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1)

第一集:元日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2)

天涯共此时。当爆竹炸响新的年景,当春联更新新的祈愿,一首古诗,便会径直把我们带入绵延千年的中国年味。950年前,宋朝都城汴梁,相府之内,48岁的宰相王安石喝罢屠苏美酒,对酒当歌。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3)

冯大同:“《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4)

长期从事话剧表演的冯大同老先生,为我们吟诵的,正是千年前的中国年景。透过诗中的平平仄仄,盛世春节扑面而来。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后和谈,品味着字里行间中漾满的春色春景、春色满园。

和谈: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鞭炮声中这一年就过去了;‘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屠苏酒,它有辟邪的作用;‘千门万户瞳瞳日’,大家都把大门打开看到太阳升起,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它也是起一个辟邪的作用,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运气,有一个好的兆头,我们现在就演化成贴春联了。”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5)

欢乐中国年。爆竹、春联、阖家、美酒,中华文明的基因就这样绵延万古。新疆文化学者毕亚丁品读《元日》,思绪飞扬在更悠远的中华文化天地里溯根寻缘。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6)

毕亚丁:“‘年’在传说当中它本来是一头怪兽,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的都躲他。一个小男孩跑出去了,但是怪兽见了他撒腿就跑,很奇怪。后来发现这小男孩穿的是件红衣服。另外,人们又发现‘年’这个怪物它还害怕响声,怎么办,烧竹子,噼里啪啦那个声音也能把它吓跑。于是大家都开始‘过年’,一个是穿红衣服,穿鲜艳的衣服,一个是门上挂对联、挂灯笼,都有红颜色,还都有火,烧竹子,所以它叫‘爆竹’。”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7)

同样是诗人,张海龙这位生长兰州、久居杭州的诗人,读出的是诗人王安石的心境。诗言志,安石志在何方?

张海龙:“那么表象之下,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对自己理想当中的那样一种盛世的一种期待。因为正好王安石那时候在改革,正好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王安石就提了一个叫‘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共天下之费’这么一个原则,王安石的改革也号称是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一个改革运动。中国人有一个成语是能够表现这种心情,最重要的一个说法叫‘万象更新’,因为我们总是想着这一个年过去了之后一切都会欣欣向荣,一个温暖的春天到了,有很多事都会因之而发生改变。”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8)

透过区区28字诗文,改革者王安石把春日年景赋予盛世愿景中。和谈教授感慨,《元日》之内,蕴藏革故鼎新的深意。

和谈:“王安石在变法革新的时候,他其实是有这样一种理想和抱负的,所以他就希望‘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革故鼎新,把旧的东西去除掉,然后换上新的东西,就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所以在这里边体现出王安石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对于美好未来、对于革故鼎新的期望。”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9)

跟着古诗过春节,一首《元日》,记载着年俗、年味、年景,更有着春日企盼、盛世祈福。“总把新桃换旧符”,祝愿每个人新的年景开启新的希望。

背诵古诗晚春逢入京使(跟着古诗过春节)(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