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张衡,大家都会说,他是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其实他是个文理全才,既喜欢发明创造,还能够当个清官。

因此对他准确全面的介绍应该是:中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入朝任尚书。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1)

张衡像

那么他是怎样做到科学上文理兼顾,仕途上研究与做官并行的呢?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从小兴趣广泛,不交往俗人

张衡的祖父张堪,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好官,他曾受命领兵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后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又教人民开耕稻田致富。他为官十分清廉,在伐蜀时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分毫未取;在奉调离蜀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祖父的高风亮节,是张衡学习的榜样。他从小刻苦学习,少年时就能写作文章,16岁起他离开家乡去外地游学,曾经到过当时的文化圣地,领略了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这给他后来的文学写作与发明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之后又到都城洛阳进太学深造。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2)

张衡介绍

到达青年时代的张衡,已然兴趣广泛,他自学《五经》,将主要精力放在研读诗歌、辞赋、散文上,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尽管他学术水平不低,却不骄傲自满,平常性格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交往。

二。 当官、研究两不误,为官清廉、正气浩然

在汉和帝永元年间,张衡曾有机会被朝廷招入为官,但他看不惯当时官场风气不正的现象,坚决不肯入仕,并仿照班固的《两都赋》,花费十年时间,写作成《二京赋》来讽谏朝廷。后被南阳太守鲍德盛情邀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但八年后,当鲍德调任京师时,张衡立即辞官回家了。这说明他对官场的不正之风是多么深恶痛绝。

直到汉安帝即位后,听说张衡的才学,拜他为郎中,后因工作出色被升任太史令。专门负责管理宫廷藏书与天文方面的工作,这正与张衡的兴趣相投。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3)

南阳张衡

于是张衡开始如饥似渴地工作起来,他研究阴阳、天文历法,随即发明制作了浑天仪,同时还撰写了《灵宪》、《算罔论》等著作。后来汉顺帝即位,他续任太史令,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他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

当时,东汉因宦官干政,政事逐渐走向衰落。张衡关心国家大事,就上疏劝谏顺帝清理宦官干政现象。这引起了宦官们的不满,他们一起到皇上面前诬陷张衡,顺帝不愿得罪宦官,将张衡调出京城,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去了。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4)

浑天仪

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为政以清廉著称。但在任职三年后,张衡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书请求辞职归家,最终被皇上征召拜为尚书。

三。 文理兼顾,多产创作者

张衡一生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广泛,博学多才,不仅发明创造了众所周知的浑天仪、地动仪,还独创了瑞轮荚(自动日历)、指南车(具备现代导航仪功能)、计里鼓车(汽车里程表的笔祖)、独飞木雕(能在高空翱翔)、地形图等。除此之外,张衡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不仅写出了《灵宪》、《算罔论》等数学专著,还给立方体定名为质,给球体定名为浑。并是中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值的人。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5)

指南车

张衡在文学、史学、历法等文科领域同样有建树,如他建议采用最精密的《九道法》来代替东汉《四分历》;他的文学作品有有《周官训诂》等32篇等。

综上所述,张衡是一位跨越文理,多才多艺的学者型人物。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成就,与他的刻苦好学,对事业兢兢业业,触类旁通,平时勤于观察思考,善于总结概括等等是分不开的。

我们应该学习他可贵的敬业精神,不要只顾埋头读书,还要同时关心国家大事,争取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汉末人物张衡(我国难得的文理全才)(6)

地动仪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