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语讲究含蓄委婉,尤其女子,即使对心仪的男子也“欲说还休”。古时女子对意中人的称呼不像现在这么直白,而是温婉含蓄。

古代女子对心上人的称呼(古时女子称呼意中人这么含蓄)(1)

1.檀郎,《晋书•潘岳传》載:潘岳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潘岳小字檀奴,后来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唐温庭筠《苏小小歌》:“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2.傅粉少年,本指三国时貌美面白的何晏,《世说新语·容止》谓“何平叔(晏字平叔)美姿容,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晋书·五行志》曰:“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后世以“粉面傅郎”或“傅粉少年”指称美男。见柳永《斗百花》:“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3.兰台公子,代指情郎。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又如秦观《南歌子》:“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词中“兰台公子”指的是战国楚辞赋家、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官,宋玉、景差侍。”

故称“兰台公子”。

4.吹箫人,比喻夫婿。汉刘向《列仙传·箫史》:“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李清照《孤雁儿》:“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5.玉郎,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敦煌曲子词·鱼歌子》:“雅奴卜,玉郎至,扶不(下)驊骝沉醉。”前蜀牛峤《菩萨蛮》:“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欧阳炯《凤楼春》:“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匀面泪,脸珠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