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6)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7)

买山葬母李根源:苏州小王山民国名流摩崖石刻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8)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9)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蓄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民国十六年李根源泣血谨书

小王山位于东南支脉、北麓,最高海拔53.9米,以著名又名琴台山、小黄山。民国《吴郡西山访古记》:“考小黄山,一名小王山,又名琴台山,穹窿山中干也。”

这里曾是李根源息居十多年的地方。李根源,云南腾冲人,北洋政府时代曾任陕西省的省长,代国务总理。民国17年(1928)起,李根源在此隐居10年。他买山葬母,创办阙茔小学,营建田园别墅。建有、万松亭等十景,并形成摩崖石刻于世。

他在此地,来访者络绎不绝,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纷纷留下墨宝。他高价聘请了白马涧顾姓石工,把书法镌刻在山石上,多达五百多方。可惜,一段时间开山取石,损坏很多。现在还剩一百多方。

小王山摩崖石刻主要有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家章炳麟的篆文"听松"、"霁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行书"松海"、"与穹窿不朽",临时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楷书"克绰永福"等等。还有范烟桥、陈去病、郑伟业、章奇、杨增新、张耀曾、王人文、张继、张一磨、孙光庭、丁佛言、周瘦鹃、张默君、邵元冲、李学诗、王同愈等以及李根源自己所题、所吟之句。美籍医学博士、博习医院院长苏迈尔的英文题记"清净的身体,纯洁的心灵,快活的生命"、"为人愈多,生命愈富”。

“穹窿小王山 一名琴臺山 又曰小黃山 穹窿中幹也 葬漢馳義侯顧公貴 吳丞相顧公雍 梁建安令顧公烜 宋秘書正字周公南 顧文節公彥成 顧漫莊先生禧 潘氏南渡始祖 清贈刑部郎中王公相 暨吾母闕太夫人 共九墓 刊石記之 以告來者 中華民國十七年九月 前國務總理 農商總長 陝西省長李根源書”

苏州小王山摩崖石刻欣赏

孝弟忠信 勤儉早起 愛眾親仁 自立知恥 右先祖燦東公遺訓 李根源敬書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0)

凝雲峰 民國二十年根源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1)

石 “��” 同(锅)民国己巳春(1929)李根源书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2)

腾冲李母墓 戊辰夏 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福建省闽候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3年辞隐。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3)

腾冲李太母墓阙 安吉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4)

窀穸永安 李墓阙太夫人墓右 己巳五月闽候林钧拜题

林钧 (1891-1971),字亚杰,号石庐,福建福州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敌后援会特务秘书,抗战胜利后,曾一度在福建省财政厅任职。解放后退居家中,在其藏书楼“宝岱阁”,又称“三万金石文字室”中,日以藏书,读书,编书目为乐。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5)

李母闕太夫人墓 蔣炳章書

蒋炳章(1864—1930),字季和,别号留庵,苏州吴县人。清末民初教育家。光绪戊戌(1898年)考中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年)议员。民国初为江苏咨议局副议长,民国《吴县志》总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与进士王同愈创办了苏州草桥学舍,草桥办学历程已愈百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画家颜文梁、吴湖帆、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著名报人作家郑逸梅等。蒋炳章书法尤为世称,虽是翰林中人之馆阁体,从字体看,用笔与颜鲁公相近,布局落款,落落大方。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6)

穹窿小王山 謁闕母塋書 宣威陳秋湖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7)

(1894--1959)号兰荪,云南玉溪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炮科毕业。严尔艾是玉溪籍离乡较早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之一。北伐之后,跻身国民党嫡系部队,出任立煌县长。抗日战争时期,在个人境遇艰难的情况下,仍为抗日尽力。解放战争时期,未卷入内战。其为人耿介,不善逢迎。自奉俭约,曾自书“布衣暖,菜根甜”六字悬壁自励。他酷爱书画,常临摹魏碑及王羲之、于右任草书,有相当功力。平生搜集古代文物书画较多。曾寄赠玉溪教育局一部分图书碑文,见其爱乡之情。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8)

安貞之吉 李母闕太夫人墓右 已巳夏 昆明顧視高敬題

顾视高(1877—1943) 留学。字渔隐,号仰山,云南昆明人。1895年后取优员,中举人,擢进士。1906年赴日本求学,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政治、经济诸科。回国后,被清廷授予编修、侍讲等衔,任贵胄学堂教习。不久弃职回云南,任昆明学务公所咨议。1909年云南筹办自治时,任咨议员委员兼自治筹备处总办。1910年任北京资政院议员。辛亥革命后,闲居北京。1913年在昆明任云南法政学校校长。1930年参加云南省通志的编纂,任顾问兼编纂。1935年续修昆明县志,1939年完成《新纂昆明县志》。著有《漱石斋诗文集》《读书记》《自反斋日记》等。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19)

阙茔 民国廿一年九月 章炳麟题

章炳麟(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0)

民國二十二年三月 章炳麟與門人姜亮夫鄭偉業同赴鄧尉探梅過此 謁闕太夫人墓因題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1)

闕塋村 民國廿年章炳麟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2)

孝经卿大夫章 民国十八年七月 章炳麟书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3)

克綽永福李母闕太夫人七十壽 黎元洪

此黃陂六十二歲書也摩之墓上以示後世 印泉因囑余跋此字 民國二十二年 章炳麟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人。人称“黎黄陂”,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1883年入天津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时,任。成立时,当选为。死后,继任大总统。后利用将其驱走,由代理大总统。晚年投资实业。是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4)

滂母賢山不騫 宅斯土千萬年 長安宋聯奎題

宋联奎(1870~1951)字聚五,亦作菊坞,晚号菊叟。少年时在长安和甘肃皋兰、兰州等地读书。清光绪十一年(1885)回陕,翌年春应童子试入泮,嗣又赴兰州省亲。此时家计困窘,衣物典当一空。1938年11月18日,日军开始对西安大肆轰炸,陕西当局疏散西安人口,宋举家迁至城固。翌年5月被举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他以年事已高辞谢,未得允准。抗日战争胜利后,宋一家于1945年冬迁回西安。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5)

呈貢華封祝姚安由人龍 馬關李選廷 大姚甘芳 腾衝楊大榮 大華李曰基 淮安曹兆徵 武進陳謨 楚雄陸光鑫沈沅來會葬沅題

由人龙

字栋水,云南楚雄州姚安县人。出生于清朝末年姚安县城中一座书香气极浓宅院,该宅院被人称“”,当时居住于此的由氏五昆仲,驿龙、、由人龙、由化龙、由宗龙,各有不凡的人生旅途,在当地无人不识,其本人曾任姚按参仪、腾越道伊,民国时期,任“护国运动”军法处长、云南省盐运使等。协助其兄编纂《姚安县志》。曾为龙华寺牌楼式的山门两侧的题写楹联:“佛生极乐世,山僻大唐年”。由人龙作品《蛮爱会案国防日记》在《续编清代稿钞本》中有收录。

李选廷

(1888-1948)滇军将领。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人。早年入滇军,历任靖国军旅长、滇军镇守使、建国联军军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大理镇守使。1928年后,曾任云南省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厅厅长、蒙自道道尹等。1948年病逝。

甘芳

(1895--1951)中将。字济苍(继昌),云南盐丰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科毕业。1924年任滇军第6旅旅长,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军事代表团,赴苏联、德国考察军事,1939年任昆明行营参谋处中将处长兼滇黔绥靖公署参谋长,1946年退役,后任云南省政府参议。曾应陈赛将军邀请出席当时云南省军管会在五华山举办的音樽宴。1950年应朱德之邀,与金汉鼎相约同赴北京,至期因病未能成行。1949年12月9日,甘芳参与昆明起义,在昆明被俘。1951年3月,‘镇反运动中甘芳被大姚县错判极刑。1985年7月18日大姚县人民法院撤原判,恢复名誉。同年11月1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补发给《起义人员证书》。

陆光鑫

著名医学家。字灿庚,号石父,楚雄鹿城人。出身世家,自幼受到“不为良相,亦为良医”的家庭教育,刻苦攻读经史及中医典籍,成绩常列前茅。青年时期,祖父任江北漕运帮办,陆光鑫随其金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应临元镇总兵之邀,主持幕事。是年因灾歉收,陆光鑫建议出售营中财产,平粜赈饥,以活灾民。此后,又上书倡议推广种棉,筹设纺纱厂,为云贵总督 采纳,拨款向德国订购机器。首批机器运到,锡良迁调,建纺纱厂一事中辍。

民国时期,陆光鑫先后任职于湖南、广东、北平、江西、江苏等地。1923年任农桑部秘书时,大总统黎元洪曾授予四等。1933年,于江苏溧水县知事任中,扑灭蝗患,疏理河道,以政绩卓著,升任江苏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领淮阴县事。是时,汪精卫主持行政院,常发表废止中医的言论,陆光鑫忿然上书抗议,并撰文驳斥,与中医界同仁共同努力,争得罢议废止中医之说。但陆光鑫因抗议汪精卫废止中医事由,被江苏省主席顾祝同撤职。为纪念这次斗争,他将所写的文章自辑为《国医晨钟》一卷。 闲暇时,陆光鑫犹寄情于金石书画。其书法宗北朝《张玄墓志》,结构谨严,用笔多变,深得气运连贯之妙。金石刊刻也颇有成就,篆刻作品有《陆氏印谱》和《二然斋印章》,并有书画、诗词、楹联等作品稿件,大多毁于日寇轰炸。

沈沅

(1880-1962)字芷馨,云南楚雄县东门街人。1913年后,历任云南省高等审判厅庭长,高等检察厅庭长,四川、湖南、福建、江苏高等审判厅庭长等职,直至南京失守后,才回归云南。因他执法刚正,不畏权势,敢于碰硬,人们送他一个雅号“沈铁头”。抗战胜利后,得友人资助,转赴上海,以律师为业。时值选举立法委员,沈遂被选为候补委员,继又当选为立法委员。解放前夕,随立法院到台湾,在台湾高等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任职,后病逝于台湾。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6)

李母闕太夫人墓道 一代女宗 戌辰春 蒙自楊增新

杨增新(1864-1928)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民国初期,是统治新疆达十七年之久的“新疆王”。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次年联捷进士。初署甘肃中卫知县、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肃提学使兼武备学堂总办。1907年,入疆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兼督练公所参议官。1911年,升任镇迪道兼提法使。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袁世凯任为新疆督军兼民政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被任命为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同年7月7日被下属樊耀南刺杀身亡。卒后绕道苏联将其尸运回北京,葬于昌平区南沙河畔。杨增新多次击退外蒙古军队,保全了阿尔泰(今阿勒泰地区),使得新疆在他统治时期未受到到严重的侵略。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7)

穹窿小王山 大理王人文題

王人文(1863-1939),白族,云南大理人。光绪十三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历任贵州湄潭、贵筑、开泰县知事,广西南宁平乐府、奉城锦州府知府,广西桂平梧道,广东按察使、提学使,陕西布政使。1911年,曾以布政使的身份短期担任“护理四川总督”的职务。1912年,加入国民党。同年4月,任川滇宣慰使。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后脱离国民党。国会解散后,离开北京。国会重开,遂入京,仍任参议院议员。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仍任参议院议员。1939年,病逝于天津。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8)

珊瑚秘靈 譚延闿

谭延闿,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人。与、并称“”;与陈三立、、陶菊存并称“”。曾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总司令,授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主席、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谭延闿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著述有《组庵诗集》等,其精于美食,为创始人。和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29)

龍眠 譚澤闿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0)

丙子人日 偕周瘦鵑伯真徐沄湫惠心可 李錦章金壽楣登小王山謁闕塋觀松海之勝留題 吳江范煙橋

范烟桥(1894--1967) ,乳名爱莲,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别署含凉生、鸱夷室主、万年桥、愁城侠客,吴江同里人。出生于同里漆字圩范家埭的书香门第。后移居苏州温家岸。范氏为范仲淹从侄范纯懿之后,明末范思椿从苏州吴趋坊迁至吴江同里,至范烟桥已是第十世,辈号“钦”。父亲范葵忱为江南乡试举人。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1)

教忠貽今 大關張維翰奉謁敬題

张维翰(1885-1979),字季勋,昭通大关县翠华镇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曾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立法院秘书长,云贵监察使,去台湾后任国民党监察院副院长。1978年,他在台湾修订出版《大关县志》,全书计16卷20余万字。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2)

琴台,己巳三月彭谷孙书

彭谷孙,苏州长洲县人。曾任清代广西候补道,贵州监理官。民国年间,彭谷孙出售自已房产,与堂兄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共出版四十四期,此为北京最早的儿童蒙学读物。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3)

永生極樂 李母闕太夫人墓右 黃縣丁佛言敬題

丁佛言( 1878—1931),原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宋家疃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东京政法学堂第四期。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4)

厥執穹窿厥氣鬱蔥仙李垂蔭 長松含風 千秋母儀 馬躐崇封 蒼山白雲 永護幽宮 順德蔡守

蔡守(1879年-1941年),广东顺德龙江乡人。原名珣,更名有守,字奇壁、哲夫,取意《诗经》“哲夫成城”,遂号成城子,别号甚伙: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上人、茶丘生、樗散画师等。书斋取名阮簃、一顾楼、蠡楼等。其半生倜傥,最为艳称的是与夫人张倾城(取意《诗经》“哲妇倾城”)、如君谈月色(又名谈溶溶,取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一门并擅“三绝”,均籍隶南社,传为佳话。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5)

松海 陳衍題 甲戌秋與門人大關龔自知無錫諸祖耿杭縣徐澄來遊因題侯官陳衍

陈衍(1856-1937) 近代诗人。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光绪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光绪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民国年间,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6)

民國廿一年五月 朔鳳翔劉治洲自泰山來謁李伯母墓題字

刘治洲(1882~1963)字定五。陕西凤翔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凤翔府中学堂,又经选拔入上海理化专科学堂深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参加中国同盟会。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7)

萬山環拱 闕太夫人墓道 石屏袁嘉穀敬書

袁嘉毂(1872-1937),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县人。1903年,参加经济特科考试,因取为一等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经济特科状元”,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1904年,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东游日记》四卷。1905年8月回国,任国史馆协修,并在学部编译图书局专管教科书事。1909年9月,升任浙江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担任过云南省政府顾问、省图书馆副馆长、省通志馆编纂等职。1923年期受聘担任云大的国学教授,1912年5月,应蔡锷之聘任省参议员。1915年,应唐继尧之聘为顾问,并修《云南丛书》。袁嘉谷的字,自创一体,世称“袁家书”。

1937年,后,北京、南京相继失守。袁嘉谷忧愤成疾,卧床不起,随即召集子女,说:“人知爱国爱家必以学问经验立其根本,处心积虑者久矣。我则人民知识犹浅,不暇自顾,以大国自豪。人侵我,我不备,战事起,人民涂炭,吾不忍见之矣。”病中起草《责倭寇》一文,未脱稿,竟于1937年12月23日与世长辞,终年66岁。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8)

古滇西南 穹窿東北 騰沖李母 萬里兆域 惟母有子 秉鈞當國 廬墓三年 昊天罔極 佳氣鬱蔥 琴臺山側保世滋大千秋是式 李母闕太夫人墓右吳江顧岩拜題

顾岩,清代,字品山,号松南,苏州吴江人。精山水,得娄东正派。设色花卉,秾厚而不俗,界画、人物亦佳。作者简介详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P1542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39)

嶽峙淵渟 題闕母墓 戌辰四月古婁俞宗海書

俞宗海(1847-1930),字粟庐,号韬庵。上海松江娄县人。光绪年间,署金山县守备,后改太湖水师营处办事,乃移家苏州。通金石学,工书法,精鉴别。从韩华卿习昆曲,得叶堂唱法奥秘。遂自成一家,创为“俞派唱法”,被誉为“江南曲圣”。有《粟庐曲谱》传世。昆曲大师俞振飞之父。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0)

湖山堂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早年系同盟会成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1926年,他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后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长达34年。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1)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2)

石湖治平寺舊題此額 今印泉先生建屋松海 對山面湖較尤佳勝 乃仍題此三字 民國廿四年 于右任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3)

遺範長畱 李母闕太夫人墓右 姚安由雲龍拜題

由云龙(1877-1961),字程孙,号夔举,晚号定庵,云南姚安人。光绪丁酉科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留学日本。1908年,创办云南日报,曾任唐继尧秘书长,滇西军政协理大理等五府一厅自治总理,永昌知府,保山县事,云南教育司司长,政务厅厅长,省议会议长,代理省长等职。倡导实业,参与创办昆明耀龙电力公司和昆明自来水公司。1950年,推举为云南省人民代表、政协副主席,云南省文史馆主任委员。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中缅划界事宜。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4)

丙子正月 来山為印公寫闕塋村舍圖卷 畫成題記 沄湫徐澂

徐澂(1908-1976),又名徐沄秋,苏州人。近代著名书画鉴定家、版本目录学家、书画家。曾任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著有《吴门画史》等。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5)

高墳峩峩翠柏蒼松我思母儀如坐春風民國庚午三月展拜李太師母闕老夫人墓小門人馬梁敬題

马梁(1875-1936),字程远,云南省大理下关市人。年轻时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同班同队,为李根源学生。参与辛亥革命,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护国军兴以副参谋长兼毕节留守司令等职。1921年,到广州任中山大本营少将参议。1927年,随北伐军北伐。后任安徽省政府参议员。1936年,病逝,葬于小王山。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6)

辛未春 游闕塋村 為繪村圖竟題記 蜀僧大休

大休(1870-1932) ,近代奇僧,法名演章,号大休、醉禅、石道人等,四川仁寿县人,俗家姓鄢。他幼年学儒、稍长学道、17岁于古蜀新都宝光寺剃度出家,先后住持过杭州圣水寺、苏州包山寺、寒山寺等寺庙。大休才华横溢,学贯儒释道,兼通诗琴画印,却参禅不拘戒律,蓄须不剃,饮酒茹荤,一任性情,为清末民初临济宗一代名僧。有《语录》、《百怪图》、《琴谱》等流传于世。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7)

白云永感 李母阙太夫人幽宅玉峰王德森敬题

王德森(1856—1943),苏州昆山玉峰人。字严士,号鞠坪,晚号岁寒老人。清末名医。幼习儒,29岁科试高第,补廪膳生,肆志诗文,兼习歧黄,精研《素问》、《灵枢》,并悬壶疗病数十年。精内、外、妇、幼各科。著有《保赤要言》、《市隐庐医学杂著》等。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8)

琴臺山闕母墓孝思長鞏且固陳去病

陈去病(1874—1933)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原名庆林,字佩忍,号垂虹亭长。苏州吴江同里人。祖上以经营榨油业致富。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49)

蒼洱遙拱 李母闕太君墓側巗石崢嶸質秀而美敬書四字以慰 令子印泉孝思已巳維夏吳縣王謇

王謇(1888-1969)原名鼎,字佩诤,号瓠庐,晚署瓠叟,苏州吴县人。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先后师从沈修、黄摩西、金松岑,章太炎、吴梅学习。历任振华女中副校长、教务长,后任东吴、大同、震旦大学教授。曾任宣统《吴县志》协纂。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家和考古学家,同时也是藏书家和书法家。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0)

民国乙丑印泉阁揆还先恭肃公笏小子造传笏堂宝之今来谒闕太夫人墓敬题名摩之巖上吴江吳鱗書戌辰九月

周麟书(1888-1943),字嘉林,号迦陵,吴江松陵镇人,祖籍盛泽,南社社员。毕业于苏州府中学堂,历任吴江中、小学校长,吴江乡村师范学校教师,是吴江知名诗人,有《笏园诗钞》存世。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1)

晚學生華坪 朱世贵 呈貢張沛澤 天水周浠澄 高郵楊天麟来祭 民國十八年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2)

礼義廉恥 赵端礼书 此先师会楼夫子遗墨民国十九年受业门人李根源谨钩勒刊石传之奕世

赵端礼(1842一1909),字用甫,号会楼、吴山。云南腾冲洞山乡吴邑村人。光绪年间举人,后在腾冲来凤书院掌教,李根源的老师,并参与纂修《腾越厅志》,著述有《来凤山馆诗文集》。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3)

辛未元月來謁李老伯母墓並撰闕塋村舍記 長沙章士釗

章士钊(1881-1973),政论家、书法家。字行严,号孤桐老人,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湖南长沙人。光绪秀才,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毕业于伦敦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苏报》主笔。民国六年(1917年)任北大教授,图书馆主任。民国十一年后,任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员。一九四九年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有《章士钊全集》。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4)

马梁

(1875-1936),字程远,云南省大理下关人。宣统二年(1910年),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同为乙班第一期,为李根源学生,并成为学员中的同盟会员。参与辛亥革命,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护国军兴以副参谋长兼毕节留守司令等职。1921年,赴广州任中山大本营少将参议。1927年,随北伐军北伐,任第四路军总指挥部中将参议。后任安徽省政府参议员。

马梁与李根源是姻亲,随李根源迁居苏州,居于十全街,与李根源的“阙园”相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28日,马梁在苏州病逝。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5)

真知 李準

李准 (1871-1936),派名新业,亦名木,字直绳,又字志莱,号恒斋,默斋,别号任庵。四川省邻水县人。曾任清末南澳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民国元年(1912年),与马笏庭合买汇丰银行。被袁世凯聘为高等军事顾问,军事处参议。民国十二年(1923),吴佩孚聘其为直、鲁、豫巡阅使,高等军事顾问。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6)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7)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8)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59)

中条山牛家院摩崖石刻(李根源买山葬母)(60)

本内容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整理自展览公开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