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1)

酸、碱性溶液和酸根离子的检验

一、酸性溶液的检验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2、用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4、向待测溶液中加入氢前金属,若有气体产生,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5、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碳酸盐(如碳酸钠),若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6、向待测溶液中加入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如CuO),若该氧化物固体溶解(有时溶液还会改变颜色),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7、向待测溶液中加入不溶性碱[如Cu(OH)2],若有该固体溶解(有时溶液还会改变颜色),则证明有H+存在,溶液为酸性。

二、碱性溶液的检验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有OH-存在,溶液为碱性。

2、用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OH-存在,溶液为碱性。

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有OH-存在,溶液为碱性。

4、用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有OH-存在,溶液为碱性。

三、酸根离子的检验

1、CO32-的检验

将盐酸或硝酸加入盛有少量待测溶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此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溶液中含有CO32-。

2、Cl-的检验

将硝酸银溶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证明原待测溶液中有Cl-存在。

3、SO42-的检验。

将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滴加到盛有少量待测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证明原待测溶液中含有SO42-。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2)

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3)

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4)

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5)

酸碱盐的正确排列(酸碱盐考点分析)(6)

为什么说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又可能显碱性,还可能显中性?

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差不多,我们放在一起回答:

酸溶液和酸性溶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泛指pH<7的溶液,酸性溶液的溶质可能是酸,也可能是某些在水溶液中显酸性的盐,例如(NH4)2SO4属于盐类,它的水溶液显酸性,是酸性溶液;同样,碱溶液和碱性溶液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碱溶液是碱的水溶液,而碱性溶液泛指pH>7的溶液,碱性溶液的溶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某些在水溶液中显碱性的盐,例如Na2CO3也属于盐类,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是碱性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又可能显碱性,还可能显中性。

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事先先将试纸湿润,为什么酸的测定值偏高,碱的测定值偏低啊?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为中性;pH>7时,溶液为碱性;pH<7时,溶液为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如果事先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那么留在pH试纸上的水就会稀释待测溶液,使待测溶液的浓度降低,酸性或碱性变弱。对于酸来说,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弱,就越接近7,因此酸的测定值偏高;对于碱来说,溶液的碱性就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弱,就越接近7,因此碱的测定值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