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人民军队忠于党》《沧海一声笑》《桃花红 杏花白》《拔根芦柴花》《长江之歌》《万水千山总是情》《美丽草原我的家》《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采茶舞曲》《我和我的祖国》《又唱浏阳河》《雪山阿佳》《茉莉花》《北京有个金太阳》《花儿与少年》《毛主席派人来》《赛马》《牧民新歌》《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冬日某一下午,我感觉身心俱佳,于是抱着22斤的手风琴,在一个半小时间内拉完这20首曲目,汗湿衣衫,好似跑了几公里,累并快乐着。

回想练琴、封琴、再练琴的漫长过程及收获,我心里还是感慨万分。

1976年,为了打发那段失落郁闷的时光,在宣传队解散后,我借来闲置的手风琴,凭着一本书,凭着宣传队手风琴手王哥的启蒙和指导,凭着冬天热水泡手和夏日脖子扎毛巾的阶段性苦练,二十好几的我,又有了一门新的爱好。

从1976——1988的12年间,练琴算是比较经常,最佳状态是在宣传队乐队滥竽充数。

1989——2015的25年间,由于各种原因,练琴基本中止。

2015年回国退休后,虽十二分不情愿,但拗不过老伴“恩威并重”的强迫,我又抱起这个沉重的家伙。

第一次练琴,不到半个小时,浑身酸痛,大汗淋漓,最丢人的是音不成音、调不成调,手指头僵硬得像铁篦子,顿时羞愧难当,兴趣索然。

每当我想打退堂鼓的时候,老伴的“恩威并重”都会及时出现,那严厉的眼神,那温柔的鼓励,让人不得不咬牙坚持。

幸亏老伴的高瞻远瞩和“恩威并重”,才让我没有放弃。

不出远门的时候,每周基本能保持5个小时左右的练习。经过近4年的的恢复,躯体酸痛减少了,手指灵活了,琴声好听了,最关键的是又捡回一门乐趣,老年生活更丰富、心情更愉悦。

能在奔七的时间段重拾搁置了25年的爱好,技巧和熟练程度甚至强过年轻力壮的时代,这于我而言,自然是一件极度舒适的事儿。

记得年轻时候,我曾请教过一个专业老师,他听我拉了两首曲子后婉转地说:“要是想走专业之路,必须重新正规学习,如果只是业余玩玩,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我这“三把刀”的业余琴技,自然登不了大雅之堂,至多就是一业余爱好,或算是有利于身心健康一种锻炼方法。

在夕阳岁月的闲暇之余,能陶醉在琴声中,图的就是自娱自乐,兴许还能延缓老年痴呆呢。

走着瞧吧,看看75岁的我,还能否抱得动这个重家伙;看看这琴声,能否飘过五十年。


琴声悠扬全部(琴声飘过四十三年)(1)


琴声悠扬全部(琴声飘过四十三年)(2)


琴声悠扬全部(琴声飘过四十三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