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1)

山川河流稻香,乡关家国故园

一首首经典旋律的底色,是爱国

【静夜有声】上线

福建新闻广播献礼建党百年

特别策划百首红歌印象系列

《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

听歌声中蕴藏的时代力量!

百年芳华,筑梦中国!

百年芳华

红色旋律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2)

今天介绍的歌曲是《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歌词

阮若珊词 李林曲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沂蒙(那个)果子(哎)堆满仓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沂蒙山小调》创作过程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3)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让沂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同时,国民党还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

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受命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也就是《沂蒙山小调》的前身。阮若珊:费县的北边,黄沙会在那闹的很厉害,农民不了解就受他的骗,就用这个歌来瓦解这个黄沙会,叫老百姓觉悟啊,老百姓特别喜欢听这个歌。自从那个起了黄沙会,大人那个小孩就遭了殃。

《沂蒙山小调》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反对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就传遍了沂蒙山区,出色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抗日军民斗志的重大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等内容,给它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

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4)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方成今日的歌颂美好家乡、展现沂蒙山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5)

本期朗读者

李连申

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福建之声《福建新闻》主播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6)

长篇沂蒙小调(静夜有声沂蒙山小调)(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