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拿下中国举重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洛杉矶惊世一举带回广西首块奥运会金牌,运动生涯先后9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吴数德在世界体坛留下过许多的高光时刻。而那些影响力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减,因为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从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转变为运筹帷幄的“将军”,始终守望在广西体育的前线。

从台前到幕后,很多故事像杠铃一样,被他举重若轻地扛过头顶,在很多人心中留下印记。

举重世界纪录第一人(先后9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1)

1984年奥运会上吴数德的惊世一举,拿到了广西选手在奥运会上的第一金。

小个子的大能量

他为中国举重夺得首个世界冠军

1973年夏天,吴数德还是个光着膀子活蹦乱跳的小学生,在南宁市南国街访友的举重教练严锡嵩偶然看到了这块“璞玉”,有心将他带进举重世界,很快上门说服了他的父母。“当时运动员社会地位很高,能够为国争光的都是崇高的职业。吃得好,跟飞行员同一级别;穿得好,有一套时髦的运动装。”现在的吴数德忆当年,还是会感慨于造化弄人,一个男孩的人生新篇章就这样悄悄翻开了,他开开心心地进了举重队。

教练没有看走眼,少年吴数德很快展示出超人一等的天赋。在南宁市业余举重队稍加磨炼,成绩已能入围全国青少年比赛前三;进入广西举重队后,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就拿到了52公斤级亚军。

1979年,20岁的吴数德等到了自己的成名之战:在希腊萨洛尼卡进行的举重世锦赛,是他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成年比赛,面对实力强大的前苏联奥运冠军沃罗宁,吴数德在第一把抓举失败的情况下,在第二把抓举激进地加大重量,最后以110公斤的成绩追平对手,从而惊险地以体重优势获胜,为中国举重项目夺得首个世界冠军。

这次获得世界冠军打通了吴数德的“任督二脉”,此后几年他在国内外赛场所向披靡,从52公斤级到56公斤级,一枚枚奖牌手到擒来,全世界都认识到这个广西小个子身体里蕴藏着大能量。

不可能的任务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巅峰之战”

十多年运动生涯,各项赛事难以计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可算是吴数德的巅峰之战,“1984年中国代表团回到奥运大家庭,7月29日射击队的许海峰拿下第一块金牌,举重52公斤级的曾国强同日拿到第二块金牌,我在第二天拿到举重56公斤级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三块奥运金牌,也是广西第一块奥运金牌,我拿金牌的时间比李宁还早几天。”吴数德笑说。

摘取这块金牌的难度绝非外人能够想象,那是典型的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之所以今天我还对那场比赛记忆犹新,不是因为奥运会的档次,而是在于比赛本身跌宕起伏。”吴数德说,“原本备战一切顺利,可在赛前三天减体重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最后一天洛杉矶开始下雨,天气一下子变凉了,完全打乱了我的减重计划。等千方百计把体重降下来,整个人因为排水太多而发虚,连腿都是软的……”

这就是为什么吴数德在自己的强项抓举输了5公斤之多。奥运会只计算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眼看优势巨大,挺举尚未进行,对手和他的教练已经在庆祝,吴数德一个人躲在休息室里意难平,甚至有了退赛的念头。

所幸吴数德恍恍惚惚地走回了赛场,灵光一闪,忽然从记分牌上看到了曙光——理论上他还有夺冠的机会,作为体重较大一方,要挽回抓举5公斤的劣势,就必须在挺举中赢回7.5公斤。只是逆转谈何容易,他当时的身体状况连强项都无法确保,更没人相信他可以在这个时候击败对手。

随后发生的一切都成为了经典:第一把双方都轻松举起了140公斤;第二把145公斤,吴数德按部就班地拿下,对手两次冲击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把吴数德乘胜追击一举攻克147.5公斤,“不可能的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那一瞬间如释重负,竞技体育不但检验运动员的能力,更考验心理素质,你要永远挑战极限,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吴数德说。

从运动员到管理者

见证一代代广西运动员力争上游

举重世界纪录第一人(先后9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2)

作为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的吴数德在日常工作中。自治区体育局供图

1984年美国洛杉矶是广西竞技体育的高光时刻,那届奥运会广西有10名运动员参赛,除了吴数德的举重金牌,随后出场的体操王子李宁一人独揽三金,“双子星”领衔的广西运动员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里获得五个第一: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个人金牌数第一,个人奖牌数第一,获奖人数比例第一。

1985年吴数德功成身退,赴广西体专学习两年后转型当教练,手下走出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唐灵生等得意弟子,先后就任广西体工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93年被任命为自治区体委副主任(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此后一直在体育战线工作,分管过训练、科研、体校以及体育产业与体育贸易公司。

吴数德把自己变成了一本广西体育的“活字典”,他见证了一代代广西运动员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历程:自1984年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广西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共为中国代表团贡献26枚奖牌,其中金牌8枚,银牌8枚,铜牌10枚,培养了李宁、吴数德、韦晴光、唐灵生、李婷、陆永6名奥运冠军,李孔政、莫慧兰、梁戈亮等63名世界冠军,吴艳艳、劳义、马欢欢等52名亚运会冠军,张子山、邓森悦、杨森莲等50余名全运会冠军。

从“士兵”到“将军”,吴数德最能体会几代运动员之间存在的天然差异,不同的时代背景给了他们不同的底色,有各自的长处和短板,“我们那代运动员更能吃苦,更有拼搏精神,现在的运动员则更有个性。这给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冠军,但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算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起码要‘成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吴数德当运动员的年代里,金牌的意义更多在于为国争光、提振民族精神,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金牌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竞技体育当然要追求金牌,但并不是唯金牌论,它应该起到龙头的作用,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带动全民健身,让大家热爱体育”。

在这片“重振广西体育雄风”的热土中,人们依然可以看见吴数德守望和奔走的身影。

编辑丨赖武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