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几乎都能在门额上看到精巧别致的匾框,匾框里面一般写有四个大字。这就是“客家门匾习俗”。“客家门匾习俗”广遍乡村,历史悠久。比如,江西上犹县180多个常住姓氏里有160个姓氏保留有固定的门匾题词,门匾题词达4万副以上。
“客家门匾习俗”是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继承汉人中原匾额文化后,逐步形成的内涵丰富、样式固定的文化现象。一般是在民居或祠堂的大门顶上绘制一幅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题写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
至明代中叶,上犹“客家门匾习俗”基本定型为现今在住房、祠堂大门门额上绘制门匾的习俗。在以后的几次迁徙中,客家人又把这种文化形式带往各聚居地。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的内容以姓氏郡望、堂号、祖居地和历代名人的有关信息以及中华古籍名言警句为主,总体上可以分成4大类。
1
一类,以姓氏来源为内容,如“冰清玉润”中“冰”字代表凌姓。凌姓的祖先在周朝王室担任储藏冰块的官员,叫凌人,“凌”就是冰。
二类,以姓氏的郡望为内容。郡望,是古代称一个姓氏成为名门望族时所在的郡。如“太原遗风”,古代太原郡在现在的太原地域,王、易等姓的祖先曾在太原郡成为名门望族。“颍川流芳”代表钟、陈、赖等姓,古代颍川郡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钟、陈、赖等姓氏的祖先都是在颍川郡成名门望族的。
2
3
三类,以姓氏堂号为内容。堂号,是一个姓氏或其中一个支脉的称号。如“紫荆传芳”代表田姓,“紫荆”是田姓的堂号之一,这来源于一个分财产的故事。据《田姓族谱》记载,田氏二十八世祖田真、田庆、田广兄弟分财产时特别公平,要将房前的紫荆树劈为三份,搭配均匀。谁知当晚紫荆树突然憔悴。第二天,弟兄们叹道:一株树木听说要分开就憔悴了,可见人还不如树木,于是大家不再提分财产的事,紫荆树也重新茂盛如初。
4
四类,以姓氏先辈、公头、历史名人的相关信息为内容,如“文正遗风”中 “文正”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谥号。或以先辈的隐居地为题词,“富春流芳”中以先辈的隐居地富春江代表严姓。
客家人把“客家门匾习俗”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
2006年6月,上犹县“客家门匾习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方一俗,“客家门匾”是上犹县的奇特风俗,反映了客家人繁衍发展过程中值得书写与记忆的真实历史,堪称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门匾习俗搬上舞台展示
新居中的门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