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

日本战败前自称“大日本帝国”,鼓吹“东亚共荣,八纮一宇”。日本人自称本民族为“大和民族”。与日本自我宣称的“大”相对应的是:日本古称“倭国”;明代,日本海盗被称作“倭寇”;到了清朝,干脆就有人直接以“倭寇”指代日本人了;近代以来,不乏许多国人称呼日本为“小日本”。至于为何称其小,我认为:

一则以其民之身短。

二则以其国之地狭。

三则以其短视愚蠢,残暴邪恶的侵略行径遭人厌恶痛恨之故。

那么日本人究竟矮不矮?其基业到底是狭瘠还是雄厚?民族的格局如何呢?基于此三问,我提出三论:

一是日本人身形长短之论。

二是日本国基业狭阔之论。

三是日本族格局大小之论。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2)

长短之论

关于日本人身形长短之论,我从六个方面展开。

一:“倭”,“倭寇”含义的演变。

二:古代中日身高对比

三:近代中日身高对比。

四:现代中日成年人身高对比。

五:现代中日青少年身高对比

六:现代日本和其它一些国家,青少年身高对比。

“倭”字起初并无贬义,也不特指身材矮小。“倭”是个汉字,但是日本人并非一开始就用汉字,最初日本人称呼自己为“yamato”(读音),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自己将读音“yamato”和汉字“倭”以及“和”对应起来。

但是也许因为日本人古时实在是矮,“倭”渐渐有了矮的含义。而又因为元朝来自日本的强盗劫掠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不绝,持续到明朝。明朝政府称呼日本强盗的劫掠行径为“倭人入寇”,意即倭人进入中国劫掠侵略。此时“倭寇”的表示的是发生的事件,意思就是“日本海盗入侵”。但是因为日本海盗频繁袭扰我国沿海,就以倭寇指代日本海盗,此时“倭寇”就是个名词了。

直到这时“倭寇”仍然不算贬义,这只是对日本海盗的称呼,并不用来侮辱日本人。清朝时,日本在强烈野心驱使下,欲将中国蚕食鲸吞。两国关系严重失和之后,就干脆以“倭寇”来指日本国和日本人了。日本从清末直到二战结束这段时间持续地给中国制造巨大的灾难,中国民众对日本观感极差,怀着家仇与国恨,加之日本人从古代到近代一直是貌陋身短,此时“倭寇”一词才有了强烈的贬义。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3)

有根据地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日本人的身高究竟如何呢?

根据古代日本一些将领留下来的盔甲,可以推测他们的身高。这里只取个约数。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4)

德川家康盔甲,推测身高约155厘米。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5)

丰臣秀吉盔甲,他掌权时,欲灭先灭朝鲜,后吞中国,再并印度,并且真的尽起大军入侵朝鲜,大明派李如松抗倭援朝。推测丰臣秀吉身高约140厘米。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6)

织田信长,身高约170厘米。当时在日本有“参天巨汉”的美称。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7)

骑兵将领山县昌景,身高约135厘米。

再来看看中国的。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8)

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推测身高约185厘米。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9)

山东焦家遗址m184墓,推测身高约200厘米。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0)

山东青岛古城顶遗址,推测身高约185厘米。

古代两国相互比较,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到了近现代又如何呢?先看看日本武士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1)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2)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3)

著名的照片,八国联军士兵代表。此时日本军人明显矮于欧洲军人,考虑到日本一贯要强,图中的这个矮个子,可能还是被挑出来的高个子日本军人。

再看看中国,以下是清末民初欧洲军人与中国平民的照片。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4)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5)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6)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7)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8)

可以看到,那时中国平民与欧洲军人的身高差不多,有的照片甚至中国平民还高些。考虑到晚清衰朽,那时中国人大部分并不能获得比较充足的营养。其时中国人的身高是严重受落后的物质条件压制的。凭借同时期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平均营养水平,至少在照片中显示,那时中国人也能够和那时的欧洲人差不多高。

中国人和欧洲人相差不大,而欧洲人又明显的高于日本,所以说即使在清末民国的乱世,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仍然显著高于日本。

现代,目前为止,中日两国的身高对比又是如何呢?未成年人还没完全长成,就不放进来比较了。那么把所有成年人都放进来比较的话。也就是说所有成年的十八岁到一百多岁的男女分别平均比较的话。目前中日两国的平均身高应该极为接近。从体型来说,已经不能称其为“小日本”了。不过日本人目前平均身高已经不再增长了,正常生活状态下,他们已经增长到基因允许的极限了。但中国人平均身高仍然在增长。还远远没有到达顶点。所以中日之间的身高差距在缩小之后又将继续拉大。

2019年,《柳叶刀》统计了各国19岁青少年男女的平均身高。其中,19岁男性,中国大陆平均175.7cm,日本平均172.1cm。中国比日本高3.6cm。十九岁女性中国大陆平均163.5cm,日本平均158.5cm。中国比日本高5cm。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2019年美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163.3cm,中国是163.5cm。这意味着中国女性青少年的身高已经开始赶超美国了。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19)

再次强调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平均身高已经停止增长,有时甚至有所回落,但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仍然在持续增长中。

荷兰号称巨人之国,平均身高全球最高。男性平均身高183.8cm,女性平均身高170.4cm。但是荷兰人在19世纪时男性均高也只有1米6出头,女性也只有1米5出头。

由此观之,今后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会继续增长到总体与欧洲相当的程度。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20)

中国面积和欧洲差不多,一个省的体量就能相当于欧洲一个国。我认为今后山东的胶东半岛的平均身高会接近荷兰、丹麦,也就是说接近世界最高水平。山东整体平均身高会接近德国。山东之外的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会接近北欧的瑞典挪威(瑞典挪威不如德国高),华北、西北、江淮身高会接近英国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这些地方会接近法国人的平均身高,南方的丘陵山区的身高会接近南欧的西班牙或意大利,中国未来平均身高最低的区域,都会超过日本。起码在身高上,今后中国将夺回历史上一直拥有的对日本的压倒性优势。以体型论,相对于中国人,日本历史上就小得名副其实,目前整体和中国差不多。今后却又将继续小得名副其实。

但是说他们短小,那也是相对于现在的欧洲和今后的中国,还有其它的一些较高的民族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日本人身材中等,并不算矮小。以下是七个寻常国家男女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都是19岁男女青少年,而非所有成年人)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21)

其中,蒙古国的身高与“蒙古大汉的”传说严重不符,男青少年只有1.7米,低于日本。年轻一代尚且如此,老一辈只会更低。阿富汗和印度都是白种人为主,白种人不一定就高大,印度、阿富汗这两个国家平均身高都显著低于日本,东南亚国家越南和马来西亚身高平平无奇,依然是低于日本。

但同样是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青少年男女的平均身高却显著高于它的邻国马来西亚,也稍高于日本,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都是这七个国家里最高的。新加坡身处热带,就在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气候炎热是不利长高的,不仅炎热地区的民族大多体型较为矮小,甚至是原本就高大的民族,如果移民到终年炎热地区,并且新生人口在发育期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下,那么这个民族的新生人口成年之后的平均身高也会相对以往有略微下降,这可能是人对气候重新适应的结果。大概体型较小利于散热,体型较大利于御寒。

新加坡地处热带,在炎热气候对全民平均身高有压制的情况下,仍然有显著高于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平均身高。我认为原因有这几点:一、新加坡70%人口是华裔,多为福建广东移民过去的汉人后裔。二,新加坡是高收入国家,全民的平均营养水平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三、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国土非常小,且收入高,这让新加坡有实力在住宅和公共场所普及空调,所以新加坡气候虽终年炎热,但新加坡的居民并非时时刻刻处在炎热环境之中。

在以上七个国家,即:白种人为主,战斗民族阿富汗,白种人为主,人口大国印度,拥有蒙古大汉传说的蒙古国,东南亚国家越南和马来西亚,还有日本,这七个国家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对比中,日本仅次于新加坡,而高于其它五个国家。当然还有一点要提一下:日本人的身高已经增长到头,而一些欠发达国家的平均身高还有增长空间,当然了,增长的前提是这些国家经济持续进步。

回到关于日本人的身形长短之辩来:经过一些对比之后,实事求是地说,从身高来论,日本人虽然历史上和将来身高都会显著矮于中国,但也不是矮到不能看,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平均比日本人更矮。

作者本人也不高,所以我在此大谈各民族身高之时,不免有些战战兢兢。身高对于个人和民族皆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矮个子之中,不乏成功者,矮个子民族之中也不乏取得成就者,比如在冷兵器时代达到武力成就巅峰的蒙古人,也偏矮。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现在的蒙古国人偏矮,他们历史上就一直偏矮,少数身高较高的人改变不了他们平均身高较低的事实。这个结论完全可见于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记录之中,也可以用基本的常识去推测,还可以从分子人类学得到印证。

但是似乎许多的中国人不愿意相信这点,他们更愿意去相信去传播“游牧民族身材高大,中原人体格瘦弱”、“蒙古大汉”、“蒙古巨汉”这样的传说,如果蒙古人自己这么标榜那还可以理解,毕竟任何正常民族潜意识里都会希望自已优越,但是其它民族也跟风这么宣扬是为何?铁木真发起的对亚欧大陆的征服,杀戮无数,毁天灭地,如今却有受害民族的后人幻想“蒙古巨汉”征服奴役屠杀自己的先祖,岂非受虐狂?

即使不从历史和科学分析,仅从常识来看问题,也不至于信了“蒙古巨汉”的传说。

蒙古军队征战亚欧大陆靠的是高机动的骑兵,而蒙古骑兵所乘马匹主要是蒙古马,蒙古马体型矮小,既然体型矮小,就必然负重能力不强。试问如果当年蒙古军队都是“蒙古巨汉”,那么他们骑上矮小的蒙古马连动一动都困难,又如何能长途奔袭,高机动作战?正是因为当年的蒙古人较矮,所以他们才能骑着矮小的蒙古马在亚欧大陆纵横一时。

日本历史三四阶段详解(日本国民身形长短之论)(22)

如果当年的蒙古人真的像上图吹嘘的那么高大,都是身高2.5米的巨汉。

那么矮小的蒙古马是肯定驼不动他们的,也就不会有蒙古骑兵了。而如果没有了轻装骑兵,恐怕连蒙古草原都难走出去,就更不可能在亚欧大陆纵横驰骋了。

蒙古马虽然矮小,但是因为是生长在自然环境严酷的蒙古高原,所以特别能吃苦,耐力强,适合长途奔袭。这正如当年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他们并不高大,甚至因为环境恶劣,物产匮乏,风餐露宿,所以也不一定很强壮,但是他们能忍饥挨饿,吃苦耐劳,经受得住残酷考验,战斗起来悍不畏死。

出于人性,出于良知,出于理性,出于民族情感,我不称当年蒙古军队制造了难以计数的尸山血海,毁灭了亚欧大陆众多文明的军事征服为“成功”,更不会认为这是中国的功绩和荣耀,那时的中国不过是众多受害者之一罢了。中亚众多民族、俄罗斯人、波斯人……他们也曾被蒙古人征服,他们臣服于蒙古帝国甚至还在中国之前,所以算起来他们的资格更老,但他们会不会以被蒙古征服为荣,并说在受蒙古帝国统治期间是他们历史上疆域最大,功业最盛的时代?

即使不称其为功绩,但他们确实搞出了很大动静,干出了很大的事情,他们对亚欧大陆的军事征服的的确确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武力成就的巅峰。

在冷兵器时代,身高偏矮也并未限制蒙古人取得武力成就,如今的世界已是靠经济和科技竞争,这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平均身高对它的不利影响就更小了。

所以我认为,即使今后又有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营养改善,平均身高大幅提升,使得日本人在世界各民族的平均身高排位中不再属于中等而是属于下等了,也不必以体型矮小而轻视贬损日本人。

以上是关于日本人的身形长短之论。之后是日本国的基业狭阔之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