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在中国古代有着广陵、江都、维扬的称谓,是一座建城逾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漫长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文人雅士都曾流连于此地,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有关于扬州的诗词,同古人一起来感受这座城市所承载的真切情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扬州市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一座蕴藏名家诗词的历史文化名城)(1)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带来的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欢快明朗的送别诗,全诗虽只有一句提到扬州,但却足以令人心神向往。时值开元盛世,在那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游历扬州,伴随着碧波荡漾、烟雾迷蒙,一切大好的春光尽收于眼底,在一种愉快、畅想的氛围中道出离别,诗人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不舍以及对远方烟柳繁盛之地的向往之情。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市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一座蕴藏名家诗词的历史文化名城)(2)

图片来源网络

上面带来的是一首出自于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该诗前两句描绘了诗人记忆中的扬州秋日风光:青山隐隐起伏,江水蜿蜒悠长,即使是到了秋天,城里的草木依然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后两句则着重刻画扬州城二十四桥的景观,描绘了一副月明桥上美人教吹箫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善意调侃以及对于扬州这座江南水乡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扬州市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一座蕴藏名家诗词的历史文化名城)(3)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出自于杜牧的一首《赠别》,该诗前两句写出了女子婀娜多姿的美丽体态和正值青春年华的动人活力,后两句更是通过对比凸显出诗人对意中人赞美和惜别,从侧面表现出了扬州城的繁华、美好。

全诗从意中人写到闹市,再由闹市写到美人,最后衬托出意中人的美丽,给人以城美人亦美的意象,令人心神向往。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扬州市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一座蕴藏名家诗词的历史文化名城)(4)

图片来源网络

出自于唐代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该诗前两句描写了作者亲眼所见的扬州夜景,灯火辉煌楼阁林立,人流如织络绎不绝,表现出了扬州城的繁华兴盛。

后两句借城外地区的萧条败落对比扬州城内的歌舞升平、夜饮达旦,充满了讽刺意味,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苟且贪欢、麻木迟钝的愤慨,以及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市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一座蕴藏名家诗词的历史文化名城)(5)

图片来源网络

出自于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扬州慢》,该词上阕借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以昔日“淮左名都”的繁华盛况对比今时“废池乔木”的颓败凄清,同时移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曾经“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那美好而热闹的场景,到如今只剩下荠麦丛生、残破凄凉的一座空城,表现了词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南宋朝廷不思抵抗的愤慨和痛心。

下阕运用典故,借昔日杜牧对扬州的赞扬诗反衬出如今城内的破败、萧条和冷寂,表现出了战争给这座城市所带来的伤痛,给人以悲凉凄怆之感的同时寄托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现如今,历经盛衰浮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扬州城,又一次以它崭新的面目屹立于世人面前。

经过城内人民的共同努力,扬州再次成为了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现在的它时刻散发出充满活力的生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脚步,静待岁月的浸润和雕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