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遂宁因东晋大将桓温平蜀后,寓意“平息战乱,遂得安宁”而得名,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文贤之邦”之称,本文将探讨遂宁历史时期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

战国蜀郡

先秦时期,遂宁属巴蜀之地。战国中期,秦国趁巴蜀战乱之际,派兵消灭了巴蜀政权,并设置郡县,将该地正式纳入秦国的管辖。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2)

秦代蜀郡

秦国在统一战争中,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范围,秦代时,遂宁属蜀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3)

西汉益州广汉郡

秦朝灭亡后,西汉在行政区划上基本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西汉中期之后,又在郡县以上增设了州牧(刺史部)机构,刺史的设置原为监察地方官员,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地方军政机关,遂宁属益州刺史部广汉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4)

东汉益州广汉郡

东汉时期,行政区划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遂宁仍属益州刺史部广汉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5)

蜀汉益州东广汉郡

东汉后期,地方州牧与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三国时期,益州之地属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政权,遂宁属益州刺史部东广汉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6)

西晋益州广汉郡

三国后期,蜀汉与东吴政权相继衰落,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公元263年,蜀汉政权被曹魏消灭,西晋取代曹魏之后,于公元280年消灭东吴政权,再次完成统一。遂宁属益州,东广汉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7)

南齐益州东遂宁郡

在完成统一之后,西晋朝政迅速走向腐败,贵族炫富攀比,奢靡成风,司马炎的再次分封给国家留下严重的隐患。很快,所谓的“太康盛世”被“永嘉之乱”取代,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发动起义,在黄河流域建立民族政权。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行政区划也相对混乱。南齐时,遂宁属益州东遂宁郡,地名小溪。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8)

隋遂宁郡

南北朝后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军事对抗,北朝西魏(北周)集团逐渐强盛,再次统一的历史机遇出现。隋朝取代北周政权后,渡江灭陈完成统一。为了避免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教训,隋朝重新实行郡县两级行政,遂宁属遂宁郡。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9)

唐岭南道遂州

唐王朝建立后,在隋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了道级行政区,实行道、州、县行政模式,并在部分地区设置都督府与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遂宁属岭南道,遂州。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0)

北宋梓州路遂州

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频繁更替,让北宋统治者意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北宋建立之后,对地方军政与财政力量进行了大幅的削弱,行政区划上实行路、州、县行政模式。遂宁属梓州路,遂州。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1)

南宋潼川府路遂宁府

南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地被金朝占领,以南地区区划与北宋时基本相似。遂宁属潼川府路,遂宁府。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2)

四川潼川府遂宁州

元朝完成统一后,一方面继承了两宋的行政区划,一方面在路、州、县以上增设行中书省,开创了后世行省制度的先河。遂宁属四川行省,潼川府遂宁州。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3)

明四川潼川州遂宁

明朝初期,一方面对元代的行省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将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遂宁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州遂宁。

遂宁市名称来历(四川遂宁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14)

清四川潼川府遂宁

清代建立后,大部分制度都沿袭了明代的体制,对明朝的行省边界进一步进行调整,基本上与近代接近。遂宁属四川行省,潼川府遂宁。

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欢迎点赞与关注杨帆老师!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看历朝历代行政疆域与区划管理,历史地理学必备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