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金秀县头排镇乡村振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金秀县头排镇乡村振兴(乌审旗创业带富)

金秀县头排镇乡村振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培育10个嘎查村党组织“红色堡垒”标兵,选树30名农牧民“先锋引领”标兵,表彰30名乡土人才“三农服务”标兵……

2022年,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在深化区域化党建联合体的基础上,实施农村牧区“创业带富”计划,鼓励嘎查村党组织、农牧民党员、乡土人才瞄准市场需求,以“党带群、先带后、富带贫”的方式,引领嘎查村选准发展项目,引导农牧民选准发展路子。

嘎查村党组织成为“创业带富”的坚强堡垒

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落后村、空壳村。该村针对土地分散、资金零散、劳力闲散、人心涣散“四散”问题,结合创建嘎查村党组织“红色堡垒”标兵契机,探索打造“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将党员示范建在创业岗位上”的党建新模式,成立了生物质颗粒厂党支部,组建了产业链党建联盟,凭借生物质颗粒厂、劳保手套厂“双厂”效益,该村一跃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460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的富裕村。

乌兰什巴台村的美丽蝶变仅仅是乌审旗实施“创业带富”计划的一个缩影。乌审旗还通过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带领农牧民群众走发展产业、共同富裕道路。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乌审召镇巴嘎淖尔村创造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乌审路径”。该村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下设信用合作部、购销合作部、土地合作部、养殖合作部、农机合作部等多个服务职能部门的“一社N部”综合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共吸收上级种子资金120万元、村集体配置50万元、乡贤能人入股77万元、村民入股292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牧民等多元主体的共赢增收。

因合作社而兴,依党组织而富,党组织引领下的合作社创办实现遍地开花。截至2022年9月,乌审旗嘎查村党组织共领办集体经济组织61个,创办合作经济组织51个,入社参与农牧民达14300多人。合作社成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也成为党组织团结带领农牧民共同富裕的一条紧密纽带。

农牧民党员成为“创业带富”的示范先锋

“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皇香”生猪养殖带头人高海宽说。

任职以来,高海宽在借鉴全镇“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个人股、抱团股、集体股“三股互助”集体经济入股模式,实施“皇香”生猪育肥园集体经济项目,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96户农牧民发展“皇香”生猪养殖,户均增收6200元。

如今,像高海宽这样的党员创业带富典型在乌审旗随处可见,全旗2740名农牧民党员中,近一半党员有自己的产业项目,这些党员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自觉担负起“领头雁”的责任,免费为周边群众传经送宝,使得全旗上下处处涌动着创业热潮。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农牧民就会跟着学、照着做。乌审旗在实施“创业带富”计划过程中,紧盯嘎查村干部、农牧民党员这些“关键少数”,按照每个嘎查村重点培育3~5名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帮带或指导5户以上农牧户的原则,带动或吸纳2200多户农牧民发展种养殖产业,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良好局面。

为抓牢“创业带富”中的这些“关键少数”,乌审旗结合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实际,推行嘎查村干部“基本报酬 绩效报酬 奖励报酬”的结构性报酬待遇保障机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苏木镇层面探索推行农牧民党员积分制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牧区党员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

乡土人才成为“创业带富”的授技专家

“为什么我们的奶食品能远销至我国南方省市地区甚至国外?因为我们有妙招……”图克镇牧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敖特更脑日布自信满满地说。

敖特更脑日布是土生土长的乌审旗人,也是周边小有名气的“土专家”“田秀才”。前些年,他经多方学习考察,成立奶食品加工制作公司,通过“党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农牧民”的发展模式,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娟姗奶牛148头,依托鄂尔多斯奶食品产业联合体,带动周边10户农牧民发展娟姗奶牛养殖,为嘎查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

与父辈们默默种植相比起来,像敖特更脑日布这样的年轻“土专家”在乌审旗有3100多人,乌审旗在对这些种养大户、致富能人的分布储备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专门建起了乡土人才资源信息库,通过多种途径用好用活这些乡土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2年以来,乌审旗在全旗范围内深入开展“智汇乡村”工程,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培训”原则,先后分级分类开展乡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等各类专题培训班86期,培训乡村各类人才3500余人次,让各类人才在乡村一线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如今,乌审旗已经形成每个苏木镇至少有1~2个“创业带富”嘎查村党组织“红色堡垒”标兵引领、每个嘎查村至少有1名农牧民党员“先锋引领”标兵或乡土人才“三农服务”标兵示范的“创业带富”生动局面,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