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宣言”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文章指出,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时隔一天,6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指出,回望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党和人民用奋斗宣示——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在思想上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在思想上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没有辜负)

在思想上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6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宣言”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文章指出,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时隔一天,6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指出,回望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党和人民用奋斗宣示——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这两篇署名“宣言”的文章标题,都以“没有辜负”来衔接“社会主义”和“中国”,但“社会主义”和“中国”在两篇文章标题的位置有所不同,一篇叫《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一篇叫《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绝非文字上的简单调整,而是各有侧重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第一篇侧重论史,把百年历程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凸显其伟大成就;第二篇侧重论理,把百年历程放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中阐释继承与发展。两篇文章共同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用“没有辜负”告慰先烈“绝不能辜负”。19世纪40年代,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和民族的希望。一百年前,李大钊先生曾发誓:“我坚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对各种主义反复比较、反复推求后,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开始着手组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让其担负起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是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的发展史实,不仅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且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从“绝不能辜负”到“没有辜负”,是用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史实写就的,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彰显着自信。“宣言”文章有一段话: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没有笔直的大道可走,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如何根据不同国情、不同阶段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根据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作出新的回答,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次回答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相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辛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百年成功实践带给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和执着。

要联系起来深入理解两篇署名“宣言”的文章。文章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阐释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指出,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生机蓬勃、前途无限。指出,中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实践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给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融入党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我们学习两篇“宣言”署名文章,要树立大历史观,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通起来学习,把百年党史放在更广阔的历史长河和时代大潮中去认识和把握。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以务实、担当、奋斗、奉献来尽应尽之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力量!(久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