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朋友们。
最近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经常看到“撕伞”这个词。
开始我以为,撕伞就是表面意思,用力撕伞来检验伞的质量,后来我才明白,它是一句调侃,是“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烂”的简称。
而和“撕伞”紧挨着的词语是:00后老师。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从课桌走上讲台的00后老师们,更懂学生们的那点儿小花招。
在小学考试中,一位00后老师为了防止学生作弊,要求同学们将课本放在走道中间。
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到了当初上学时被默写支配的恐惧。
咱就是说,整顿完职场的00后们,开始整顿课堂了。
“撕伞”行动,正在席卷课堂
随便打开一个社交平台搜索“撕伞”,你就会发现,很多年轻老师们都在雪中“撤”炭。
默写之前提前放出消息默写第一自然段,等学生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再告诉他们默写第三自然段,打的就是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贴心”为学生们准备好默写纸,张张都是私人定制。
课堂抽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整点“高等数学”真的对不起自己上的那几年大学。
实在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咱还可以抽签,把一切交给命运。
初中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想要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比学生还叛逆。
啥?作业忘了拿?
没关系,反正我下班没事干,可以跟你回家拿。
图/@小蔡教书日记
29道选择题,正确答案全是A ,学霸和学渣都沉默了。
不是老师出题摆烂,单纯是想提升一下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打破“长短不齐选BC”的封建迷信。
以前监考老师总说你们在下面的小动作我看得一清二楚,现在我信了。
图/@杜杜啊
学生打架,叫家长过来批评两句,不如让俩人手牵手上演一出兄弟情深的年度大戏。
图/@姚老师
学生情窦初开,剪不断理还乱,把他俩安排到第一排做同桌,放眼皮子底下看着,总有一天会相看两生厌。
没有人能比老师更懂恋爱心理学,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人在家中坐,狗粮天上来……那你就不要怪老师心狠了,毕竟我还是单身……
图/@今天也不想上班
有人相爱,有人看海,也有人网课划水,不知悔改。
以前咱们上学还用带键盘的手机,现在学生一人一部智能机,随便说声“嘿Siri”“小爱同学”……办公室抽屉里又多了一打手机。
你以为你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一个真正的猎人,往往以“队友”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
图/@想要一颗柚子树
当“00后老师开始撕伞”相关话题演变为教师们的互联网“业务交流大会”,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轻老师和同学们斗智斗勇的行为,属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了。
谁没被后门窗户里出现的那双眼睛盯过,没在小树林被老师的探照灯晃过呢?
一代人终将退休,但“撕伞行动”永远薪火相传。
“撕伞”也是另外一种撑伞
在“撕伞行动”火热进行的时候,我看到有不少人质疑:
用自己曾经的经验来折磨别人,这不就是“公报私仇”吗?
但仔细想想,抛开互联网语境下的玩梗心态,单看这些老师们的课堂行为,其实这些所谓“撕伞”,也不过是沿用过来人的经验,让学生把不该有的小心思收一收。
图/@-R-Anonymous-R-
每一位年轻老师在入职的第一天都想过,要和学生们成为朋友,温柔开明,寓教于乐。
经过了喧闹的班级纪律、谍战片式的作弊、跌破底线的考试成绩反复洗礼后,“变脸”成了老师们的必备技能,不扯着嗓子喊就镇压不住那50来号神兽。
褪去稚嫩的学生气,打扮成教学骨干的模样,他们也成了自己曾经老师的模样。
图/@Lucky卷
在00老师“撕伞”视频的评论底下,除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淋雨人在出谋划策,也有不少家长在夸老师负责。
尤其是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当下,“撕伞的时候有多爽,判题的时候就有多心梗。”
之前英语单词听写有一半满分,“撕过伞”以后,全班只有一个一百。
当学生的作弊途径被堵死,平时的不努力、知识点上的空缺全都暴露了。
图/@nina~nana
“你们玩的都是我当年玩剩下的。”这句话不是老师对学生们简单的恐吓,而是不争的事实。
放眼各行各业,“撕伞”行为也不是课堂限定。
就拿我们编辑部来说,很多新实习生入职前期,稿子都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
因为在还没形成自己的文风之前,大多数人更愿意去“借鉴”爆款。
“撕伞行动”也可以被理解为过来人对小菜鸟的行为规训,目的不是为了折断其翅膀,而是让他们快点长出自己的羽翼。
回归到三尺讲堂,被老师们撕掉的这把“伞”,也可以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刻板印象。
“我可以是你的语文老师,我也可以是你的女贝斯手。”
图/@孙羽萌Bass
这些年轻教师们在“撕伞”的同时,也会为学生们撑一把伞。
我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让我很感动:
一个男生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到教室,给坐在最后一排的女生把板凳放下来,杯子里打好水,再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学习。
那位老师许可了这种行为,选择记录下来这段发乎情、止乎礼的感情。
同样在互联网时代长大,面对更加早熟的学生,这些00后老师们也在努力重新解构“师生关系”。
为什么我们这么热衷于旁观00后对于职场的整顿,说到底,是我们寄希望于“不愿被定义”的00后们打破职场的陈规陋矩,为这个时代赋予新的注脚。
当我们把“撕伞行动”理解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斗智斗勇、见招拆招的调侃打趣,也不要忘记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含义,是对“如何把你教好”的深入探讨。
时隔多年再回想,我并不会对当初那个天天管着我学习的老师心生厌恶,反而分外感激。
当初没有心存侥幸,死记硬背下来的古诗词,最后都出现在了可以改变命运的试卷里。
时间会证明老师天天挂在嘴边的那句:你骗我有啥用,你耽误的都是你自己。
脱掉校服走进社会就会明白,老师当初撕的那把伞,在真正的暴雨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