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

作为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的故宫,在古时候是明清两朝国家权力的中心,是两朝皇帝及其家眷的家园,如今更成为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正是因为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今天我们在故宫游玩参观时,依稀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荣耀和权力背后的庄严。

故宫为什么叫做紫禁城(故宫为何又称为)(1)

殊不知,今天我们所称的“故宫”,并非她原来的名字。在明清时期,她被叫作“紫禁城”。人们不禁好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明明是以红黄为主色调,为何被称作“紫禁城”呢?而后来为何又被改成“故宫”了呢?

总的来说,其名称的来历,历来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天上的星星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位于三垣的中央,位置永恒不变,非常突出,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在紫微垣的两侧,愈加显得紫微垣耀眼夺目,因此也有“紫微正中”的说法。而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上权力最大的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他主宰着整个天界,法力无限。而紫微垣又处于天界的中央地带,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于是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的所在。因此,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作“紫宫”。

而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称为“上天之子”,即“天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除此之外,皇帝居住的地方,四周一般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非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否则就是“犯禁”。于是,“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将“紫宫”和“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禁城”。

故宫为什么叫做紫禁城(故宫为何又称为)(2)

第二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一次外出路过函谷关的时候,有一股紫气从东方飘来。这个情形被一个守关人看到,他觉着能够吸引来紫气的人必定是个大圣人。于是,守关人便请老子撰写了著名的《道德经》,影响了后世。从此,紫气被后世人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为证,他在代表作《秋兴》中曾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此以后,后世人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把传说中仙人的居住地称为紫海,把神仙饮的水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取祥和、吉祥之意。而皇帝作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其居住的地方定会戒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明清两朝取“禁”字,将皇宫称为紫禁城。

故宫为什么叫做紫禁城(故宫为何又称为)(3)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清代末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