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

为了吃得放心,

仔细清洗食材,

结果水却变色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是买到了染色食品?

“掉色”也是好食物

水果和植物中往往含有天然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属于脂溶性色素,有的属于水溶性色素。

手碰到可食用色素怎么清洗(这样的食品还能吃吗)(1)

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桑葚、紫甘蓝、草莓、蓝莓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在水洗这些食物的时候,容易造成食物细胞破损,花青素就会溶出,发生“掉色”的现象。

花青素遇到不同的水,颜色也会有所不同。有些食物虽然含有花青素,但细胞结构比较紧密,所以短时间冲洗并不掉色。但如果长时间浸泡,食物外层细胞逐渐吸水,花青素也会慢慢溶出,让水变色。

所以清洗食材时水变色,也未必是遇上了违规染色的伪劣食材。

秀色可餐

生活中,大家谈到食品染色就容易色变,觉得似乎不安全。其实生活中各类秀色可餐的加工食品都离不开食品着色剂的身影。

手碰到可食用色素怎么清洗(这样的食品还能吃吗)(2)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着色剂(就是平常大家说的色素)有60余种,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天然色素可以来自植物,像咖哩的黄色来自姜黄的颜色,姜黄就是常见的天然黄色色素来源。

有的天然色素则来自动物或矿物等。例如胭脂虫红就是从胭脂虫虫体中提取的,稳定且颜色饱和度高,多用于橙色,红色或紫色食品。1克的胭脂虫红染料,大约需要155只胭脂虫。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颜色表现力会比天然色素好很多。比如可使食品呈棕褐色的焦糖色素,被广泛应用于啤酒、褐色面包、酱料和可乐类饮料等食品中。

无论食用天然着色剂还是食用合成着色剂,国家对其安全性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只有通过风险评估、获得批准才可以作为食用着色剂。对于正规渠道购买的食品,其着色剂的安全性,消费者不需要太过担心。

来源|哈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哈密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