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暘

受到1997年TVB出品的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影响,许多金迷戏称乔帮主萧峰是自带音响出场的大侠,的确是这样,每次萧峰萧大侠出场,特别是和别人干架的时候,BGM就应景的响起,霸气十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曾经有好事者把萧峰出场的BGM换到鸠摩智身上,顿时感到国师的格调马上拔高三档,整个人都显得大气磅礴。可见,自带音响对一个江湖侠客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里的桥段,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无论是乔帮主萧峰还是鸠摩智国师,甚至天山童姥、扫地僧,都没有自带音响这个待遇。在金庸原著中,自带音响出场,那是非常罕见的。

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的歌曲: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1)

纵观金庸所有小说,金庸只把自带音响这个待遇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逼格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哪个两人人呢?且听小编给大家道来。

第一个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神神秘秘的黄衫女,根据金庸的描述,黄衫女应该是神雕大侠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此人出场,那可真是带着音响,且看金庸原文:

正在此时,忽听得屋顶上传下来轻轻数响琴箫和鸣之声,似是有数具瑶琴、数枝洞箫同时奏鸣。乐声缥缈宛转,若有若无,但人人听得十分清楚,只是忽东忽西,不知是从屋顶的哪一方传来。……,八女站定方痊,四具瑶琴上响起乐调,接着洞箫加入合奏,乐音极尽柔和幽雅。……,悠扬的乐声之中,缓步走进一个身披淡黄轻衫的女子,左手携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童。那女子约摸二十七八岁年纪,风姿绰约,容貌极美,只是脸色太过苍白,竟无半点血色。

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的歌曲: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2)

这是黄衫女的第一次出场,是在丐帮的大会上,黄衫女携带丐帮帮主史火龙的遗孤史红石出场,人还未到,音响先开,琴箫齐鸣,柔和优雅,这音响极合黄衫女的身份。再看黄衫女的第二次出场,金庸原著中这样写的:

正在此时,忽听得峰腰里传来轻轻数响琴箫和鸣之声。张无忌心中一喜,只听得瑶琴铮铮铮连响三下,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着箫声抑扬,四名黑衣少女手执长箫,走上峰来。黑白相间,八名少女分占八个方位,琴箫齐奏,音韵柔雅。一个身披淡黄轻纱的美女在乐声中缓步上峰,正是当日张无忌在卢龙丐帮中会过之人。

这一次是在少林寺的屠狮大会上,黄衫女又来收拾残局,和第一次出场一样,也是人未到,音响先到,琴箫和鸣,宛转悠扬,然后黄衫女如仙子一般出现,范儿十足。

黄衫女在《倚天屠龙记》中只出场了两次,这两次出场如出一辙,人未到,音响先来,而且还是自带乐队和歌舞团,这种范儿萧峰萧大侠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上的。

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的歌曲: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3)

金庸小说中另外一个自带音响和乐队出场的可就有点恶心了,小编真的不想拿他和天仙般的黄衫女杨姐姐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不知为何,金庸写丁春秋出场,和写黄衫女如出一辙,都是音响开路,人后出现,大家看看金庸对丁春秋出场的描写:

只听得西北方丝竹之声隐隐响起,一群人缓步过来,丝竹中夹着钟鼓之声,倒也悠扬动听。只见西北角上二十余人一字排开,有的拿着锣鼓乐器,有的手执长幡锦旗,红红绿绿的甚为悦目,远远望去,幡旗上绣着“星宿老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威震天下”等等字样。丝竹锣鼓声中,一个老翁缓步而出。

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的歌曲:只有两个人自带音响出场(4)

丁春秋出场也是音响全开,有丝竹,有钟鼓,还有锣鼓,倒也悠扬动听。但和美丽的黄衫女杨姐姐相比,却多了阿谀奉承之声,什么“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威震天下”,这就让人恶心极了,和黄衫女相比,顿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