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从前曾写过一首诗歌,名曰《从前慢》,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原文如下:

记得早先年少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1)

木心先生用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了从前的生活景象,将之与当下愈来愈快的世界做对比,把从前的慢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朴素的精致。

从前的慢,是日暮月影的悠然惬意

从前的慢,是车马邮件的绵绵期盼

从前的慢,是一生所爱的离别相思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2)

古代时候车马慢,书信慢,而大多离别又少说半载多则几年,所以才有了柳永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无奈与惆怅。

正是在这种慢的时代背景下,时间在情人的眼里有时变得索然无味,有时变得珍贵无比,心中的情意随即化做红笺小字,随信客传递给了远方的人。

岁月悠悠,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人却已不在,然而那些寄托着绵延情意的文字一直留存至今,今有幸得矣,愿与君共享之。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诗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词的名篇之一,原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写伤离怀远,上阙描写苑中景物,下阙承离恨而来,闺中人彻夜难眠,登高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远,想要与意中人互通音信,然而因为山长水阔不知该将信寄送到哪里。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4)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该词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原文如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千百年来,多少人被柳永的一词半句,伤到无以加复,而我亦不过是从中走过的一名匆匆路人而已,算不得重逢,只是初见。

百家号作者:每天读文史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多次落第后流连于秦楼楚馆,频繁地与歌伎交往,为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

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然而,仕途上的不幸,反倒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百度百科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5)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该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原文如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夕之夜,灯火交辉,车马喧闹,盛装打扮的观灯游女,个个雾鬓云鬟,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却无暇于此,他千寻万觅,杳无踪迹,几近绝望,谁料蓦然回首,竟见那人在灯火阑珊处,悲喜交加,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谁曾想,那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名将也有这般的细腻柔情!

惊艳众人的古代情话(那些很惊艳的古代情话)(6)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首,王国维将以上三首作为了人生的三大境界:

《人间词话》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烦请您点击右下角“在看”或者转发朋友圈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感谢您。

版权声明:笔者尊重原创,美图素材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笔者,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