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是个河南人,我也是个河南人,之前一直以为河南土,河南人也土,却是因为自己见识少。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让我感觉亲切又洋气。亲切是里面的人和事,像极了我身边的人和事;洋气的也是里面的人和事,像是全世界的人和事。

人活着,要历事、要与人打交道,有了事,总想说道说道,但想找一个说得着的人却难。因这难,才有了千奇百怪的戏剧人生。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这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吧!真有那么个人吗?真的能遇到这么个人吗?

谁不想遇到这么个人。《一句顶一万句》里三代人,一辈子都在找说得着的人。先从老杨说起吧!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1)

——1——

杨百顺他爹老杨,一辈子没有活出一个朋友。

杨百顺他爹老杨,自认为跟赶马车的老马说得着,每遇事必想到老马。

老杨心里的老马是这样的:

“论起事来,同样一件事,我只能看一里,他能看十里,我只能看一个月,他一下能看十年。”

老马心中的老杨是这样的:

“老马跟老杨在一起不怕别的,就怕聊天,因为老杨跟他根本聊不到一块儿去。聊起话儿来,每次都是老杨占他的便宜。自打认识老杨,老马给老杨出过不下一百个主意;老马从老杨那里,听到的却全是废话。”

老马是觉得自己吃亏了。每次遇到烦心事,老杨就会去找老马唠唠,让老马出出主意,老马遇到事,却知道老杨什么主意也没有,老马觉着吃亏,所以,老杨自认为老马是他的朋友,老马却从来不认这个朋友。

所以:

“老马给老杨出主意时,对老杨从无怀过好意。”

这一点老杨不知道。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2)

——2——

杨百顺他哥杨百业的戏剧人生,阴差阳错娶上了媳妇。

秦家的掌上明珠秦曼卿,本是少了一个耳垂,因为被闺蜜误传成少了一个耳朵,被退了婚事。

秦曼卿自认为看透了世情冷暖,赌气说只要谁不计较耳垂,就嫁给谁。

明眼人都知道这本是秦家的一句气话罢了,可杨百顺他爹老杨当真了,感觉自己遇到了好买卖,于是跟“好友”老马商量后,去提亲了。老马也是为了捉弄老杨,没想倒是成全了老杨的大儿子,白白捡了一个媳妇,攀了高枝。

自小聪明剔透,看事情明白的秦曼卿,因为老杨提亲时候的一些老实话,当成了老杨的自谦话,把卖豆腐愿意多给别人三两的杨百业,认为成了老实孩子。殊不知,老杨说的句句是实话,杨百业多给人豆腐也不是老实,而是为了报复老爹。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3)

——3——

杨百顺的迷茫人生,兜兜转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在杨百顺眼里,人心看不透,世上最难的事便是与人打交道。阴差阳错娶了媳妇,却不知道自己能娶媳妇也是被媳妇和姘头算计好的,是人家两个计划的一部分,好在,跟媳妇说不着,跟继女,也就是5岁的孩子巧玲说得着。

媳妇和姘头东窗事发,卷了细软银两跑路了,自己也无计可施,也不想找寻,可世道不允许,背景不允许,只好带着继女巧玲出门假装一下,可还是不小心把巧玲丢了。自此,在延津也无可留恋,离开了延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4)

——4——

杨百顺的孙子牛爱国,被命运推着往前走,但不知道命运到底让他做什么?

说是孙子,其实没有啥血缘,牛爱国是杨百顺的继女巧玲的二儿子。也是一辈子都在寻说得着话的人。

与妻子结婚后,因为两人说不着,妻子有了外遇,妻子与第三者说得着。

遇事没有主意的牛爱国,听了跟自己说得着的一个战友的话,对妻子百般讨好,没话找话,希望慢慢可以说得着,可是当两个人没话硬找话的时候,更痛苦。

但他就是不离婚,有些事情,人就是转不过弯,不想想对自己有利没有利,只要是对别人有利,就不干。

当两人不在一条道上的时候,你越努力,离得就越远。

老天爷也是眷恋牛爱国,让牛爱国也在他乡遇到了知音——一个有夫之妇,两个人能聊到一块,能聊整宿。与知音聊着天,想到了自己的老婆与姘头也是这个意思,心里也就想明白了。

戴着绿帽子,不离婚的牛爱国,拖的不是老婆,最终是自己。这是老婆跟她姐夫私奔后牛爱国想明白的。

牛爱国就像当年的杨百利,也就是自己的姥爷一样,看开了也觉得没有意义,老婆走了少了心烦。可舆论不允许,背景不答应。牛爱国被逼走上了寻妻之路,当然也是为了做做样子。

人有时候真的不是为自己而活,为的都是别人的一个说法,被逼着往前走。

这时候的牛爱国就想到了事情的根——杨百顺,自己和“姥爷”杨百顺的命运如此相似,于是寻妻之路变成了追根之旅。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5)

——5——

说得着也有两种。

杨百顺、他爹老杨,他孙牛爱国,所追求的说得着,就是遇到个可以听自己倾述,然后可以帮自己拿主意的,认为这叫说得着。

一辈子遇到事情就想找人拿主意,结果往往就像病人抓方子,知道啥病,就是方子不管用,也不是方子不管用,而是遇事的人不同,也不是遇事的人不同,而是中间拐的几道弯不同,所以药方也未必管用。

还有一种说得着就是啥也不讲究,但讲究两个人说话对路,互相喜欢听。杨百顺跟继女巧玲说得着,跟姘头说得着,说起来话来他就不是原来那个别人眼中那个不喜欢讲话的自己,而是另一个自己。

牛爱国的姐夫跟姐姐说不着,在家里没有一点地位,但他甘之如饴,因为他觉娶牛爱国她姐娶得值,因为媳妇,让他有了说得着的人,他跟牛爱国的7岁的女儿说得着。

剧中的人物看似爱好不同或活法不同,但谁不是在找那个可以让自己放下面具的自己啊!延津第一个县长爱做木工;第二个县长爱讲话;第三县长爱听曲,都是如此而已。

跟说得着的人说话,有时候是为了倾吐,有时候说着说着自己就慢慢把生活捋清了。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经典语句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6)

——6——

《一句顶一万句》,看的是书,悟的是人生。

跟着书中的牛爱国走了一遍,从嫉恨妻子出轨开始,他不是恨妻子出轨,他是嫉妒妻子能跟姘头说得来。

当牛爱国也遇到了这么一位一见如故的姘头的时候,不曾与别人讲过的话都与之说了,遇到对的人,讲什么都不别扭,也不尴尬,只有恰如其分。

这一路走来,牛爱国边走边想边解疙瘩,但解开了一个疙瘩,又有了另一个烦恼,所以他一直在寻根究底。

总有些人,总是想找到人生答案,为了答案,他们寻寻觅觅,他们追根溯源,因为他们觉得有些事,可能从根上就错了,可是寻根管用吗?

就像牛爱国她妈最后说的:“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想不清楚这一点,也活不到今天。”

但几个人能参透这一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