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突围》改编自作家周梅森的长篇小说《人民的财产》。他的作品多因提供了城市发展中面临种种问题的现实图画,而被频频改编为影视剧。

  周梅森坦言,对电视剧的名字,自己曾有过犹豫,甚至自问“这部剧聚焦于‘国企改革’,重点讲述如何守护人民的财产,怎么就变成了突围?如何突围?向何处突围?”

  世间事,有难易,甘瓜苦蒂。大剧行将完美收官之际,周梅森觉得,现在这个剧名,甚为妥帖。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1)

电视连续剧《突围》海报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2)

周梅森祝《新民晚报》越办越好

   01   

感谢所有的过往

  自打踏上文学之路,为给创作夯实基础,周梅森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到家乡徐州挂职。而彼时之中国,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周梅森每天跟着领导听报告,大小会议不断,从早到晚忙赶场,平时就住宾馆,出门有专职司机全天候待命。如今回首那些遥远的时光,周梅森并不想多言,却慨叹“做官的辛苦”。他讲了昔日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某次途中,司机没留心闯了红灯,交警大声呵斥着走过来,一眼瞥见挂的是市政府的车牌,立马和颜悦色起来。周梅森说,“贪官的堕落,极有可能就源于一次闯红灯,不但没受到阻止,反而任其为所欲为……”

  如此日复一日,过了一年,周梅森离职。其时,不乏有人背后说他为官不成只好回去写作。他笑言,“公路管理局曾想请我当副局长呢,我就是不想干了。”但转念一想,觉得别人所言亦不无道理。周梅森深谙自己个性,素来不愿与人周旋,遇事爱较真,不知道妥协、通融。“我不想做官,更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也正是这种“布衣情结”,让周梅森觉得,还是“文学”更适合自己,于是一门心思写小说,写剧本,挣钱挣得踏实而愉悦。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3)

  天地间,凡事有物有则。那段挂职当官的经历,为周梅森开启了另一扇创作的大门。此前,他凭借历史类小说成名,《沉沦的土地》《军歌》等都是当年国内各种文学评奖的热门。而那段挂职经历,让他发现了新的创作兴奋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受困于水、电、路三件事。各地政府与百姓因修路产生摩擦。周梅森身在政府,目睹了个中艰难,他以修路事件为由头,创作《人间正道》,小说完成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很快引起轰动,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精品系列。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4)

  眼下电视剧《突围》渐入尾声,回首往事,周梅森欣喜之余亦深感欣慰,“感谢诸位演员及同仁,甚至是群众演员也很出彩,无不展露峥嵘,各显其能,影视阐述功力,已大大超出我的预期……”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5)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6)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7)

电视连续剧《突围》剧照

  追求悠闲自在的周梅森,更习惯无拘无缚的日子,他反感以物品贵贱来界定身份,一切讲究“实用、舒适”。他用的电脑和手机均为国产品牌,常常三四年不换。若要问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平日喜欢喝点。三五知己小聚,或有朋自远方来,不论对方什么身份,总要围聚一处对饮几杯。于是有熟识的朋友说他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作家”,此言不虚,而用周梅森自己的话来说,“我本身就是人民的一员,对于各个阶层的人民,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了解……”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8)

    02    

写作就是追着生活跑

  周梅森的很多部文学作品都被搬上了影视银幕。从《我主沉浮》《我本英雄》,到《人民的财产》等不一而足。而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他所从事过的行业虽不能说三百六十行面面俱到,但的确也涉及面甚多,且广。他做过矿工,贫困时期在建筑队做过小工,也曾做过杂志编辑,之后为了文学创作,曾挂职成为一名政府官员。其笔下的人物,从官场到商场,从高管至底层,可谓鱼龙混杂,囊括三六九等。

  周梅森说:“我的写作是追着我的生活跑,生活不停下来,我的创作就不会枯竭。”谈及自己笔下的人物,周梅森笑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患得患失纠结挣扎者,自然会有八面风光左右逢源者,亦不乏锲而不舍不屈不挠者,正可谓“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攘往熙来,喧闹纷杂,方才得以构成芸芸人世。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9)

  然而“文学作品”相较于“影视作品”,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语言”,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周梅森有着独到的见解。

  “对我来说,小说永远是第一位。有了好的人物故事,首先想到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擅长写小说的周梅森,在动笔之初,对于故事中哪个人物应该在什么地方出彩,已然胸有成竹,“小说里某个人物可能不太重要,有戏的地方不过寥寥几笔,然而待等将其写成剧本,此人物身上寥寥至简的叙述,则极有可能延伸拓展成为几集的戏。”

  他以小说《人民的财产》为基础,改编成《突围》搬上银幕,而后自然而然延伸成一条历史线。“把一个故事先写成小说,获益多多,事半功倍。首先,改编剧本时无需再做大纲,因为完成后的小说,本身就是大纲,甚至比大纲更详尽细微,更生动鲜活。”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10)

  周梅森笑称自己从来只对自己的小说作品下手,从来不改编他人的作品,“改自己的小说,对人物故事洞若观火,烂熟于心,改编起来得心应手,关键是知道故事的着力点在哪,根本不用踌躇思忖,一遍遍调整思路。”

  如今,已然走过几十载“文学之路”的周梅森,深谙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方才得以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周梅森说,“我没上过大学,没接受过正规的文学常识教育,说起我因何与文学结缘,得感谢一本《巴尔扎克传》,正是这本书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也慢慢知道了文学是怎么回事,更立志要成为一个小说家。”

  天生喜欢热闹的周梅森,生活中哪里有热闹总会往前凑,因而生活阅历相对常人更广更深。“感恩。身处于这样一个剧变的大时代之中,我曾经历过物资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亦经历过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时代。”

   03   

一生执着于一事

  人常说,“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或少年”,而周梅森的青少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似乎都与死亡息息相关。“小学三年级时,两个同学在煤矿矸石山上淘炭,被砸死了。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岁,亲兄弟。在山上砸石子时,有个不知名的孩子为了抢捡易砸的炮口石,被意外爆炸的哑炮炸死了。入职煤矿交结的最初的朋友,也有两个是井下遇难矿工的子弟。这些后来都被我写进了《人民的财产》里……”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今日的功成名就,除了勤奋与天赋,周梅森尤其觉得要感谢生活,“我十岁在山上砸石子,十四岁在煤矿下井,十七岁正式入职煤矿。做梦也想不到,二十三岁会凭两篇不成样的小说习作,径直给调进《青春文学》杂志社,成为一名编辑。二十八岁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就此开始职业创作,这一写就是大半辈子。”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的周梅森,在影视界还只是视协会员,他笑言,“这么说可不是向影视界要名誉啊,事实如此。”如今的周梅森仍笔耕不缀,他的创作仍以小说为主,“只不过我的每一部写当代生活的小说,都由我本人改成了电视剧。眼下我的生活状态就是写作。写小说,改剧本,也或者写与改兼而有之。我这人比较乏味,没多少别的爱好了……”淡然而平静,是知足者常乐的口吻。

周梅森经历(人物周梅森人生就是一次次的)(11)

  已是花甲之年的周梅森,接下来新的写作计划已然进入紧锣密鼓环节。“《人民的财产》之后,我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大博弈》,目前正在修定。”周梅森给读者跟观众悄然露了一丝口风,“可以预告的是,《大博弈》将拍成一部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仍由耀客传媒出品。韩小军执导。秦昊、万茜、田雨、张萌、谭凯、柯蓝主演。恰巧赶在《突围》播出之际杀青,不日即将与大家见面。”

  对于年轻一代的作家,周梅森由衷慨叹道,“多写吧。熟能生巧。我的经验证明,一生执着于一件事,终将是能成功的……”(王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