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悟见多的人,就越会相信人的生命运行的唯一法则,非“因果律”莫属。
所谓因果律,通俗点讲就是人的生命历程,其实就是由若干的因果报应事件串联起来的,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促进生命一点一点一次一次地觉悟,直到完全觉醒。
这个因果律,用中国古典哲学的语言讲,大约就是阴阳平衡,用现代科学来讲,大约就是能量守恒。
“因果律”广泛存在于各家学说中
比如民间有句老话是这样的:人这一生的福气都是有定数的,用完了,就没有了。
我们观察身边的许多例子,就会发现此理真实不虚:比如说有的人出生时家庭条件很好,被娇惯着长大,衣食起居有佣人服侍,那么ta们成年之后,往往会因为骄傲、无知、或者之前的作恶、家庭变故或没落等原因而吃许多苦头;而有些人年少时处境困苦,但是在苦难中发愤图强,所以在后半生便会生活平顺、享福。
这样的典型生命形态可以这样理解:
① 生命中所有的福气,都是你之前行善因而积累的福报。
② 一般来说,生命中的福报和苦难都是平衡的,在此处享福,必然在彼处要吃苦,这一切都是因果律运行的结果,不以客观意志为转移。
③ 如果你做了恶因,那么放心,其后一定会有报应降临的,或早或晚,绝不会缺席。也就是说,你若享了不该享的福气,那出来混,迟早总是要还的。
因果律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在此文中,我将会以《我的前半生》罗子君离婚案为例,阐释此律呈现于世的几种阶段形态。
每个人都身处因果中,真实不虚,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
一、理想的因果关系——善因结善果
就像我们在春天,在泥土里撒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便会收获果实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在自己那长长的生命之河里,都会先先后后撒下许多种子。
这些种子,有善因和恶因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在一段时间之后,之前种下的善因会结出善果,恶因会结出恶果。
比如,一部《我的前半生》,在我看来,因果关系中最大的亮点,其实是不起眼的,发生在贺涵、老卓和白光之间的一段故事:在贺涵的影响下,老卓善意收留了白光,促使白光生命的一次觉醒,转恶为善。
再一段:老卓收留了好朋友的遗子洛洛,为青春期的洛洛提供了滋润灵魂的养分,以及指引生命之光,从而促进了洛洛完整人格的培养和成熟。
以上便是善因结善果的典型,是因果关系中的高阶形态。在剧中,这个老卓,有点仁智者的感觉,有点化人的光环魅力,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也是有的,但很难得。
当然,毕竟社会是复杂的,因果关系的呈现也少有那么简单的情形,更多的,是以因果杂糅、复杂的情形呈现。
比如,在罗子君处于低谷期时,唐晶对于好友的无私照顾和引导,也是典型的种了善因。
至于后来的结果不那么尽如人意,那是因为过程中杂糅了新的因果关系的原因,比如贺涵和唐晶之间复杂曲折的因果、贺涵和罗子君之间的因果等。
只是,因为结果的意外变化,罗子君对于唐晶抱以纯粹的负疚感,并为此而以实际行动进行纠偏,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唐晶之前种的善因已经结出了善果。
实际上,比起上文中那种典型的善因结善果,这种非典型的善因结善果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要普遍得多。
老卓:对生活有了清醒的认知
2、现实世界中的普遍情况——半善半恶因结半善半恶果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讲述庸俗众生故事的现实剧,所以“善因结善果”的高阶形态毕竟属于少之又少的稀有情况,更多的,应该是无明的半善半恶因结的半善半恶果,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叫做:好心办了坏事或者歪打正着。
① 以为是好心,但是实际上是暗藏私心杂念的“好心”,再加之中间又掺进了别的因果关系,最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结了半善半恶果,甚至恶果。
比如无论是薛珍珠对一双女儿的单独抚养,还是罗子君对平儿的抚养,或者凌玲对冷佳清的抚养,薛珍珠和老崔的黄昏恋,贺涵对于罗子君的照顾等,毫无疑问主要是因为母爱或者好心好意,但也不可否认掺进了私心杂念的成分,那结果,则必然是有好有坏。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单亲家庭培养孩子,到最后就出现了各种结果,少数的上亲下孝,个别的甚至反目成仇,但更多的是半好半坏、马马虎虎、一地鸡毛。
② 本来是坏心,却因为中间掺进了别的因果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歪打正地办了好事,或者结出了中和性的半善半恶果。
比如就罗子君离婚案分析,造成罗子君离婚的主要有三层原因:一是罗子君自身的问题,她在全职太太期间飘了,放弃了学习提升,骄纵傲慢了;二是陈俊生背叛了,被婚外情迷惑了;三是小三凌玲的蓄意破坏。
其中,罗子君被迫离婚后,却意外地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就属于坏心办好事的类型。
当然,罗子君的意外出圈,也要拜前夫和小三坏心办好事的成全。
身处红尘中而身不由己的人
3、恶因结恶果
站在陈俊生的角度,就属于恶因结了恶果。他背叛了婚姻、被婚外情所迷惑,又在离婚案中表现卑劣,最终尝到了一念坏心起带来的恶果。
再有凌玲,她混淆了工作和感情的边界,蓄意破坏别人的婚姻,又在离婚案中做了一系列卑劣的行为,最后也尝到了恶果。
当然,毕竟世界上典型的恶人是极少的,但是非典型恶人却很多——说穿了,这些人也不过是无明的芸芸众生而已,他们的内心里都是善的——用传统文化的概念说,叫做“明德”;用佛家的语言表达,叫做“本自具足”。
这些人最典型的情形是:做了坏事心里会内疚或者不安——这是ta们内心里的“善根”对于自己做了坏事的自然反应。
对于这些人,弃恶从善才是他们生命的重要意义,所以,命运也自给ta们早已设置好了修行的通道——认识错误(端正是非观)→改正错误→种下善因→再结善果。
当然,这是需要智慧的,每个人在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是对ta们智慧的考验。
所以显而易见地,陈俊生和凌玲便是这种人,他们一定会走上这个通道的,弃恶从善。
有必要提及的是老金,也是属于这种类型,只不过他的修行旅程比起陈俊生和凌玲还是要慢一拍,估计他终此一生都难以觉察自身的关键问题之所在罢——对别人存有恶意而不自知。
还处在有心做坏事的阶段
如果给剧中人物以其觉醒程度排一个序,我想大概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阶梯:老卓,贺涵,唐晶;
第二阶梯:罗子君、陈俊生、凌玲;
第三阶梯:罗子群、白光、老金。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因果关系这条线上,我们需要放开眼量,将生命的长度延长,不限于一生一世才对,有些因果报应来得很快,但有的,可能很慢,慢到需要跨越一生一世。
正如前文所述:菩萨畏因,凡夫为果。
如果一个人明白了因果律,ta就会对生命持有天然的敬畏感;当一个人觉悟到这些,便会在为人处世的时候,特别重视做出善因的抉择,就会做到:做好前因,不畏后果。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