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按照皇太极生前的布置,明显是要以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为嗣君人选,但因为此时的皇权还没有能够达到“一统朝堂”的地步,所以皇太极在世时,没能将豪格明确立为继承人。而皇太极驾崩后,豪格认为自己是大行皇帝最长的皇子(此时,皇太极诸皇子中,豪格之下、最大的叶布舒才十八岁、最小的博穆博果尔仅仅两岁),理所应当该继承皇位,所谓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推选”流程,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1)

另一方面,多尔衮兄弟好不容易把皇太极给熬死了,又凭借着战功和议政王的身份参与进入“议选”新帝的程序,怎么会轻易放弃这个好机会!因此,多尔衮紧紧抓住皇太极生前没能公开立储这个破绽,坚决要用“议选、推举”的办法,在宗室王公中选择“功勋卓著、品行优异”之人承袭皇位。(当时,多尔衮的战功比豪格要高;而其他有资格的宗王中,代善不会参选,济尔哈朗血缘较远、没有优势,阿济格、多铎不会和自己争;代善有王爵封号的诸子也不会参与竞争。以“推选”为准则的话,多尔衮的优势大大强过豪格)。

对于多尔衮坚持“推选新帝”的用心,豪格自然清清楚楚,于是,他立即召集了属于自己一方势力的两黄旗和正蓝旗亲信大臣,引弓持剑、包围了举行会议的崇政殿,在威胁多尔衮的同时,也决心以武力夺取皇位。

面对豪格的咄咄逼人态势,多尔衮毫不示弱,也召集两白旗大臣,并自己的兄弟: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率两白旗军队赶到皇宫外,顶盔持锐,和两黄旗军队在崇政殿外对峙,气氛顿时紧张万分。

主持会议的代善早在十七年前就已经站队皇太极,支持其继位,这一次,面对弟弟多尔衮和侄子豪格的争位时,代善观望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拥立皇太极一系承袭帝位,以稳定局势。于是,代善以清室宗族族长的身份,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肃亲王乃“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另外,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是被皇太极一手提拔、才得以代替兄长阿敏、接掌正蓝旗的,自然在推选过程中倾向于皇太极一系,于是也赞同代善的意见,赞同推举豪格继位。

按道理说,豪格已经手握六旗拥戴(两黄旗、两红旗、两蓝旗),继位之事几乎板上钉钉。可就在这这大好局面下,豪格犯了大错,居然想效仿中原王朝储君继位时的程序,以“三揖三让”那一套来显示自己的谦虚、低调,做足继位前的姿态。

于是,在即将大功告成之际,豪格却“谦恭”地表示:“我德小福薄,难担此重任,还请诸王另选贤德,以继大位。”然后“大度”地离开了崇政殿,返回自己的王府,以示避嫌。

豪格此举,其实是回家等待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自己为新帝的好消息,再光明正大地返回皇宫,“勉为其难”地接受拥戴,继位称帝(当年其父皇太极改元称帝时,就是走的这一套流程)。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2)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豪格离开崇政殿前,还是特地授意亲信的两黄旗、正蓝旗大臣,让他们坚持原则,务必达成“以皇子继位”的结果,否则,即使和两白旗当场火并也在所不惜。

但豪格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故作姿态却弄巧成拙,给了本来已经失去先机的多尔衮绝地反击的机会,最终,几乎到手的皇位在多尔衮的一番操作下,眼睁睁地飞了。

豪格“避嫌”离开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就要按制度展开“推选”,选出新帝人选。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抓住最后的机会,以豪格所说的“德小福薄”为借口,反对推举其为新帝。而且,多尔衮还紧紧抓住豪格当年亲手杀妻的污点,将其与莽古尔泰相提并论,断言豪格心胸狭窄、为人阴险,江山社稷绝不能交给这种品性低劣、手段残忍之人。

此时,在殿外守候的两黄旗、正蓝旗大臣们得到了多尔衮肆意抨击诋毁豪格的新消息后,立即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大殿,手扶着佩刀对诸王说:“我们深受先帝(皇太极)大恩,无以为报,今日若不立先帝皇子,我们宁愿追随先帝于地下,不敢苟活!”

多尔衮虽然不怕和两黄旗、正蓝旗开战,但这样一来国家也就彻底分裂了,策划多年的入关之事恐怕也要泡汤。思虑再三后,多尔衮不得不放弃了直接继位的愿望,但他也绝不愿意将皇位白白让给已成死敌的豪格。

于是,多尔衮再次抓住两黄旗、正蓝旗大臣们要求中的“皇子继位”一条,主动向代善、济尔哈朗提出自己拥护由皇子继位,不过需要从太宗的皇子中另外挑选合适者,作为嗣皇帝人选。

多尔衮还不无威胁地言明,拥立豪格之外的皇子继位,已经是两白旗所能同意的最低条件,如果还不能达成一致的话,那么两白旗宁愿自行挑选新帝、或者直接另立门户,两黄旗、正蓝旗如果还不同意,那就开战!

虽然两黄旗、正蓝旗大臣们“拥立皇子继位”的意思其实就是让豪格继位,但他们又没有明说(这种推选、举荐的议事制度下,怎么好意思直接点名让豪格继位),而皇太极的皇子又不止豪格一个人。

在多尔衮将皮球踢回来之后,大部分两黄旗大臣们思虑再三后,觉得对得起皇太极的提携知遇恩德了,于是不再坚持己见,赞同了“择皇子继位”的意见。

而小部分正黄旗大臣、以及豪格的基本盘正蓝旗大臣们见势不妙,急匆匆地赶到豪格府中,拉着气急败坏的豪格赶回崇政殿,意欲推翻之前的议定结果、重新改选豪格为帝时,包括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内的宗室王公们已经达成了最终共识——拥立(豪格之外的)皇子继位,以平息当前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

就这样,原本已经一只脚踏上皇帝宝座的豪格,因为自己的故作聪明,白白地丢掉了原本十拿九稳的皇位。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3)

议定了“皇子继位”的原则后,崇政殿中的宗室诸王们马上进行下一项议题:到底选择哪一位(豪格之外)先帝的皇子,来继承皇位。

当时,皇太极尚在世的皇子有:皇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四子叶布舒、皇五子硕塞、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九子福临、皇十子韬塞、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共八人。不过,因为多尔衮的坚持,和其他宗室王公们的平衡妥协,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已经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而剩余七人中,皇四子叶布舒、皇五子硕塞、皇六子高塞、皇七子常舒、皇十子韬塞,这五位皇子的生母,都是皇太极的侧妃、甚至是没有名份的庶妃,地位相对低下,在宗室诸王挑选新帝人选中,他们首先就被否决了。

皇太极的后宫中,有名份的嫔妃一共是五位,即:中宫清宁宫国君福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德尼琪琪格(哲哲);东宫关雎宫宸妃(东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德勒格德勒(娜木钟);次东宫衍庆宫淑妃(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璪;次西宫永福宫庄妃(西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本木泰)。

这五位后妃中,地位最高者自然是中宫清宁宫国君福晋额尔德尼琪琪格,但是她只生有三位公主,没能诞育皇子,所以皇太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子,“立嫡”的办法是行不通了。

其余四位嫔妃中,皇太极最喜欢的是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宠爱程度远胜其他妃子;而宸妃也曾为皇太极诞育了第八子;不过,皇八子年仅一岁就夭折了,宸妃也薨逝于崇德六年(1641年);假如皇八子健康成长的话,这一次推举新帝,他的入选资格,要远远高过其余兄弟。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一生没有生育,只是抚育过一位养女,也没有养子,她的名下,当然没有皇子可以入选候任皇帝资格。

剩下的两位:西宫麟趾宫贵妃德勒格德勒、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都为皇太极诞有皇子,其中德勒格德勒诞育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布木布泰则诞育了皇九子福临。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4)

德勒格德勒虽然是皇太极的麟趾宫贵妃,但皇太极并不是她的初嫁丈夫——德勒格德勒原本是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大福晋,当时还叫“囊囊”(即汉语:娘娘)。察哈尔部是蒙古黄金家族直系后裔,也是全蒙古的正朔所在,因此,林丹汗的大福晋德勒格德勒(囊囊)就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后,地位非常高;她在成为林丹汗的大福晋后,还曾为林丹汗诞育了次子阿布奈(阿布鼐,林丹汗遗腹子)。

天聪八年(1634年),身为后金大汗的皇太极为了一统辽东、漠北各地,彻底消灭察哈尔部,于是发起了对林丹汗的再一次进攻(之前,后金已经数次出兵打击察哈尔部,屡屡击败林丹汗)。林丹汗在连战连败的局势下不敢继续和后金军队接战,被迫率少数亲随及家眷子女西渡黄河,远遁青海大草滩,以避后金锋芒。察哈尔余部在无路可走之下,只得全部归降后金。

天聪八年(1634年)九月,在后金军队的紧紧追赶下,避难青海的林丹汗部众四散、缺衣少食,陷入了绝境,在穷途末路中病逝于大草滩,最后的蒙古正朔传承就此断绝。

林丹汗去世后,其长子额哲带着林丹汗的遗孀们,准备从青海返回河套旧地。而得知林丹汗已死的皇太极,为了彻底消除察哈尔部这个隐患,于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命多尔衮、豪格等人率军再次远征察哈尔部。

四月,多尔衮在西喇珠尔格地方,包围并俘获了和额哲分开驻牧的林丹汗的遗孀、大福晋囊囊,随即将其护送回盛京(沈阳),交给了皇太极处置。之后,多尔衮再接再厉,于四月二十八率军包围了额哲的驻牧地,逼迫额哲与其生母苏泰(海西女真叶赫部末代首领金台石孙女)放弃抵抗出降。历史四百年之久的蒙古汗国正式灭亡,漠南全境皆归于后金版图中。

消灭察哈尔部后,皇太极以额哲所进献的圣物——吗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经、北元传国玉玺为吉兆,宣布“天命”、“道统”已由蒙古汗国转移到“大金汗国”,然后在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清朝也由此立国。

为了安抚归降的察哈尔部(以及其他漠南、漠北蒙古诸部),皇太极晋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把自己的嫡次女马喀塔(即固伦温庄公主,中宫国君福晋哲哲所出)嫁给了额哲;同时,皇太极为显示“满蒙一家、互为姻亲”的意思,还将林丹汗的两位遗孀纳入后宫,同时命堂弟济尔哈朗、兄长阿巴泰娶了林丹汗的另外两位遗孀。

改嫁给皇太极的林丹汗这两位遗孀,一位是次东宫衍庆宫淑妃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璪,另一位,就是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生母,西宫麟趾宫贵妃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德勒格德勒(为林丹汗大福晋时的名字‘囊囊’此时已不再使用)。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5)

按在后宫中的地位高低来看,德勒格德勒改嫁皇太极后,位份是是西宫麟趾宫贵妃,后宫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宫国君福晋、以及东宫关雎宫宸妃);布木布泰则是次西宫永福宫庄妃,排名第五;因此,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比皇九子福临的母家地位要高,选择他为新帝,也算符合仪制。

但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甚至包括豪格在内,都不愿意选择德勒格德勒之子博穆博果尔为新帝,原因是明显的——德勒格德勒名为麟趾宫贵妃,其实只不过是当初来自察哈尔部的俘虏和战利品(还是多尔衮亲自擒获的),后来因为安抚、怀柔漠南蒙古诸部的原因,才被皇太极收入后宫,册立为贵妃,这样的身份,怎么适合成为未来的国母呢?

况且,德勒格德勒不止博穆博果尔这一个儿子,他和前夫林丹汗还有一个儿子阿布鼐;假如立博穆博果尔为帝的话,阿布鼐该怎么安置?皇帝搞出了个异母兄的事情,即使在之前的历代漠北草原王朝中,都是罕见(丢脸)的事情。

而且,阿布鼐是林丹汗的儿子,和清朝有杀父灭国之仇,假如立博穆博果尔为帝,阿布鼐身为皇太后的(另一个)儿子,自然要晋封爵禄,安排旗份,那样他手中就获得了实权。将来如果阿布鼐有心复仇的话,恐怕就是一个大麻烦。

实际的历史中,阿布鼐此时已经承袭了早逝的兄长额哲的察哈尔亲王王爵,还续娶了额哲的妻子固伦温庄公主,生下两个儿子布尔尼、罗布藏。康熙十四年(1675年),布尔尼、罗布藏在父亲阿布鼐的唆使下,趁着三藩之乱爆发的机会,在察哈尔发动了叛乱,意图恢复蒙古汗国,几乎动摇了清朝的北方根基。幸好最后清军平定了叛乱,诛杀布尔尼、罗布藏,将监禁在盛京的阿布鼐赐死,度过了危机。

因此,诸王公大臣们罕见地达成了一致,排除了后宫诞育皇子的嫔妃中位份最高者——麟趾宫贵妃德勒格德勒之子博穆博果尔的继位可能,以免弄巧成拙、给国家带来尴尬和潜在的威胁。

就这样,经过数轮的挑选后,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之子——皇九子福临,以其生母位份最高(忽略麟趾宫贵妃的前提下)、母家地位最重要(布木布泰出身科尔沁蒙古,而科尔沁部是清朝前期最重要、最忠心的盟友,布木布泰的姑母就是皇太极的中宫国君福晋哲哲,姐姐则是早逝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的理由,被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宗室王公们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名义,共同推举为新任皇帝,承袭其父皇太极所遗下的皇位。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在诸王大臣们的簇拥下,年仅六岁的福临在盛京崇政殿举行了登基仪式,继位为帝,改明年为顺治元年,这就是清朝第二代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清世祖顺治帝。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6)

年幼的顺治帝不能亲政,于是多尔衮趁热打铁,拉拢了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让济尔哈朗出任第一摄政,自己则“屈居”第二摄政,将原本想参与竞争“摄政王”的豪格彻底踢出局,使其黯然退出了清朝最高权力的争夺战。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就在清军入关前夕,摄政王多尔衮罗织罪名,诬陷豪格诅咒自己:“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能终其事乎?”然后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将豪格仅存的支持者统统逮捕下狱,大部分论罪诛杀,豪格本人也被下狱,几乎问罪处死。

幸好,顺治帝和大哥的关系很好,得知大哥将要被杀后,日夜哭闹、坚决反对,豪格因此才免去死罪,降爵为肃郡王,并削去七个牛录的旗份。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在顺治帝的不断要求下,已经率军入关的多尔衮不得不同意豪格率正蓝旗军队入关参与作战。但多尔衮故意将豪格支出京师,派往山东作战,以使其远离统治中枢,不能对自己产生威胁。此后,在山东作战立有战功的豪格因功被重新晋封为肃亲王。

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豪格刚刚从山东返回京师,多尔衮就以顺治帝的名义,授命其为“靖远大将军”,统帅军队远征陕西、四川,和大西农民军作战。多尔衮此举是想借张大西军之手,消耗豪格的正蓝旗实力,如果豪格在战场上丧命,那就更好不过了。

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豪格奉命率军西征川陕,先后攻克邠州、庆阳、汉中、阶州,当年五月便彻底平定陕西。六月,豪格率军南下,自汉中入川,攻击占据四川的大西农民军。九月大西军主力自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两军在西充遭遇,接着展开激战。

顺治三年十一月二十七(即1647年1月2日)清晨,清军与大西军激战于西充凤凰山,豪格亲率清军猛攻农民军,大西军首领张献忠也在凤凰山下的太阳溪边高地上指挥作战,双方激烈交战,死伤无数,但都不肯后撤。

关键时刻,清军营中的原大西军将领刘进忠远远望见了太阳溪畔的张献忠身影,于是指着张献忠对主帅豪格说:“这就是八大王!”豪格当即冒险率少数亲卫前行,不顾有可能被大西军弓箭手狙击的危险,直抵太阳溪畔,接近了张献忠所在位置后,亲手引弓击射张献忠;张献忠卒不及防,应声中箭,不治身亡(张献忠阵亡一事,史书中有不同记载)。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7)

主帅阵亡后,大西军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溃逃,豪格随后率军追击,连破大西军堡垒一百三十余座,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大获全胜后,豪格向顺治帝飞骑奏凯,汇报了击毙张献忠的惊天捷报,顺治帝闻讯后大喜过望,下诏褒奖长兄,随诏赐予豪格诸多厚赏。

豪格在四川获胜后,多尔衮不喜反怒,原以为豪格将在四川战败、甚至阵亡,结果反而立下大功;将来豪格得胜返京,必将以军功晋升高位,然后再次和自己展开新的争斗。为消除即将到来的威胁,多尔衮决心提前下手、彻底击垮豪格。

于是,多尔衮首先从内部动手,指使党羽弹劾第一摄政、郑亲王济尔哈朗,以“王府建筑僭越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的名义,将济尔哈朗罚银二千两、免除摄政王职衔。多尔衮则趁机独揽朝中大权,并将头衔由“叔父摄政王”升为“皇叔父摄政王”。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开始,豪格继续带领大军在四川各地征战,接连攻克遵义(时属四川)、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等地、基本平定全川。同时,多尔衮也在京师展开行动,将支持豪格的官员将领们或外调、或下狱,使朝中亲豪格的势力基本被清除一空;接下来,多尔衮要做的,就是等豪格返京了。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四川局势逐渐安定,豪格奏报朝廷批准,留下部分军队驻扎四川,自己率大军经陕西返回京师,结束了一年多的征战。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顺利抵达回京,顺治帝下诏在皇宫太和殿举办盛大宴会,以酬谢大哥的功劳,并亲自出席、慰问犒赏大哥。这是豪格一生中最后的高光时刻。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8)

当年三月,多尔衮暗中指使济尔哈朗诸侄出面诬告叔父,重提当年济尔哈朗在太宗皇太极驾崩后,明知两黄旗大臣欲私立肃亲王,却不出面举发;又在护卫顺治帝入关时,擅自命两蓝旗越过御营的行军路线,先期进发。数罪并议,应定济尔哈朗死罪。同时,多尔衮再授意亲信弹劾豪格,诬告豪格有“纵容部属冒领军功”、“讳败为胜”、“重用罪臣扬善之弟”等多项罪名。

多尔衮借此兴大狱,济尔哈朗、豪格、(支持皇室的)两黄旗诸勋臣子侄都受到了牵连;豪格因此被下狱论罪,然后削去肃亲王爵位、幽禁狱中,济尔哈朗也一度有削爵的危险;其余皇太极生前的旧臣(比如索尼、鳌拜)都受到了降职、贬斥的处罚。

多尔衮最初意思,是废黜济尔哈朗爵位、让他和他的兄长阿敏当年一样,幽居在家,无声无息的死去;而豪格,则要行军法“显戮”;但顺治帝又一次出面干预,不允许多尔衮杀自己的大哥。因此,多尔衮才免去济尔哈朗的死罪,降为郡王,豪格则从宽免死,幽禁狱中。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已革肃亲王豪格莫名其妙地“病死”在狱中,时年四十岁。而他的真正死因,史书中没有记载,也不敢记载。在豪格瘐死之后,多尔衮再次晋升名号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在狩猎中坠马受伤不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中病逝,年三十九岁;十三岁的顺治帝终于得以亲政。

顺治帝起先追封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但两个月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在恢复王爵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及宗室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等人的上奏弹劾下,完全掌握了皇权的顺治帝下诏追论多尔衮擅权、乱政、欺凌宗室之罪,剥夺了多尔衮的帝号、王爵及“皇父摄政王”名号,还将多尔衮掘墓挫骨扬灰,以泄公私之愤。

明代弘治年间因争袭侯爵获罪(大功不赏受诬瘐亡)(9)

在彻底清算多尔衮的同时,顺治帝也为冤死的大哥公开平反昭雪,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爵位,改号“显亲王”,重新以王礼安葬豪格,敕命立碑赐祭,以示对大哥的怜悯和怀念。

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追谥豪格为肃武亲王,这是清朝第一个在身后得到谥号的亲王,其子富绶所承袭的“显亲王”爵位,也在实际上得到了“世袭罔替”的资格(不过此时还没明确规定)。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豪格的神主被乾隆帝以“佐命殊功”的理由迎入太庙,配享于太宗(皇太极)庙;同时,他的玄孙、第四代显亲王蕴著也被乾隆帝御赐复封“肃亲王”,并明确了“亲王世袭罔替”资格。

豪格生前征战无数、屡建功勋,却因为参与皇权斗争而命运多舛、结局悲惨;幸好还有一个好弟弟顺治帝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子孙也得以“世袭亲王”、代代传承;假如地下有知,肃武亲王豪格在接受后世子孙祭祀供奉时,总算可以瞑目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