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家道中落

上回说了个《君子固穷》,大概是说那些一辈子也无力改变贫穷状况的人吧,今天要说《家道中落》这个题目,还真不好写,因为实在想不出写啥好。“家道中落”这个词经常会在某些介绍文字的中间部分,是要以此铺排人物后面的所有成就,或者铺垫前面以说明某些人抑郁不得志的原由。

宋十三人间忽晚(林下说古13家道中落)(1)

由此看来,要以“家道中落”来给人贴标签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得先“有家、有道”,曾经有一个完整的家族,有一定底子的(积累),甚至还有一些门路的(继承),而且这个底子,除了指财富殷实外,还得兼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底蕴,否则没有一定底蕴的家庭,就不是叫“家道”了,而只是爆发户,然后破产了,就只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01

家道中落释义

先说说何谓“家道”,最早在《易经》里定义了“家道”,说“家道正而天下定矣”,后面孔子徒孙、曾子的门徒在《礼记-大学》抄了这句话,改成了千古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千百年来,“家道”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大情怀的爱国主义名词,坏就坏在他因各种原因被“中落”了,而好就好在他只是“中间”的某一段时间“落后”了,他还有得救,还是能挽回的,甚至再创中兴的。

在我看来,“家道中落”是一个中性偏褒义的过去式的铺垫作用的词汇,当介绍一个人前面用了“家道中落”之后,基本就要接着说他怎么怎么改变,成就自己了,而那些因为家道中落而销声匿迹的,属于我前文介绍的“固穷”系列,也就算不上“中落”了,自然也就没人说了。

02

家道轮回理论

《易经》第37卦是“家人卦”,卦辞只有三个字“利女贞”,这是一个比较不好的卦辞,因为表示到这会,要靠(利)女的(女)出来坚持(贞)了,或说是要靠“女主内”比较好理解。孔子编《彖》则补充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后面他的徒孙改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显得爷们多了,不像是最初的需要女人来“利女贞”了。

《易经》也提出了“天道酬勤”,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号召人放开手脚,干就完了;《易经》还提出了“地道酬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有啥干啥,好好做人。后人还有识字会糊墙的读书人,把这些词凑在一起串了一句:“人道酬诚,家道酬和,业道酬精,商道酬信,地道酬善,天道酬勤”……一般没啥文化偷奸耍滑的小生意人,喜欢在自己的墙上挂着这几个大字,好显出他不但有文化有追求,还挺讲道理的。

在《易经》里面,“利女贞”并不是“吉”卦,它的前一卦是“利艰贞”,因为世道险恶,有才华的人被压抑,正人君子受到伤害,易经建议压抑的人,要在艰难中韬光养晦,受伤的人该回家休养生息,所以第37卦直接指出家中得有“好女人帮衬”的重要性(从“利艰贞”到“利女贞”的逻辑关系)。如果一个男人在家中被女人瞧不起,那么离家道中落也就不远了。如果一个家庭一直处于穷困了,难免会会夫妻离异、家人不合,所以家人卦的后面是“睽卦”,四目相瞪,可想而知,已经开始家道衰落,“家贫百事哀”了,“睽卦”的后面是“蹇卦”,当男人在持续的衰落中进退维谷,如跛足者举步维艰……需要如何化呢?易经说最后只能在慢慢缓解中绝地反击,摆脱困顿。(《易经》第36卦到40卦的逻辑关系是:男人在外打拼“受伤”-女人在家“失道”-导致夫妻“睽”目而家道中落-然后进退两难举步维艰家庭“蹇”足-最后“解”法只有在艰难中继续行动以获缓解脱困。)

03

家道中落案例分享

不难看出,“家道中落”说的是家族轮回中的某一个过程、一个环节。家道既然有中落就会有中兴,有家道艰难就有家道平坦。而且“中落者”能够适当坚持,后来也是可解的,家道中落的特点是中间有段时间不行了,因为如果家道中落而一阕不振者,也就不足为书了。所以,家道中落大体上是一个转承前的铺垫转折,并不是贬义词。

在文人眼里,“家道中落”还有两个搭档,就是“富不过三代”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个是说“中落的过去表现式”,一个是“贫穷的现在进行时”。而一分钱难道英雄汉的当下,最为津津乐道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是司马文君当垆卖酒、秦琼卖马和杨志卖刀;将自古以来江湖落魄、走投无路之英雄美女,就定格了在这几件事上,特别是秦琼卖马和杨志卖刀,还颇有一些英雄无助之感。

宋十三人间忽晚(林下说古13家道中落)(2)

在文人逸士眼里,司马文君当垆卖酒的爱情故事值钱,而秦琼卖马与杨志卖刀,都是英雄走投无路的标志性事件。其实非也,事实证明了司马相如是落魄又爱装逼的渣男,“首富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也是耐不住寂寞的首富千金,不能只是因为他们有文采,就成为了私奔的最美版本,毕竟后面跟渣男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卓文君,就是当初“新寡妇见了帅哥就安耐不住的人”……

要说秦琼买马还说算上是英雄之举,也成就了英雄相惜的故事。但杨志变卖祖传宝刀,被牛二街头欺负的时候,就说不得上是英雄传说了,顶多是小地痞遇上大流氓,穿鞋的地痞牛二被光脚的流氓杨志教了回怎么做人。

有句古话说“富不过三代,官不过二朝”,这大概是“家道中落”比较好的注解。不过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文案挺正的,说富不过三代的意思,是在父亲、自己和儿子这三代人中,总有一代人要奋斗,要么是老板在奋斗,要么是为儿子奋斗。解读得挺好,我就不展开了。

04

家道轮回案例警示录

“家道中落”让我想起了《水浒传》和《红楼梦》。每一个伟大小说故事里面,都有一个因家道中落而奋起改变命运的故事,每一个小人物的逆袭与灰姑娘变白富美公主、癞蛤蟆吃天鹅肉的故事里面,都有中落者的曲折在里面。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家族或个人的衰败,和失败,必然会给社会和周边的人带来灾难。至于家道中落的原因,有外部形势环境的影响,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环境巨变,比如红楼梦里面,因为贾家政治立场上站错队,则属于战略错误。而在不断下流的过程中,谁都不可避免跟着倒退。在家族内部,家族落魄也与家中子弟不上进有很大关系,儿孙不肖,知道持家护家的人少,大部分是享受者、败家者,必然是“富不过三代”的。

《水浒传》其实是讲“男人家道中落”的故事,姑且看做是一部草根男人奋斗史,讲的是大多英雄因为家道中落而落草为寇的故事,要说《水浒传》里108天罡地煞,大概里面除了李逵几个,大多数都会认为自己是名门之后,我姑且认为是“家道中落者”的奋斗史,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还是有本事的,这些江湖英雄,或被请上梁山,或被骗上梁山,或被逼上梁山,或者自投梁山,多半有“家道中落”的无奈,起码占山为王还是有酒有肉有尊严的,替天行道还是敢闯敢拼有作为的。每个人都在为一个梦想在奋斗,但奋斗到最后成为“是赢也输”的悲剧。

宋十三人间忽晚(林下说古13家道中落)(3)

《红楼梦》其实是讲“女人家道中落”的故事,而且是一部如何旁大款的故事,其实红楼梦也是“108金钗副钗”的“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就是说一旦家道中落了,这些女人怎么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道中落史,四大家族连同他们的亲戚都是在不断败落的过程中,繁华落尽,走向必然衰亡的过程。

宋十三人间忽晚(林下说古13家道中落)(4)

投奔不是一条好路子。当失败者的家产被强者蚕食,一开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是为争买英莲、霸占落魄户石呆子的家产古董,转移藏匿甄家财产。后面林黛玉,刘姥姥,选择送上自己的祖产,寄人篱下以求庇护,给贾府主动送来一笔笔横财,贾府上下还偷着乐,“像这样无依无靠还带着家产来投奔的穷亲戚,可以多来几个。”薛家为了让薛宝钗“留着京城”而送进了贾府,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幸福美满的。王子腾死后,精明能干的王熙凤地位一落千丈。史家家中无人,千金大小姐的史湘云过得不如丫鬟,人在屋檐下,万般不自由,更别提那无依无靠,只会唉声叹气还有怪脾气的林黛玉了。

结盟不能成就自己。在金庸小说里面,因“家道中落”而选择结盟或投靠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家道中落的慕容复家族为燕国大梦,先后串联各路英雄,想过结盟辽国、联姻西夏等各种组合方案均告失败,自己资源实力不够,还想造反就是千秋大梦。而左冷禅要仗势收购家道中落的五岳剑派协会,想改组成“五岳剑派公司”,结果各怀鬼胎聊不到一块去,说明“失败阵线联盟”是根本扶不起的。从莫大因后继无人交出衡山平,林平之为报仇献上辟邪剑谱,杨康为享受荣华选择认贼作父……到了聚贤庄里的中原群豪张牙舞爪、灵鹫宫天山童佬控制底下的三十六洞洞主跟七十二岛岛主,虽未必与“家道中落”说得上关系,但是这些结盟没有成功过。

放下有我未必成就无我。《水浒传》里的各路落难英雄,虽靠“聚义”奋斗壮大了实力,当把品牌“投忠”卖给宋朝集团时,就注定了悲剧了,终还是被“借刀杀人”、兔死狗烹。到了红楼梦,寄靠大户、卖给外资之后,也安逸不了三五年,很快自己的品牌就消失了。试看现今社会也是如此,多少名噪一时的品牌企业,所谓民族品牌卖身给可口可乐、保洁后消失了,多少细分领域巨头卖给阿里、腾讯后,或者变卖给资本后,很快就被“雪藏”并在这个世界消失了。这与武侠小说的世界如出一辙。

宋十三人间忽晚(林下说古13家道中落)(5)

《易经》说当家道中落时,只要不轻言放弃,坚持梦想,奋起追求,是有解卦的。但故事里说当家道中落,实力不济时,结盟卖身是不行的,带枪投靠就更不行了!今故略说故事,寄语家道中落者,一切还是靠自己。

林下说古12 | 君子固穷

林下说古10 | 四百年前

林下说古01 | 四喜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