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研究总结(析论三国演义的著述意识)(1)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本身有意识的作为,其一字一句都注入作者的想法,换句话说,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思想、意义,都是作者所注入的主观意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章回小说,其最重要的著述意识就是「拥刘反曹」的观念及「忠义思想」的精神。本文试图从文本中人物的死亡描写来切入探讨,并呈现毛宗岗如何藉由对《三国演义》的评点和润色来加强作者的著述意识。

壹、前言

《三国演义》是描写汉晋之际魏、蜀、吴三国政治集团割据称雄的故事,[1]作者[2]用这部书叙述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外交、军事争斗的复杂过程,是一部文学性价值极高的艺术作品,也是一部家喻户晓、流传极广、历久不衰的长篇章回小说。所谓的「演义」,重点在于演述历史,在固定的历史脉络下,作者把三国之事描写得精彩动人,实属不易。尤其经由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润色后,使得毛本一出就成了以后最流行的本子,即毛批《三国演义》。鲁迅亦有言:「迨清康熙时,茂苑毛宗岗字序始师金人瑞改《水浒传》及《西厢记》成法,即旧本遍加改窜,自云得古本,评刻之,亦称『圣叹外书』,而一切旧本乃不复行。」[3]由此可知,毛氏对于《三国演义》艺术性的提高及普及,提供了不小的贡献。除此之外,毛氏评点对完善作者的著述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加强了作者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宣扬忠义思想的苦心,关于这一点,本文第肆部份会有更深入的说明。

苏轼的《东坡志林》卷1有一段话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般民众对于刘备、曹操两人的喜好是判然有别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演义》里最重要的著述意识就是「拥刘反曹」的观念,其次则是对「忠义思想」的阐释。笔者撰文的动机在于见「死亡」在《三国演义》里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有些人的死是无足轻重,有些人却是重如泰山,「死亡」并不单单代表生命的完结,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尤其如此,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作者常常会赋予其有特殊的意义。故笔者试图以文本中对于人物之「死」的描写,经由分类探讨来说明毛宗岗如何经由评点对文本中人物之「死」的描写来加强作品中「拥刘反曹」、「忠义思想」的著述意识。

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人物的死亡主要分为七大类(包含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如以下所述:战场上战死、病死、自杀、护汉而死、战败被俘而死、护主而死、其他等七类,关于「其他类」的部分,因其包含若干小类,笔者将于文中提及时再叙述之。比较特别的是战场上战死和护主而死的部份,这两种虽然都是在战场上,但前者主要强调武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事,后者则是有描写武将和其主人公直接或间接情感互动的表现,为了避免混淆,故特此说明。以下将根据上述所分的七大类分别说明。

贰、人物死亡描写(上)

一、战场上战死

在《三国演义》里,战争的场景是处处可见,武将士兵们的厮杀更是家常便饭,有争战便会有伤亡。以下兹从文本中举三例来说明。

(一)华雄、颜良、文丑

华雄、颜良、文丑分别死于文本中第5、26及27回,文本记载如下: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催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4]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5]

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翩,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6]

上述三人的死亡描写有几个共通点。第一,都被关羽所杀。第二,皆为对方阵营的大将。例如华雄是董卓阵营仅次于吕布的大将,在对上关羽之前,砍祖茂,斩俞涉、潘凤,所向披靡。第三,过程皆短暂。例如华雄于「酒尚温」的顷刻里被斩,颜良则是连交手的机会都没有,至于文丑,不到三回合就结束了。除了共通点外,还有一个相异点,就是华雄被斩之时是用虚写,给读者无限想像空间,颜良和文丑则是实写,清楚明白。作者也利用了正衬的笔法。所谓的「正衬」,即是以两个或是两组性格相近之人物相互对比,借以使其中一人的性格特色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7]对此毛宗岗述及:「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为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笔相衬之法。」[8]毛氏亦在文本中的夹批说明,他说:「写得颜良声势,越衬得云长声势。正与写华雄一样的笔法。」(第25回夹批)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绝妙高超的描写手法,也间接透过关羽万夫莫敌的实力来达到「拥刘」的目的。

(二)冯习、张南、沙摩柯

冯习、张南、沙摩柯皆死于彝陵之战,文本记载如下:

时吴班、张南久围彝陵城,忽冯习到,言蜀兵败,遂引军来救先主,孙桓方才得脱。张、冯二将正行之间,前面吴兵杀来,背后孙桓从彝陵城杀出,两下夹攻。张南、冯习奋力冲突,不能得脱,死于乱军之中。……时有蛮王沙摩柯,匹马奔走,正逢周泰,战二十余合,被泰所杀。[9]

冯习、张南在蜀的阵营里不算是一流的大将,甚至连沙摩柯也不过是佣兵,但是在彝陵之战里,即使被四面包围,走投无路,他们还是奋力死战,比起后来降吴的蜀将杜路、刘宁更有气节[10]。作者也透过这些次要人物突显出忠义的思想,例如在文本中作者在冯习、张南战死后引后人的诗赞曰:「冯习忠无二,张南义少双。沙场甘战死,史册共流芳。」毛氏于沙摩柯战死时也评其:「番将能为汉死节,亦为汉之忠臣。」(第84回夹批)使得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忠义思想及拥刘、以汉为正统的观念。

(三)于诠

于诠是东吴人,受命为救寿春被围之危而死于战场上,文本记载如下:

王基引兵杀到西门,正遇吴将于诠。基大喝曰:「何不早降!」诠大怒曰:「受命而出,为人救难,既不能救,又降他人,义所不为也!」乃掷盔于地,大呼曰:「人生在世,得死于战场者,幸耳!」急挥刀死战三十余合,人困马乏,为乱军所杀。[11]

对于于诠的死,毛氏下了中肯的评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于诠有焉!」(第112回夹批)当时魏将诸葛诞结连吴兵以抗司马昭,当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于诠为了信义,坚持到底而导致战死于战场,但那份守义的精神,便是作者所强调的。于诠坚持守义的基本信念,并把它当作为人处世的准则,即使必须为此而牺牲生命,亦无所惧。作者透过于诠的死,使其精神明明白白地传达给后世的每一位读者。

二、 病死

在《三国演义》里因病而死的重要人物很多,除领袖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外,还包括一些名臣武将,例如孔明、司马懿、赵云、马超等,以下兹举三例说明。

(一)曹操

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操曰:「……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遗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12]

关于曹操病死的描写,作者用了很多的桥段来铺陈,从文本第78回里曹操伐神木开始,遭梨树之神索命,曹操的病源--头痛便不可忍,后又拒绝神医华陀剖脑取涎的方法,导致病势转加,最后竟见已死的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人来索命,又闻殿外男女哭声不绝,曹操才自觉「天命已尽」。至于上文所引这段的描写,毛氏曾论:「或见曹操『分香、卖履』之命,以为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不知此非曹操之真,仍是曹操之伪也;非至死而犹伪也。临终遗命,有大于禅代者乎?乃家人婢妾无不处置详尽,而独无一语及禅代之事--是欲使天下后世信其无篡国之心,于是子孙蒙其恶名,而己则避之。即自比周文之意耳。其意欲欺尽天下后世之人,而天下后世之无识者乃遂为其所欺,操真奸雄之尤哉!」[13]从这里可见毛氏反曹的立场,曹操的临终遗托,毛氏皆解释为有心机的做作,甚至于文中提及设立疑冢七十二的事,毛氏还挖苦曹操说:「以此自防,亦甚苦矣!若使后人将七十二冢尽掘之,为之奈何?」(第78回夹批),其中戏谑之意,不言自明。

(二)刘备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生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错,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14]

刘备的死在《三国演义》里是大结局之一,[15]代表着从桃园三结义以来刘、关、张故事的完结。接下来即是孔明六出祁山,试图复兴汉室的事。对于刘备病死的描写,毛氏曾言:「观先主托孤之语,而知其不以伐吴为重,终以伐魏为重矣!其曰『君才十倍曹丕』,何以不曰『十倍孙权』乎?盖以兴汉为仇者:魏耳,与我为对者:曹氏耳。」[16]对毛氏而言,蜀汉是正统,曹丕既篡汉,自然就是敌我不两立。文本中固然没有说明刘备何以不曰:「卿十倍于孙权?」的原因,但毛氏透过评语,用补充说明的方式引导读者接受自己的说法,并直接加强了文本中「拥刘反曹」的意识。再者,拿刘备病死的描写与曹操相比较,从遣词用句中就可看出端倪,刘备做过皇帝,死之时写其「驾崩」,曹操虽没做过皇帝,但至少是魏王,不过在描写其病死之时,却只有冷冷一句:「须臾,气绝而死。」在「拥刘反曹」的思想影响下,褒贬的意味就很明显了。

(三)孔明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咨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17]

作为刘备的托孤者,孔明可真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上文所述,毛氏曾拿孔明与曹操、司马懿相比较,他说:「曹操、司马懿之为相,与诸葛武侯之为相--其总揽朝政,相似也;其独握兵权,相似也;其神机妙算,为众推服,又相似也。而或则篡,而或则忠者:一则有私,一则无私;一则为子孙计,一则不为子孙计,故也。操之临终,必嘱曹丕;懿之临终,必嘱师、昭。而武侯不然,其『行丞相』事,则托之蒋琬、费祎矣!其『行大将军』事,则付之姜维矣!而诸葛瞻、诸葛尚曾不与焉!『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而外,更无有一事以增家虑。则『出将入相』之孔明,依然一『弹琴抱膝』之孔明耳。」[18]这也是孔明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贤臣良相的原因。只是透过描写孔明的死亡,作者有意识地藉由其生命实践来宣扬忠义的思想,「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就是最好的注解。

三、自杀

文本中人物会自杀的原因除了跟自己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跟当时所处环境氛围的影响有关,以下略举三例说明。

(一)吉平

须臾,二十狱卒推吉平至阶下。吉平大骂:「曹操逆贼」操指谓承曰:「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吾已孥下廷尉;尚有一人,未曾捉获。」因问平曰:「谁使汝来药我?可速招出!」平曰:「天使我来杀逆贼!」操怒教打,身上无容刑之处。承在座视之,心如刀割。……平曰:「且勿动手。吾今熬刑不过,只得供招。可释我缚。」操曰:「释之何碍?」遂命解其缚。平起身望阙拜曰:「臣不能为国家除贼,乃天数耳!」拜毕,撞阶而死。[19]

吉平只是一个太医,但为了汉朝社稷,不惜牺牲生命去执行毒死曹操的任务,即使事败被缚,遭受酷刑,仍坚持不供出同谋者。毛氏曰:「立誓以杀曹操是其忠也。至死不招董承是其义也。被祸最惨,性骨最烈,不意医生中乃有此人。」(第23回夹批) ,在当时吉平的心理状态已濒临崩溃,身心俱创,再加上曹操咄咄逼人,在情势逼迫下,吉平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种忠义精神、拥刘反曹的思想,透过文字的描写散发出来,就连毛氏也不禁叹曰:「汉朝文武,不及此医生多矣!」(第23回夹批)。

(二)王甫、周仓

甫哭曰:「君侯于路,小心保重!某与部卒百余人,死据此城;城虽破,身不降也!专望君侯速来救援!」公亦与泣别。遂留周仓与王甫同守麦城……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正说间,忽报吴兵在城下,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王甫、周仓大惊,急登城视之,果关公父子首级也。王甫大叫一声,坠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20]

王甫、周仓之死,不单单只因关公父子被杀,更不是因援军未至而死,而是感于关公平日忠义,故亦愿舍生同赴黄泉,再加上当时所守麦城被吴兵重重包围,逃生无望,王甫、周仓忠心蜀汉,不愿苟生降吴,与其被缚受辱,不如以死报国。

(三)刘谌夫妇

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21]

北地王刘谌,后主刘禅第五子,当其知成都欲降之时,气愤难当,哀痛之余选择与蜀汉共存亡,为末代汉朝注入了凛然的生气。尤其刘谌自刎前的一席话,毛氏更称其:「凛凛烈烈,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第118回夹批)刘谌之妻崔氏,亦是三国奇女子,夫死妇随,为尽国家之忠,夫妻之义而死。毛氏曰:「独至后汉之亡,而北地王能死,又有夫人崔氏之能死,尤足为汉朝生色。」[22]综观刘谌夫妇之事,始知此言不虚。

叁、人物死亡描写(下)

一、护汉而死

关于「护汉而死」的类型,有人或许会认为这定义似乎太过广泛,但是,这里的「护汉而死」并非广义,而是狭义,是有限定条件。第一,「护汉而死」的人所作所为是直接与汉朝的兴衰荣辱有关系。第二,「护汉而死」的人都是死于他人之手,非其他方式致死。可用下图表示之:

三国演义人物研究总结(析论三国演义的著述意识)(2)

其中A为被害者(指汉朝),B为牺牲者(指护汉而死的人),C为逼迫者(迫害的人);三者的关系则是B为A的保护方,C为B、A的残害方,A是B的中心,不容侵犯,B、A则是C的阻碍、绊脚石。以下就从这模式来举例说明:

(一)丁管

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侯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阶下一大臣,愤怒高叫曰:「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卓大怒,喝武士拿下,乃尚书丁管也。卓命牵出斩之。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23]

上文所提及的「李儒读策」,其中「策」的内容就是指董卓欲废少帝辩,改立陈留王协之事,董卓一意孤行,不管群臣意见,完全是蛮横的作为。以上图模式来看,被害者A就是少帝辩,牺牲者B就是丁管,逼迫者C就是董卓。可惜当时只有尚书丁管肯仗义执言,况且废帝之事,非同小可,加上少帝初无过失,董卓只凭其恶势力擅自决定废立之事,目无纲纪,丁管见此愤然挺身而出,虽不幸身死,但气节凛然。所以作者也以诗赞曰:「董贼潜懐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唯有丁公是丈夫。」

(二)祖弼

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帝战栗不能答,曹洪、曹休拔剑大呼曰:「符宝郎何在?」祖弼应声而出:「符宝郎在此!」曹洪索要玉玺。祖弼叱曰:「玉玺乃天子之宝,安得擅索!」洪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24]

符宝郎,掌管皇帝玉玺的官,当朝中文武华歆、曹洪、曹休等逼迫献帝让位于曹丕,强索玉玺之时,祖弼不畏威权,正言止之,后虽舍生国难,但其忠义的表现,昭然可见。毛氏也不禁叹曰:「忠臣,国之宝也。符宝非宝,祖弼是宝。」(第80回夹批)由模式来看,献帝是被害者,逼迫者是华歆等人,在两者之间拉扯而牺牲的是祖弼,在这里毛氏藉由评点加强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因此,祖弼的死是正面的,这加深了曹魏是反派一方的色彩,也达成了毛氏想要让读者接受此一思想与观念的用心。

二、战败被俘而死

常言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兵败被俘更是司空见惯,有人宁愿屈膝投降,也有人选择慷慨赴义,这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屡见不鲜。所谓:「从容就义难」。以下将从这种例子来看作者如何透过描写这些人的死来传达忠义思想及拥刘反曹的讯息。

(一)陈宫

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术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25]

陈宫的死并非为汉而死,但作者借陈宫的死说明了曹操的性格特征--心术不正,诡诈奸险。这也是陈宫初从曹操,后来弃之的原因。当然这对对曹操本人也造成贬抑的效果。至于上文中描写曹操起身泣而送之、欲养其老母妻子之事,毛氏毫不留情评此为:「假惺惺!」「一味权诈!」(第19回夹批)其「反曹」意识非常明显。

(二)马腾、黄奎

次日,马腾领着西凉兵马,将次近城,只见前面一簇红旗,打着丞相旗号;马腾只道曹操自来点军,拍马向前。忽听得一声炮响,红旗开处,弓弩齐发,一将当先,乃曹洪也。……马腾见不是头,奋力冲杀。马铁早被乱箭射死。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二人身带重伤,坐下马又被箭射倒,父子二人俱被执。曹操教将黄奎与马腾父子,一齐绑至。黄奎大叫:「无罪!」操教苗泽对证。马腾大骂曰:「竖儒误我大事!我不能为国杀贼,是乃天也!」操命牵出。马腾骂不绝口,与其子马休及黄奎,一同遇害。[26]

马腾,衣带诏[27]七人之ㄧ,本已与黄奎谋划杀操,无奈黄奎妻弟苗泽恋一妇人(黄奎之妾李春香)而出卖黄奎等人,以致马腾等因事泄兵败被害,对马腾而言,贼,操也。衣带诏责任重大,不能杀之报国更是其至死的遗憾。马腾等人的死不仅说明了「拥刘反曹」的中心思想,也展现出马腾尽人臣之忠、君臣之义的气慨。

(三)关羽父子

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起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至天明,孙权闻关公父子已被擒获,大喜,聚众将于帐中。……关公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主簿左咸曰:「……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28]

关公父子遇害的原因,约可分为两类,第一是远因,即蜀汉借荆州不还,东吴怀恨已久。[29]第二是近因,就是关公拒绝吴蜀联姻,并出言不逊,这是直接的导火线。[30]「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是孔明离开荆州时交代关羽的忠告。但是当自己的盟邦选择与敌方合作时,所造成的结果便不是关羽所能预料。故关羽被俘之时亦痛骂孙权曰:「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毛氏附和曰:「操为汉贼;而助操攻公,则吴亦叛汉之贼也。骂得畅快!」(第77回夹批)作者在描写这段关公遇害,不仅透露拥刘反曹的意识,更深刻的突显出关公忠、义的性格特征。忠,是许多人赞赏的人格特质,但并不是最高的做人标准,因为「忠」大多只限于对仁君而非暴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即是此理。[31]至于「义」则是自古以来最高的人生信条,世人对所谓的义士褒扬不已。因此,像关公这样忠义兼备的人,其一生更是作者欲传达其著述意识的最佳媒介。

三、护主而死

「护主而死」的部分主要在传达「忠义思想」,「拥刘反曹」的部份就比较薄弱,毕竟在《三国演义》里文臣将校何其多,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以下兹举三例说明。

(一)祖茂

是夜月白风清,到坚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坚军乱窜,众将各自混战,只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认识,可脱帻与某戴之。」坚就朓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32]

祖茂欲助孙坚逃脱,用自己的头盔交换孙坚的赤帻,把自己当作目标物误导敌军。在此之前,众军混战,也只有祖茂始终护着孙坚突围,最后不惜以自己为饵而牺牲生命,这就是为人臣的忠义表现。对于祖茂的行为,毛氏给予高度的赞扬,故曰:「祖茂智勇忠义,色色俱足」(第5回夹批)由此可见。

(二)典韦

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军马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却说曹操赖典韦挡住寨门,乃得从寨后上马逃奔,只有曹安民步随。[33]

典韦,曹操手下ㄧ员大将,有勇力,操称其:「此古之恶来(商纣的臣子,勇力过人)也!」虽然典韦终生事操,但忠义护主的行为仍让后人不禁动容。而且透过作者的描写使得典韦的死更具感染力,其忠义精神的展现,为护主,即使刀枪临身也无所惧怕。毛氏曰:「摹写典韦以死拒敌,淋漓痛快!令人读之凛凛有生气,是篇中出色处。」又,「董卓爱妇人,曹操亦爱妇人。乃卓死于布,而操不死于绣,何也?曰:『卓之死,为失心腹猛将之心;操之不死,为得心腹猛将之助也。』」[34]由于典韦有此忠义护主的心,其英雄气慨,连毛氏也不吝于给予中肯的评价。

(三)傅彤

次日,吴兵又四下放火烧山,军士乱窜,先主惊慌。忽然火光中一将引数骑杀上山来,视之,乃关兴也。兴伏地请曰:「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陛下速奔白帝城,再收军马可也。」先主曰:「谁敢断后?」傅彤奏曰:「臣愿以死挡之!」……却说傅彤断后,被吴军八面围住。丁奉大叫曰:「川兵死者无数,降者极多,汝主刘备已被擒获,今汝力穷势孤,何不早降!」傅彤叱曰:「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挺枪纵马,率蜀军奋力死战,不下百余合,往来冲突,不能得脱。彤长叹曰:「吾今休矣!」言讫,口中吐血,死于吴军之中。[35]

当吴将陆逊设计火烧连营,蜀军兵慌马乱,先主危在旦夕之际,幸赖关兴,傅彤等人奋力援助得以脱险,但傅彤功劳甚大,何也?盖因其断后尤难,傅彤不惜以死担保可知。对此作者也以诗赞曰:「彝陵吴蜀大交兵,陆逊施谋用火焚。至死犹然骂吴狗,傅彤不愧汉将军。」

四、其他

其他的部份略可分二部份,第一,气死,如周瑜、王朗、曹真等,后文以王朗为例。第二,因忠谏而死,如刘陶、陈耽等。以下分别说明之。

(一)王朗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36]

王朗原为说服孔明投降,后反被孔明以正言折之,王朗系汉朝元老大臣,后来从事魏,这也成为孔明攻击的出发点。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王朗在这点上是彻底的失败,再加上王朗是因孝廉入仕,理当扶汉济世,奈何反助曹魏篡逆,更是天理所不容。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如何承受起孔明义正辞严的指责?由此可看出「拥刘反曹」的意味浓厚,对于这段描写王朗的死,毛氏也以玩笑话戏之:「周瑜有三气,王郎只是一气。老而气不起,不似少年熬得。」(第93回夹批)令人一笑。

(二)刘陶、陈耽

一日,帝在后园与十常侍[37]饮宴,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陶曰:「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斩之。刘陶大呼:「臣死不足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谏去。」众视之,乃司徒陈耽。……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陈耽以头撞阶而谏,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38]

刘陶、陈耽之死可谓尽忠尽义,奈何灵帝耳目早已被十常侍所蒙蔽,民怨上达不了天听,在上位者以为天下清平,实则民不聊生。刘陶、陈耽不顾忠言逆耳,直言陈述而惨遭杀身之祸,毛氏称赞两人:「刘陶不愧姓刘」、「好刘陶。」、「好陈耽。」(第2回夹批)真是名副其实。

从上述种种例子来看,作者虽然描写的是人物死亡,或战死,或病死,或自杀等等,但作者都不忘借着他们的逝去来强调忠义的精神和拥刘反曹的思想,毛氏更藉由其评点引导读者接受此著述意识,用心之切,昭然纸上。

肆、毛氏评点对完善作者著述意识的贡献

毛宗岗评点对完善作者著述意识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强化了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及宣扬忠义思想。例如他在评点关羽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霄月光风。」[39]在《三国演义》里,的确很多情节是极力描写关羽的忠义,例如「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关云长义释曹操」、「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等等。因此,我们知道,对于关羽的忠义,毛氏是极其钦敬的。

在上文所提及的情节中,以「义释华容」的部份最为人所津津乐道,虽然现代许多论者都认为关羽在华容道释放曹操是一大错误,但是,作者在创造这个故事的用意,并不是在批评关羽,而是进一步颂扬关羽的义气。所谓:「有恩必报」,即是此理。毛氏有言:「怀惠者,小人之情;报德者,烈士之志。虽其人之大奸大恶,得罪朝廷,得罪天下,而彼不能害我,而以国士遇我,是即我之知己也。我杀我之知己,此在无义气丈夫则然,岂血性男子所肯为乎,使关公当日以公义灭私恩,曰:『吾为朝廷斩贼,吾为天下除凶。』其谁曰:『不宜?』而公之心,以为『他人杀之则义,独我杀之则不义。』故宁死而有所不忍耳。」对关羽来说,曹操毕竟对他是有恩情的,当关羽之前不得不投身曹操麾下,[40]曹操不仅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赠袍送马」之情在在都显示出曹操的爱切之心。后来在华容道狭路相逢,两人立场迥异、情境互换,曹操只剩下三百余骑随从,且以一个败军之姿向关羽求情,关羽忆其昔日恩情,一句:「四散摆开。」便把关羽的情义展露无遗。对于关羽的义气,鲁迅亦言:「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有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41]鲁迅对关羽的「义」也是持肯定的态度。最后,经由上文的说明以及对毛氏评语的了解,相信对作者的著述意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反曹」方面,毛氏的评点更是不胜枚举,就拿郭嘉著名的「十胜十败」来说明,「十胜十败」之说主要是郭嘉评论袁绍与曹操的优劣。他对曹操说:「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认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此败绍无难矣。」[42]听完郭嘉的剖析,一般人都会觉得曹操这个人还不差,但看在毛宗岗的眼里,却泼以冷水,他说:「未必!」「操外虽诚,而内实诈。算不得『德』。」「操何仁之有?但当『才胜』耳。」(第18回夹批)除此之外,当曹操起兵征讨张绣之时,于途中吊祭典韦,[43]文本中的曹操颇带有感性,其情真挚,对此,毛氏别有见解:「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的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此非曹操忠厚处,正是曹操奸雄处。」[44]只要文本中提及有关曹操「正面」的人格特征,毛氏都会藉由评点来加以补充说明,当然,解释的结果往往都以贬抑为主。

再者,毛氏为了加强作者的著述意识,因而对文本中的内容加以增补或删削,拿(明)弘治版《三国志通俗演义》[45](现存最早本子)与毛批《三国演义》(今通行本)来比较,我们便可以看出端倪,如下:

一、增补方面

关于此毛氏增加了对曹操有害无益的文字,例如毛本第四回结语云: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又于第14回及第20回曹操建议迁都和请天子田猎时各补一句:「帝不敢不从。」以上这些文字的加添对于曹操不管是形象或者是性格特征的建立都会造成反效果,尤其是把董卓和曹操当作同类的人来看待,毛氏的手法可谓极端。综观全书,董卓作乱到底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从毛氏〈第6回〉的回评来知悉:「无故而迁天子,则比于蒙尘;无端而迁百姓,则等于流窜。迁天子不易,迁百姓更难。昔汉武徙关中豪杰,择富者而徙之,其贫者不中徙也。今董卓杀富户而徙贫民,富者既死于罪,贫者复死于徙。民生其时,富亦死,贫亦死。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孓遗。』其不在周宣,而在汉献乎?平王居东而周衰,光武居东而汉兴,其故何也?一则能诛王莽,而冠履之分明。一则不能讨申侯,而君臣之义灭也。盘庚复成汤之故宇,而殷盛;献帝复高祖之故土,而汉亡,其故何也?一则天子当阳,而取达其迓续民命之情;一则暴君当国,而大逞其劫夺民生之恶也。总之,君尊则治,君卑则乱;民安则治,民危则乱。安在西方之必胜于东,而新都之宜复其旧哉。」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见董卓当时是多么的作恶多端,毛氏也引用历史的法则来证明董卓终究会走向败亡的道路。但是,拿董卓与曹操来相提并论似乎有些不伦不类,毕竟曹操在文本中还有体恤爱民的一面,于是毛氏从其他小地方来稍作改易,例如上文所提及的「帝不敢不从。」此句,毛氏只增加了此语,却间接把曹操凶横霸道的一面加深并植入在每个读者的潜意识里,当这些小地方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读者便自然而然地接受此一印象,透过这种方式,毛氏不仅加强了作者的著述意识,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删削部份

比如弘治版《曹操仓亭破袁绍》言道:「众曰:『若恤其民,必误大事』操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守,若废其民,纵得空城,有何用哉!』」又,《曹操决水渰冀州》提到:「操曰:『我知百姓在城中受苦,若不出来就食,早晚皆饿死矣。』众皆拜伏于地。操教于后军讨粮食,老弱百姓约有数万。」上述这两段在毛本里皆被删除,因其在文中显示出曹操仁慈爱民的一面,这恐怕是毛氏改易的原因。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文本中所呈现出「拥刘反曹」的基调是存在的,只是并没有那么强烈,毛氏藉由删削的方式,把对于曹操正面的叙述加以删除,若是遇到剧情情节发展需要而必须保留某些片段时,毛氏便用文内「夹批」或「回评」的方式来补充说明,毛氏的用意,在于「完善」作者的著述意识,用这种手段来处理,是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毛氏还藉由整理回目之便来达到加强作者的著述意识,即反曹的目的。例如在弘治版的回目里,有些提到「曹操」之名的地方,毛本皆以「贼」、「国贼」、「汉贼」来替代,如表1所列:

表1

弘治版

毛本

祢衡裸衣骂曹操 曹孟德三勘吉平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平下毒遭刑

曹操勒死董贵妃 玄德匹马奔冀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试神卜管辂 耿纪韦晃讨曹操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上表1回目的改易见于毛本第23、24、69回,毛氏的用意在于强化作者「反曹」的著述意识,我们知道,一个回目代表此回内容的题纲,因此,每个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很难省略不去看回目,这就是毛氏高明的地方,从回目上着手,读者在还没进入文本的内容之前,就已经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除此之外,毛氏还利用曹操的小名「阿瞒」来代替回目中曹操的名字,即使弘治版的回目中没有曹操的名字,但是只要跟他有关的事件,毛氏都会藉由整理回目把曹操有意的贬抑,其中轻视的意味不难了解,就算曹操于文本第78回结束生命,对于他后世子孙的遭遇,毛氏依然未尝放过,如表2:

表2

弘治版

毛本

马超兴兵取潼关 马孟起渭河六战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赵云劫江夺幼主 曹操兴兵下江南

赵云劫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关云长单刀赴会 曹操杖杀伏皇后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魏太子曹丕秉政 曹子建七步成章

兄逼弟曹植赋诗 姪陷叔刘封伏法

姜维计困司马昭 司马师废主立君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上表2回目的改易依序见于毛本第58、61、66、79、109回,关于毛本第58回的故事,我们知道是以马超为主角,马超为报父仇,起大军攻取潼关后又大败曹操,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几乎丧掉性命,[46]但是弘治版在回目上一点儿都没有提到曹操如何地狼狈不堪,不过到了毛氏的手里,他怎么可能会放掉这大好的机会不大书特书,对此,毛氏除了在回目上作更改,还在文中说了一段妙语:「畅绝!快绝!关公囊长须,曹操包短须。若云:『裹颈的是曹操!』则将断其颈乎?」(第58回夹批)不禁令人莞尔一笑。比较特别的是第66回伏皇后「为国捐生」这个回目,在弘治版只提及曹操杖杀伏皇后,道德批判的意味不是很浓厚,但经由毛氏的更改,「为国捐生」一语的背后就带有很强烈的是非判断,如果毛氏不是为了加强作者反曹的著述意识,又何言「为国捐生」?除此之外,一般人所熟知的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在毛本里毛氏用「兄逼弟」这个词语赤裸裸的把兄弟阋墙的惨状显露出来,其实这就是毛氏见缝插针的手法,即使文本情节发展至此,曹操已死,毛氏对其后代仍是别有用心,至于第109回曹芳被废,毛氏更归于天理报应,由此可知,毛氏为了加强作者的著述意识,真是竭尽全力。

在拥刘方面,毛氏的用心之处就很多,例如陶谦欲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坚持不受,毛氏认为:「刘备之辞徐州,为真辞也?为假辞也?若以为真辞,则刘璋之益州且夺之,而陶谦之徐州反让之,何也?或曰:辞之愈力则受之愈稳。大英雄人,往往有此算计,人自不知耳。」[47]对于刘备三辞徐州之举,其实毛氏自己也在怀疑,「为真辞也?为假辞也?」便是他的疑惑,他的内心虽然矛盾,但刘备作为他拥护的对象,他必须要为其找台阶下,「辞之愈力则受之愈稳」,就是他的理由。在文本中,除了刘备外,也有几个重要人物有相同的情况,首先是诸葛孔明,当刘备三顾茅庐欲请孔明出山相助时,孔明一开始也是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后来在刘备声泪俱下的苦求后,孔明见其意什诚,才答应出山相助,最后孔明果然成了刘备的首席军师,在往后的征途为之筹谋划策。其次则是曹操,建安21年,群臣表奏献帝册立曹操为魏王,曹操也是上书三辞,后来因献帝三次下诏不许,曹操于是接受册封。在这其中,姑且不论献帝、曹操两人之间是否是真心还是假意,但经历了这个过程,曹操在朝廷中的地位的确更加稳固。正是因为文本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毛氏的论点才有了基础,也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又如刘备携民逃难之时,见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不禁悲从中来,即欲投江寻死,对此,毛氏曰:「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实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第41回夹批)从上述可知,毛氏不仅替刘备辩护,也达到了贬抑曹操的目的。虽然同样都是假,但毛氏在为作者完善「拥刘反曹」的著述意识影响下,还是利用了评点对刘备此举加以补充说明,并拿曹操来比较,借以淡去刘备作假的一面,反而以「百姓偏不以为假」来达到「拥刘反曹」的目的。毛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藉由评点代替文本中百姓的回答,其手法高明,由此可见。

最后,毛氏曾言:「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48]。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49]他是遵循朱熹同以蜀汉为正统,换言之,以刘备为首的蜀汉理所当然是其拥护的对象,至于僭国者吴、魏,尤其是曹魏则是其批判的目标。因此,毛氏藉由对《三国演义》的评点把作者的著作意识加以扩大强化,使后来的读者于阅读文本的当中,能直接明白作者的用意并接受它,这就是毛氏评点对于完善作者著述意识最大的贡献。

伍、结论

经由前文的探讨,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本身有意识的作为,其一字一句都注入作者的想法,换句话说,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思想、意义,都是作者所注入的主观意识。因此,想要了解作者的著述意识,从其作品里来着手是最直接的,但是,要探索作者的意图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作品《三国演义》。因《演义》为一独特之体例,其内容即在于演述历史,其并非正史典籍,然较之于其他文学(或非文学)作品,其更具有历史性、更贴近于历史。[50]

因此,这对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产生制约作用,毕竟从历史中取材,故不能太偏离史实,所以作者本身的著作意识会受相当程度的影响。毛氏的评点正是把这些东西抽取出来加以强化,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拥刘反曹」及「忠义思想」两方面。本文所以会从人物死亡描写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著述意识,主要是笔者见于在《三国演义》里登场的人物何其多,不管是对文本情节发展的需要,还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人物的死亡,常常带有很强的震撼力,尤其是一些重量级人物的死亡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文本中人物的死亡时,难免会渗入自己的著述意识,于是笔者试图从这个角度(人物死亡描写)把作者的著述意识稀释出来,并呈现毛氏如何利用评点对此来加强和说明,进而为《三国演义》的研究提供微薄的贡献。

参考书目

专书部份(按出版年先后排列)

1.罗贯中着,(明)弘治版《三国志通俗演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

*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

[1] 从东汉末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西晋初武帝太康元年(西元280年)统一天下为止。

[2] 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目前尚无定论,故本文以「作者」此一通称来代表,至于一般认为的作者罗贯中,(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对其生平有所记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则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见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页201。

[3] 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页132。

[4]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5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台北:寂天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10月),页66。

[5]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25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337。

[6]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26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343。

[7] 罗永裕:《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年6月),页121。

[8]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322。

[9]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84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95。

[10] 同见文本第84回。

[11]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12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646。

[12]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78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23~224。

[13]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367。

[14]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84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304

[15] 毛宗岗认为,《三国》一书,共有六起六结,其言:「其叙献帝,则以董卓废立为一起,以曹丕篡夺为一结。其叙西蜀,则以成都称帝为一起,而以绵竹出降为一结。其叙刘、关、张三人,则以桃园结义为一起,而以白帝托孤为一结。其叙诸葛亮,则以三顾草庐为一起,而以六出祁山为一结。其叙魏国,则以黄初改元为一起,而以司马受禅为一结。其叙东吴,则以孙坚匿玺为一起,而以孙皓衔璧为一结。」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读三国志法〉,《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58。

[16]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378。

[17]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04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552~555。

[18]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402。

[19]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23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315。

[20]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77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08。

[21]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18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711。

[22]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418。

[23]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4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48。

[24]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80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41。

[25]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9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258。

[26]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57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748~749。

[27]衣带诏之事,是献帝自作一密诏讨贼(曹操),咬破指尖,以血写之,再缝入玉带内赐与国舅董承谋之,故名「衣带诏」 。起初只有董承一人,后相继加入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刘备等七人参与,在马腾遇害之前,前面五人已亡故,故在马腾死后,参与衣带诏的成员只剩下刘备。

[28]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77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07。

[29] 详见文本第52、54、56、61、66回。

[30] 文本第73回记载:「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对此,史书亦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见(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月),页941。

[31] 参见陈传军,孙爱春:〈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性格化倾向〉,《泰安师专学报》第11卷第2期(1998年6月),页20。

[32]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5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64。

[33]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6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219。

[34]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79。

[35]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84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294。

[36]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93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下)》,页415~416。

[37] 常侍,汉代一种官名,出入宫廷,侍从皇帝,负责传达诏令和掌握文书,东汉时由宦官专任。这里指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等十人。

[38]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2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25。

[39] 朱一玄,刘毓忱编:〈读三国志法〉,《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55。

[40] 详见文本第25回。

[41] 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页129~130。

[42] 罗贯中着,毛宗岗批:〈第18回〉,《三国演义毛宗岗批着本(上)》,页240~241。

[43] 文本第18回记载:「且说操军缓缓而行,至穰城,到淯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操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

[44]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81。

[45] 罗贯中着:(明)弘治版《三国志通俗演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0月)。

[46] 见文本第58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即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47]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回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76。

[48]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提及:「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洲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虽华夏、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尊奖一国谓之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哉?」司马光认为,只要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的王朝,才称得上是正统,无论有理与否,这正是毛氏不以为然的地方。

[49] 朱一玄,刘毓忱编:〈读三国志法〉,《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页254。

[50] 黄世孟:《三国志通俗演义著述意识研究》(花莲: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7月),页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