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老党员郑心凯老人精神矍铄。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郑心凯任保亭宣传部长时与家人合影。 侯赛 翻拍
郑心凯与家人80年代合影。 侯赛 翻拍
1960年郑心凯与妻子合影。侯赛 翻拍
“送郎送别到后山坡,只见脚迹一行行;送郎送到那战场,冲锋杀敌勿动摇。郎你救国保家乡,在家有我顾爹娘;抗日胜利回乡看,全家团圆乐洋洋。”一首抗日民谣,唱出了一幕幕历史片段……88岁高龄的老革命、老共产党员郑心凯就是伴着这首歌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走上了革命道路。
6月16日上午9点,郑心凯老人撂下手中的电话,立即起身与记者“接头”,联络信物是他手中拿一本书。不一会儿,一位满头白发,身穿军绿色短衬衫的老人,迈着矫健的步伐朝记者走来,手中还擎着一本书,遮挡着头顶的烈日。一见面,一双粗糙有力的手就紧紧地握住了记者的手,这种革命同志的问候方式,仿佛将场景又拉回到革命岁月……
革命人可以悲伤
不能流泪
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郑老记忆的风帆又驶回了家乡——文昌南阳乡。
战火、杀掠、扫荡……战争残酷的一幕幕,无时无刻不在他的儿时记忆里上演。1927年出生的郑心凯,就是在烽火狼烟中长大的。
“我的家乡文昌南阳乡,一个只有3千多人口的小乡,为国捐躯的英雄有300多人,惨遭杀害的群众2000多人,他们用血肉和生命铸造的历史丰碑,是血染的风采,是厚重的革命史诗,因而南阳乡被誉为海南的‘小延安’,是琼崖有名的抗日模范乡。”郑老万分激动地跟记者讲述着红色记忆里的家乡南阳,眼中充满了悲怆和激昂。
1939年2月,日寇侵琼。日军占领文昌县城后,战火很快燃烧至南阳乡。南阳乡迅速投入全民抗战。土改革命时活跃的战士,把枪口对准了日寇。“那时候,妻子鼓励丈夫,父母鼓励孩子上前线。”郑心凯说,拥有120多人,90多条枪的文昌第一支抗日武装南阳乡抗日游击中队,在群众的呼声中建立起来。
南阳乡当时有53个自然村,其中22个村就有党组织。南阳乡建立地下的联络站有五、六处,其中一处就在郑心凯岭仔村的老家。郑心凯小时候常听他的养母李月琼讲述,从1926年至1938年,他们家的联络站主要负责接待从琼东(现在的琼海)到文北的地下工作人员。
“冯白驹、王伯伦、符荣鼎、肖焕辉等老革命家都在我家住过哩!”郑老对自己出生于这样一个革命“堡垒户”感到无比自豪。
郑心凯的父亲早年参加琼崖工农红军,1928年在战斗中牺牲,当时他才1岁多。5岁时,母亲改嫁,他便成了孤儿。失去亲人的郑心凯只能把家仇化为抗日的动力,把眼泪吞进肚子里。“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参加革命的人了,可以悲伤,但不能流泪,不能被击败。”少年时代的郑心凯浑身沸腾着革命的血液。
14岁少年
藏匿日军重机枪
革命的道路充满着血雨腥风,回忆起战争岁月,郑老不胜唏嘘,他家乡的小村庄、自家的房子、美满的家庭都被日本侵略者烧毁。
尽管儿时亲眼见证了亲人惨遭杀戮,然而不到14岁就参加革命战斗的郑心凯却从不畏惧生死。问他这种不怕牺牲的胆量哪里来?郑心凯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要跟敌人死拼到底!
对于郑心凯,摆在他面前的从来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革命到底,斗争到底,他已经时刻做好像亲人一样,为革命献身的准备。
郑心凯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参加革命的经历。他翻开一本小册子,翻到有关“一挺重机关枪”的那一页。1941年7月,一挺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重型机关枪被送到了南阳乡。考虑到携带重型武器不利于开展游击战,南阳抗日游击队决定,将之藏之深山,待恰当时机再拿来杀敌。然而,这么大一挺重型机关枪由谁来保管呢?部队领导再三考虑,认为南阳乡儿童团团长郑心凯是最好的人选。
在抗战的浪潮里,年纪幼小的郑心凯很早加入了革命工作。14岁,他就当上了南阳乡(今文昌市文城镇南新村、南联村一带)的儿童团长。郑心凯人虽小,但很机灵,又敢担当,于是,部队首长找来郑心凯谈话,他愉快地接受了收藏保管任务。
“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来得这么大的胆子,总之组织让我干,就算牺牲也不怕!”郑心凯告诉记者,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他就领着送机关枪的战士,将重机关枪扛到村子后边的山洞里藏匿起来。平日里,他还经常溜进山洞里瞧瞧这挺重机关枪,有时还用干净的布条擦拭,或给枪上上油,悉心呵护着这挺重机关枪。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挺重机关枪在日后著名的大水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1月,著名的大水战斗打响了,为攻破国民党顽军固守的阵地,总队便派人到南阳乡找到郑心凯取回了这挺重型机关枪,及时发挥了它的威力,赢得了大水战斗的胜利。
烽火狼烟送情报
出生入死为革命
1942年,郑心凯15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跟着部队参加战斗,负责情报工作。
1943年,郑心凯从逃生出来的邻村村民口中得知噩耗,辛苦将他带大的伯母和姑妈被日军杀害。“死不见尸。我去找她们的尸体,却找不到她们在哪里。”郑心凯欲哭无泪地说,他的祖母为了躲避日军,在河边挖了一个地洞,和另一位亲戚住在里面,也惨遭横祸。
“她说住在河边,如果敌人发现她就跳河。我十天八天回来看她一次。”郑心凯说,没想到祖母果真被敌人发现了。“她们都跳了河,亲戚活下来了,祖母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缺衣少粮,武器装备落后,药品稀缺,困扰着当时的南阳抗日游击队。郑心凯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先后任乡抗日民主政府助理员,乡总支委员、乡总支书记、中共区委委员、乡民主政府乡长。
来源:中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