家,成为文艺工作者,犹未可知。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3)

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四年(也就是俗称的“包产到户”),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母亲是个“街娃子”,家庭殷实,父兄弟姊妹多,住在山上,家境又一般,母亲之所以“下嫁”给父亲,一是父亲年轻时英俊非常,性格温良,二是父亲是县城国营氮肥厂的正式职工,有那个时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可谓才貌双全。他们像那个时代大多数半工半农的夫妻一样,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父亲在坚守厂里,母亲留守农村,一边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一边精心地养育着我。

童年的记忆中,我们家经济宽裕,母亲勤劳能干,又有父亲的工资补贴家用,庄稼几乎年年丰收,猪儿长得膘肥体壮。母亲知书达礼,又能识文断字,待人接物宽厚和气,乡里乡亲处得十分融洽。母亲还特别尊师重教,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母亲总是隔三差五就把鸡蛋、蔬菜、肉食之类带给老师,这也使我从小受到老师特别的“关照和优待”,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文化底子。

母亲的勤劳朴实、和气宽厚品质,成为我的底色,在我人生的四十个年头里,如果取得一丝一毫的成绩,都离不开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教育。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4)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4岁那年,父亲所在的国营氮肥厂破产了,父亲决定去河南挖煤,不久就去而复返,还带回一大包被煤炭染得漆黑的衣物。我永远记得那个灰暗的下午,母亲正在给父亲洗衣服,漆黑的肥皂水流了一地,母亲的心也碎了一地。母亲低声地啜泣着,她心里着急啊,眼看着我升学在即,正是花钱的时候,家里却断了生计,作为当家女人,一贯坚强的她,忍不住把内心的愁苦和焦灼化为一串串晶莹而苦涩的泪花。

几天后,母亲毅然背起行囊,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这一去啊,就是整整三年,三年里,母亲没回过一次家,再大的困难都没皱过一下眉头,她把对家人的眷恋化成了一腔坚守的执着。三年里母亲熬成了工厂的骨干,汇款单像雪片一样飞回来,整整的大几万啊,在九十年代可是一笔巨款,这笔钱供我升学读书,供家庭开支,供人情往来……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家偏僻的小山村还是原始而古老的农耕时代,并不时兴外出务工,然而母亲为了我的前程,以柔弱之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以一介女流担负起男人尚且不能承担的责任,现在想来,果真是“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啊!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5)

2001年我参加工作,开始用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母亲肩头的担子开始轻了,但是家庭仍旧不宽裕,经济捉襟见肘。母亲一边务农生产,一边做小工帮衬家庭,日子过得甚是清苦。然而母亲并没有得到命运的垂青和怜悯,尽管她那么的勤劳、朴实、仁厚。

2004年夏天,母亲查出患肝硬化腹水失代偿期,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肝硬化放在那个年代,可是仅次于癌症的重症,当时乡里但凡有人患了这种病,都只熬过几个月就去世了。而母亲却创造了奇迹,从得病之日,医生就判定母亲大概能活三到五年,而母亲却不信命,硬是强撑一口气,凭着自身的顽强不屈,与病魔抗争了整整16年。这一方面得益于家人的关怀和治疗得法,但奇迹的背后,最重要的是母亲不认命、不服输的性格延长了她的生命。

在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里,母亲并没有怨天尤人,她拖着抱病之躯,帮我养儿育女,可谓呕心沥血,辛苦备至。特别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正值我发展事业的关键时刻,母亲看着可爱的孙儿,病痛似乎痊愈,她浑身仿佛充满了力量,育儿手法更加娴熟,教育理念更加与时俱进。从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到自理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教育,母亲在孙儿的白纸上,描绘了红彤彤的底色,夯下了坚实的基础。母亲养我成人,又替我养儿育女,恩情天高地厚,只言片语,实在不能述之万一。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6)

年岁逐增,儿女渐渐成人,我的事业也稍有小成,母亲仿佛完成了使命,她的生命也到了灯枯油尽之时。2019年正月,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为癌症,身体消瘦不堪,腹痛难忍,艰难地与病魔作最后的抗争,如同风中残烛,浪里扁舟。

我永远记得2019年农历七月初七,母亲六十一年的人生落幕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她带着无限的不甘和无尽的惆怅,永远离开了她眷念的人世和所挚爱的亲人 。她的离世,于她也许是病痛的解脱,于我们却是巨大的损失,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和伤痛。

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不平常,平凡在于她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中的一员,并没有惊人的业绩,不平常在于,母亲这一生,不认输不认命,以柔弱之躯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以抱病之躯与病魔抗争,为人勤劳厚道,为母刚毅坚强。母亲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和儿女们一生去咀嚼和回味。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7)

母亲一生之事迹,浓缩为碑文上字斟句酌的文字:“先慈杨氏(讳)泽碧,戊戌冬月生于本乡,己亥七夕寂于故土,寿花甲又一。其幼年家贫母病,豆蔻之年以娇小之躯操持家务,四邻谓能,八乡闻贤。辛酉年适归吾父,上奉下养,不辍晨昏;相夫教子,持恒岁月。父役于工厂,薪薄家远,先慈长守农村,兴家以畜牧,育我以德才,亲友无不称羡。父下岗赋闲,先慈中年赴粤,勤俭务工,攒钱数万,吾学业无忧,婚配无虞矣。子已成家立业,其清福未享,积劳成疾,犹以智以资,劳心劳力,助吾公事私业,替我养子育女。”

碑文最后的文字,读之让人垂泪:“慈母之恩,垂天若云;慈母之情,永沐甘霖;慈母之德,淑良贤能;慈母之风,懿范永铭。然天伦不常,竟日仙登,无以为报,立石为文,撰述万一,春晖寸心。”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无疆,大爱无言!如今阴阳相隔之际,唯有借此只言片语,略表怀念之意。愿我那多病多灾、慈祥仁厚的母亲啊,在遥远的天国里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悼词大全农村老人通用(怀念我的母亲)(8)

关注@程椹棚,感受心灵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