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温柔沉稳,是当之无愧的女神级乐器。低音的醇厚加上弦乐的感性,演绎释然和重生。借着“女神节”,带你来了解一下这些女大提琴演奏家的故事。

01

杰奎琳·杜普雷


当今最好的大提琴家(聊聊那些女性大提琴家们)(1)


1948年1月26日,一代大提琴天女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母亲是一位从事教育的钢琴家,父亲则是一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她,从小就有着极高的音乐天分,九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在高脚杯上敲打出重复的节奏,五岁那年,当她听到收音机里传出来的管弦乐团乐器的节目,但就在大提琴出来那一刻,她立刻瞪大了双眼,竖起了耳朵,并对妈妈说:“我要制造这个声音”。从此,大提琴就成为了杜普蕾最好的朋友。

杜普雷的前半生在鲜花与掌声中渡过。她早早便出了名,长得虽算不上标致,但因为她生性活泼幽默,使她看起来也魅力倍增。年轻,漂亮,赞誉和奖项又包围着她,每一个与她合作的年轻音乐家都与她坠入爱河,杜普雷不受保守的礼教束缚,男友一个接一个。最终与她共结连理的,是年轻的钢琴家兼指挥家丹尼·巴伦博伊姆

而杜普雷的后半生却只有痛苦与煎熬,所有荣誉光环都弃她而去,所剩下的不过是一朵迅速枯萎凋零的鲜花。多发性硬化症(即渐冻症)直到现在依然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绝症,并且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会逐渐丧失控制能力,从病变到去世,下场十分惨淡。

也许杜普雷的身上很早就出现了多发性硬化症的预兆,只是她不知晓,我们不得而知。但当她在一次公演的时候,发现她自己无法握紧提琴拉弦时,被震惊的不只是她自己。从此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很快就丧失了拉琴的能力,对于她这样一直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的人而言,不能拉琴就代表失去了一切

杜普雷的琴声,较之卡萨斯等其他大提琴家,饱满而铿锵,听起来有一点像中国人的二胡,这是她琴声的特色。因而特别适合演绎悲烈苦涩的曲目,加上埃尔加又是英国不多的本土作曲家,而演奏家在演奏自己祖国的作品时总会诠释得格外传神(好比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华尔兹,鲁摈斯坦的肖邦),由此她的埃尔加协奏曲被列为经典也不足为奇了。

1987年10月19日,在与多发性硬化症这一怪病搏斗了十多年后,二十世纪最为着名的大提琴家之一,也是史上几乎最出色的女大提琴家杜普雷最终无法抵抗命运,在伦敦撒手人寰。42岁短暂的生命如同缤纷的烟花,惊艳而璀璨,最后星星点点落入寂寥的夜空。

杜普雷作为二十世纪最为着名的大提琴家之一,也是史上几乎最出色的女大提琴家,演奏生涯与卡萨斯截然不同,她的演奏生命其实只有短短的十年。

02

娜塔莉亚·古特曼


当今最好的大提琴家(聊聊那些女性大提琴家们)(2)


娜塔莉亚·古特曼(Natalia Gutman)1942年出生于苏联位于伏尔加河中游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的首府喀山,但从童年起她就随全家迁往首都莫斯科,并在那儿学习和成长。古特曼的家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世家,她的母亲是钢琴家,外祖父是小提琴一代宗师奥尔的学生,而她的外祖母更厉害,也是一位小提琴家,并且是奥尔和约阿希姆的双料弟子。

不过,在童年时代对古特曼影响最大的还数她的继父、大提琴家罗曼·沙波日尼科夫(Roman Sapozhnikov),古特曼从小就是听着继父在家里为学生上课的琴声长大的。

十五岁那年,古特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苏联最著名的中等音乐学校——格涅辛音乐学校(Gnesin Institute of Music),在那里她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位真正的老师加琳娜·柯楚卢波娃(Galina Kozolupova,1935- )

当她升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时,她的主课老师是罗斯特罗波维奇

1962年,年仅二十岁的古特曼在本国举行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了大提琴的第三名,第一次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五年后的1967年,刚刚走上职业演奏艺途的她更是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上技压群雄,荣获金奖,顿时成为万众瞩目的乐坛新星。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她邂逅了一位长相英俊、极富音乐才华的小提琴家,他就是比自己小四岁的奥列格·卡冈

1985年,她与阿巴多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在英国演奏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德国的Live Classics唱片公司为卡冈夫妇制作发行的唱片中,除了古特曼演奏的经典的海顿、舒曼、德沃夏克等协奏曲以及贝多芬的奏鸣曲外,还有她具代表性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二首协奏曲、肖邦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奏鸣曲、她与卡冈合作的勃拉姆斯《A小调双重协奏曲》、拉威尔和古拜杜丽娜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奏鸣曲以及梅西安的《末日四重奏》等,都非常值得评鉴和收藏。

03

克里斯丁·瓦列芙斯卡


当今最好的大提琴家(聊聊那些女性大提琴家们)(3)


被誉为“世纪大提琴女神”克里斯丁·瓦列芙斯卡,其演奏风格优雅高贵,是目前乐坛硕果仅存、传承自二十世纪大师演奏传统的大提琴家,曾亲炙大提琴泰斗毕亚第高斯基、鲍罗格尼尼、雷吉托、马瑞契拉、富尼埃等大师指导。

18岁成为第一位以大提琴与室内乐首奖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的美国人,随即展开国际职业演出生涯,21岁签约飞利浦唱片,被公司视为对抗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的秘密武器,她的录音温润优雅,长期以来被黑胶唱片迷视为传家之宝。

奏风格优雅的克里斯丁·瓦列芙斯卡,是西方乐坛闻名遐迩的“大提琴女神”,更获阿根廷大提琴鬼才鲍罗格尼尼亲自指定唯一可继承演奏其作品的音乐家。在黑胶唱片盛行的60、70年代,瓦列芙斯卡的发迹过程十分顺遂,18岁初试啼声,21岁时成为飞利普唱片专属艺人,期间共发行六张黑胶唱片,温润优雅的美声横扫乐坛,更被黑胶迷视为传家宝。

瓦列芙斯卡曾先后接受鲍罗格尼尼、匈牙利大提琴家雷吉托以及毕亚第高斯基的指导,亦曾师事法国大提琴大师马瑞契拉,并曾随大提琴巨匠富尼埃学习。瓦列芙斯卡年纪轻轻就以独奏家身份在世界各地巡演,并与欧美各大乐团合作演出。

她的录音生涯如同其传奇般的演奏事业令人印象深刻;21岁便为飞利普唱片公司录制唱片,首张专辑收录了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等作品。该唱片一经发表便备受赞誉,获《旧金山纪事报》评为“所有大提琴专辑中最好的作品”

之后,瓦列芙斯卡又陆续为飞利普唱片录制了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圣-桑、维瓦尔第、海顿、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大提琴曲目,被喻为“当今演奏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最好的音乐家”。列芙斯卡与海飞兹等多位大师被列入以介绍弦乐大师为主的全球知名弦乐套书《The Way They Play》中。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