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南北朝时的西梁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关于南北朝时的西梁国(南北朝之西魏北周君主简介)

关于南北朝时的西梁国

北朝·西魏

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

字宝炬,河南洛阳人。西魏开国皇帝,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母亲杨奥妃。

轻躁薄行,个性强果。其父元愉起兵于冀州,兵败而死,兄弟姐妹受俘,幽禁于宗正寺。宣武帝元恪驾崩,恢复自由,编入宗室属籍。初任直阁将军,封邵县开国侯,拜太尉兼侍中,进封南阳王。永熙二年(533年),进位太保兼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以为中军四面大都督。护送孝武帝西投宇文泰,进拜太宰。孝武帝元修遇害后,宇文泰上表劝进。元宝炬即位,建立西魏,年号大统,军国政事悉由宇文泰署理。

大统十七年(551年),去世,时年四十五,葬于永陵,谥号文皇帝,皇太子元钦嗣位。

废帝元钦

河南洛阳人。西魏政权第二位皇帝(,魏孝文帝元宏曾孙,魏文帝元宝炬嫡长子,母为乙弗皇后。

大统元年(535年),父亲元宝炬登基后,册立为皇太子,不久迎娶丞相宇文泰长女为****,出屯渭北,镇守蒲坂。大统十七年(551年),正式即位,沿用大统年号。没有实权,丞相宇文泰独揽朝政,革新军政方针,多次抵抗东魏进攻。二年(553年),允许丞相宇文泰逊位,暗中支持尚书元烈谋杀,事败心有怨言,联合大臣李基、李晖和于翼,打算除掉太师宇文泰,如同孝庄帝处死尔朱荣。三年(554年),为太师宇文泰所废,惨遭毒死。陪葬于永陵。

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

本名元廓,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末代皇帝(554年—556年在位),孝文帝元宏曾孙,文昭帝元宝炬第四子。初封齐王,大统二十年(554年),在太师宇文泰拥立下,正式即位,恢复拓跋本姓。二年(555年),增加太学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为权臣宇文护所废,降封为宋国公,惨遭杀害,谥号为恭。

北朝·北周

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

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北周开国国君(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觉七岁(一说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司马。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宇文觉称帝后为了亲自执政,与大冢宰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于是与尉迟纲合谋废立之事,先设计诛杀乙弗凤,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接着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逊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

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年仅十六岁。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宇文觉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周明帝宇文毓(534—560年)

字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556~560年在位),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

宽明仁厚,博览群书。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封宁都郡公,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迁大将军,镇守陇右。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位柱国、岐州刺史、宜都王,治理地方,很有政绩,深受百姓感激。受到大冢宰宇文护迎立,继位天王。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澄清吏治,修撰典籍。武成元年(559年),正式称帝,年号武成。

武成二年(560年5月30日),为权臣宇文护所害,时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昭陵。

周明帝宇文毓(534—560年)

字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556~560年在位),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

宽明仁厚,博览群书。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封宁都郡公,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迁大将军,镇守陇右。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位柱国、岐州刺史、宜都王,治理地方,很有政绩,深受百姓感激。受到大冢宰宇文护迎立,继位天王。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澄清吏治,修撰典籍。武成元年(559年),正式称帝,年号武成。

武成二年(560年5月30日),为权臣宇文护所害,时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昭陵。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

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孝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

字乾伯,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为帝太后李娥姿。

生于同州,初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年),册立为皇太子,受到严格管教,动辄严厉惩罚。视察西部地区,率军西征吐谷浑。宣政元年(578年),正式即位,年号大成。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修宫殿,滥施刑罚,监视大臣。杀死齐王宇文宪,导致宗室力量衰落,外戚势力抬头。大象元年(579年),禅位于太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仍旧掌控朝权。广选美女充实后宫,以大将军陈山提第八女陈月仪、仪同三司元晟第二女元乐尚最受宠爱。宫中五位皇后,纵欲酒色,嬉游无度,健康日益恶化。

大象二年(580年),病逝,时年二十二,谥号宣皇帝,葬于定陵。次年,岳父隋国公杨坚篡位,建立隋朝,标志着北周王朝的灭亡。

周静帝宇文阐(573~581年)

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北周末代皇帝(579―581年在位)。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

大成元年(579年),封为鲁王,册立为皇太子。二月接受父皇传位,年号大象,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大定元年(581年),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导致北周灭亡,降封为介国公。开皇元年(581年),去世,年仅九岁,谥号静皇帝,葬于恭陵。

南北朝帝王善终者寥寥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