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若要问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由哪些部分组成,“海派”二字一定不可缺少。
那么,到底什么是“海派”?“海派”等于“上海气派”吗?
我们首先试图从《解放日报》的全文数据库寻找一些端倪。1949年,在出现“海派”二字的数篇报道中,“海派”均与“作风”二字连用,与之形成对比的作风是“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在那个时期,公共讨论中的“海派”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容词,甚至可以说略带贬义。随着各种改进建议的提出和被接纳,关于“海派作风”的批评日渐稀少。
20世纪80年代,“海派书画”声誉鹊起,“海派京菜”在海上焕发新生,受到欢迎。到了80年代中后期,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文化思想界深入研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提出“吸取各派之所长,克服自己的弊端”“发扬上海吸收世界文化的优势”“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方面,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等期盼,此后,以“海派”元素为主题的报道自信渐显———
海派西服穿在身上“服服帖帖,挺挺括括”,背后是培罗蒙西服公司特级技师陆成法70高龄仍在勤勤恳恳埋头工作的故事;外商盛赞海派花卉艺术有质量保证,在造型上发扬海派特色,姿态自然;上海电视剧制作开始着眼于表现具体现实的上海人、上海心态、上海生活、上海场景和上海故事,被认为有可能使“上海戏”走出一条“对路”的“海派”路。
培罗蒙设计经典男装服务世博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报道可见,上海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偏重政治、经济转向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研究,并从社会学、城市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新鲜养料。上海研究不断走向世界,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同。此后,类似《扬长避短说“海派”》《五大文学期刊聚会申城 商讨海派文学良策》《保持文化传统 富有时代气息 沪上建筑应有“海派”风格》这样广义上的“海派”题材报道,逐渐多了起来。
可见,关于“海派”到底指什么,是经过了多次讨论后才越辩越明的结果;关于“海派”内涵及其特征演变的认知,历经漫长岁月的沉淀和洗礼,才逐渐凝聚共识、化作常识。
本期“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大家谈之海派文化篇,我们邀请了9位学者就“海派文化”的景深景表、优长发展、来处去处,做一次深入解读。“海派文化”不只是一幅“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摩登与草根”“繁荣与贫困”交织的斑斓画卷;上海,唯有继承与发扬先人“立足于传统的巅峰”“积极吸收一切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品格,方能在新时代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多位学者指出上海之所以“追求卓越”也理应“追求卓越”的“天赋”之由来———上海据有江河湖海之利,地理空间上四通八达,可连接的市场网络无远弗届。“这是明清以来江南较其他区域更具活力的原因所在,也是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化先发区域的内在基因。”吐故纳新,海派文化须为内在精神的重光继续砥砺奋进。
苏州河畔水光潋滟、风光旖旎,2021上海赛艇公开赛在如画一般的风景中拉开大幕
近两年,上海文艺舞台上涌现出数台口碑不错的大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内容是在上海发生的故事,由上海歌舞团排演,但导演韩真和周莉亚都是从广州来的“80后”人才。她们带来了新元素、新意象、新格局,刷新了海派剧目的艺术效果。
舞台剧《辅德里》的题材源自发生在上海的党史故事,演员汇集了本地的青年艺术家,但戏剧形式全新,演员运用肢体、合唱、乐器等多种手段表达情绪和感觉,舞台呈现极富现代艺术感。很多观众也是后来才得知,该剧制作人是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李东,导演是来自北京的先锋艺术家牟森,“90后”编剧吴冰去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空间设计与叙事工程专业……
话剧《繁花》的编剧温方伊、导演马俊丰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却以丰沛、到位的沪地元素重新组装原著中的叙事,将主人公们的故事清晰地娓娓道来。有观众评价,“该剧带着强大的时代气息,却又强化了超越地域的力量”。
《永不消逝的电波》第二轮驻演期间,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位青年舞者加入其中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这三台大戏的出现,得益于上海艺术家与全国艺术家的合作与碰撞,也彰显一个道理:只有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源流一体,才能真正成就上海之“大”。而凭借着海派文化基因赋予我们的格局与心量,只要上海始终向各路英才敞开怀抱,向创新多元敞开怀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海派文化必会焕发出新的神采。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柳森
题图为黄浦江两岸风光。 海沙尔 摄 文中图片均解放日报资料照片
来源:作者:柳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