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一代父母的育儿观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逐步的改变。从爷爷奶奶辈到父母辈再到我们这一代90后、00后,知识的更新换代有时都不及思考,已经通过四通八达的种种渠道被人们所知晓。
那么什么是教育呢?在人们的认知中,教育无非就是学校学习,9年义务制教育培养下的新新人类,收到了来自学校课本知识的熏陶,那么他就是一个受教育的人。
如此理解教育,未免有点太过于浅薄。各行各业的专家总是会对教育划分不同类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而人类幼崽最先接触的永远是父母和其带来的家庭教育。
“育树先育根,育人先育心”。现代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如何培养孩子好好学习,取得高分,而是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内心足够的强大。而这,和亲子关系有很深厚的连接。
在《爱、金钱和孩子》中,描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专断型父母”的密集型教育、和“放任型父母”的忽略教育,以及“权威性父母”的宽容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下影响着子女的表现和心理反馈。
而通过对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的表现追踪所得,放任型和权威性父母教育的小孩的表现远远好于专断型父母的。
前者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是尊重的,自由的,理性的。这样的亲子关系是松弛的、良好的,给了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不是通过命令和控制,操控孩子的选择。而后者对孩子采取的专断、严加控制的手段,往往会忽略孩子真正心理需求,这样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紧张的、疏离的。孩子的表现往往也是差强人意的。
02
从小我就是留守儿童,高中之前的生活一直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度过的。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多少对于父母的概念,唯一的感觉就是他们会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待几天。更谈不上父母在我身上花费的教育时间和精力了。
现在看来我父母就是典型的“忽略型父母”。不曾过问过我的生活、学习和想法。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变化以及大学选择的迷茫等等,他们从来都不曾知道。我也一直很清楚的是父母并不是我坚实的后盾,成长路上经历的种种委屈更是让我深受原生家庭不管不问带来的伤害。
而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也清楚的知道我父母的教育是失败的。
更是如何谈良好的亲子关系,直到现在对于父母,我都是处于无法原谅的状态。不过,人都是要和自己和解的,即使没办法让父母清楚的明白这一观点,从自己作为父母的那一刻起,我也深深的感知到父母的家庭教育对于亲子关系和孩子心灵发展的重要性。
03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而当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必要先决条件时,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努力参与、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爱好的选择,以使其在学校取得不俗的成就。而真正的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站在教养孩子的先锋站,时时刻刻关注的应该是自身的学习和进步。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学会以身作则,且因材施教。
当家长的学识和指导,遇到天真懵懂的孩童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建立最好的连接方式,良好的、轻松的亲子关系,谆谆善诱,至于那些努力和目标就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