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2)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3)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4)

5115人上本科线,占高考人数68.10%,比去年增长15.28%,农村学生达80%;

9人考上清华和北大,其中8人来自农村。

丰收八月,乌江明珠思南续写高考辉煌,喜人数据、傲人成绩,弥漫街头巷尾、乡野田间,成为热门谈资。

连续19年高考成绩稳居铜仁市前茅。高考“思南现象”又一次聚焦世人目光。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5)

(图为思南中学新校区 思南中学供图)

思南凭什么?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自古,思南崇文重教,唐代开学塾、元明建私塾、设儒学书院……经儒学洗礼,耕读传家在思南薪火相传,诗书继世世代传承。思南文韵醇厚悠长,穿越千年。

1978年,改革开放春雷响,时代大潮为教育发展推波助澜,思南将最优资的资源、最大的财力投给教育。

穷,学生不坠青云之志。

苦,家长誓让孩子读书。

40年,思南起承转合书写教育传奇篇章,万千农家学子走出大山,改变人生命运,改变家庭命运,成为祖国栋梁。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6)

千年积淀,文化底蕴深厚

“给我和先贤田秋塑像留影”;

“洗墨池这里给我拍张照”;

“开学后要把儿子送到思南读书,接受先贤文化熏陶,从小立德行,至诚善、担当”;

……

8月5日,乌江河畔思南田秋小学,绿树葱郁,学校尚未开学,已有孩子家长慕名来访。校园古韵今风引发家长赞叹,拍照留恋。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7)

(田秋小学 任志平 供图)

漫步校园,继贤楼、春华楼、秋实楼等布局合理;惜味厅、敬贤居干净整洁;西麓书院、牧鹭亭、听涛亭尽显书香古韵。

拾级而上,古典诗词文化长廊与田秋诗墙,让学生熟背唐诗宋词、笃学明理;《厚德载物》、《黔中砥柱》等主题壁画赋予楼道走廊丰富内涵;校内谏亭、墨池更与田秋塑像相得益彰。

据介绍,该校占地98.7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学生人数1600人。建校4年来,该学校以打牢文化基础、培养兴趣特长、养成良好习惯为主线,着力构建领跑素质教育的阵地,叫响特色教学的园地。先后获全国足球教育示范学校、全省篮球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田秋小学校长王再学说,校名源于贵州科举教育之父田秋,用先贤冠名,旨在弘扬田秋精神,传承思南厚重文韵。

追本溯源,思南凝聚千百年岁月。汉置县,元设宣慰司,明清建府,民国设专员公署,建制史达1800多年。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8)

(乌江从思南穿城而过 任志平 供图)

乌江澎湃,通衢南北。思南,居于乌江航道黄金段,自古水道舟楫往来,货物俱集。行走思南安化街,雕梁画栋的周家盐号、刘家统子还诉说着过往兴盛。

乌江悠悠,连接东西。兴盛商贸引四面商贾、八方文人墨客逆流而上、顺水而歌,将儒家文化带入思南,孕育厚重的教育文化底蕴。

从隋唐开学塾,到元明建私塾、设儒学书院;从100年前思南创办思南中学,再到思南县立师范讲习所。凝集千年光阴的思南教育在文明长空划过一道又一道炫目光芒:

古有“伏阙上疏”开科贵州乡试的教育先贤田秋、以讲学传道为乐事的理学家李渭;近有旷继勋、肖次瞻等革命先烈等。名贤辈出的思南仅在明清两代就考中进士38人,举人321人。

岁月沧桑,思南教育穿过漫长的历史。1978年,改革开放春雷响起,乌江春潮拍岸急,在时代大潮推波助澜下,思南续写波澜壮阔的教育华章。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9)

(图为思南中学新校区 思南中学供图)

重教兴学,筑牢教育根基

“学校好漂亮,我们那个年代和现在没法比!”百年名校思南中学新校区,宏伟建筑设施让新生家长感慨,并叮嘱孩子:“不能辜负青春和如此好的教育条件”。

“思南现在的教学条件与往昔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思南县教育局副局长朱万惠感叹。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走到教育管理岗位,朱万惠是改革开放40年来,思南教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0)

1978年,改革开放春雷声响,朱万惠在塘头上中学。彼时,教室透风,课桌缺胳膊少腿,晚自习用油灯,木棒当教鞭,试卷靠人刻钢板和油印机……

再穷不能穷教育,百废待兴的思南不吝教育投入。该县优先发展教育,优先保证对教育发展的投入,全面恢复公办小学,财政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

1981年,全县公办小学恢复67所;1985年,全县普及小学教育……1999年,思南通过“两基”检查验收,2003年顺利通过复查……

斗转星移,时光交替,倾情教育,思南初心未改。仅2014年来,采购义务教育设备资金达2.5亿元:所有学校的油印机换成激光复印机,木棒教鞭被激光笔代替,多媒体教学走入教室。

行走武陵山腹地,曾经简陋的塘头中学,已是闻名遐迩、教学功能齐全的思南八中,是贵州省首批唯一设在乡镇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1)

(思南八中)

徜徉乌江河畔,培育数以万计精英的名校思南中学新校区是县城最美建筑:占地425亩、投资达5亿元,教学楼气派、教学功能完善。

穷县富教育,思南始终如一,把最美建筑留给孩子。2013年来,思南累计投入15.6亿元,完善全县教育基础设施,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达338所,高级中学达到7所,学生人均校园占地面积达到28.5平方米。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核心。近年来,思南不断优化教育系统编制资源、完善教师编制长效管理机制,出台措施引教育人才。仅2015年以来,该县新招教师732人,小学师生比达1:15.35,初中师生比达1:12.39。全县在编在岗教职工达8597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南大力实施“科教兴思,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统筹推进学校资源合理配置,把优质的资源投给教育。思南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精心编制《思南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思南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2)

(思南把最好的资源送学子。图为思南中学教学设施 思南中学供图)

尊师重教,民间汇聚大爱

“妹娃,好好学习,学成回报社会。”日前,304省道思南县青杠坡镇袁家坝村睦邻加油站,负责人朱远将2000元奖学金送给陈莲。今年,18岁的陈莲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

“谢谢叔叔,我一定不负期望,好好学习,学好医术治病救人。”陈莲略显羞涩。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近3年来,睦邻加油站都要奖励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仅去年,该加油站就联合凤冈县新民采石场资助64名考上一本的贫困大学生。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3)

(思南县个私协会捐助贫困学生就学)

经儒学文化洗礼,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早已融入思南文化基因,捐资助学施扎根山野乡间、尊师重教之风弥漫乌江河畔。

1999年,凉水井镇磨石溪村,村支书记张景明发动群众在村里修学校,占地10亩由全村分头承担,张景明将自家的8亩好地供被占地村民调换。

许家坝镇修建第二小学,镇上两个村子捐资16万元,机关干部集资2万元;板桥乡杏坪村、郝家湾村改善村小环境,村民分别捐资7万元和5万元。

仅去年,思南县就有50多家企业、3个商会共举办65次捐资助学活动,资助金额达200多万元;春晖行动助学捐赠近200万元。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4)

名校思南中学八成学生来自农村,三成学生是贫困学生。思南中学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为让每个贫困孩子完成学业,该校于1997年启动寒窗工程,2002年完善寒窗工程系统,构建学校“奖减免”助、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高考奖励资助三大板块。

滴水成海,捐资助学汇聚大爱。近年来,在2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近100家爱心企业、1000多爱心人士等参与下,寒窗工程照亮寒门学生前程,惠及贫困学人近4万人次,金额达3700多万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一万颗子。思南中学校长张翔刚自豪地说:“受助学生全部考上理想的大学,80%的受助学生考上211、重点大学、一本院校,其中67名贫困学子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寒窗工程惠及寒门学子,更要让寒门学子心怀感恩。思南中学以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意识,弘扬德育正能量。通过学校联系受助学生家长和受助学生、学生联系爱心人士,突出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月月有体会、年年有感恩信,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感恩之责,常有感恩之为。

家长苦供,孩子发奋苦读

“老二陈莲已到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得赶快回去,送孩子去北京上大学,多年的苦没有白吃啊!”8月5日,广东江门市某木厂,陈莲的父亲陈文说,大女儿才考上贵州大学,老二陈莲又被北大录取,接下来就看老三了。

48岁的陈文家住袁家坝村,小时候家庭贫困,把读书机会让给二弟,二弟争气考上大学为全家争了光。但没能上大学成为陈文的遗憾,他发誓要把3个孩子供上大学,圆自己的大学梦。

“老二陈莲才满一岁,我和妻子就外出打工了,老三出生没多久,又被送回老家。”陈文说,这些年可苦了妻子,也苦了孩子。幸好孩子都争气,学习上大带小,先后从青杠坡中学考上思南中学。

“待三个孩子都跨过岩头河,我和妻子就可以回家养老了。”陈文说,老三也是大学的苗子,还要苦几年喔。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5)

(岩头河渡口 曾建鼎 供图)

青杠坡离县城63公里,山高沟壑多,幽深岩头河穿境而过。多年前,层叠大山与岩头河阻碍了青杠坡,当地人把学生考上大学比喻成跨过岩头河。

经过儒家文化洗礼,读书融入思南人的血脉、浸入思南人的灵魂。耕读传家在思南薪火相传,诗书继世世代传承。让孩子读书是思南人执着追求。

诲人不倦,则是老师的信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校园安宁,青杠坡中学有关负责人曾带着老师与社会混混对决。那一架,打出了校园的宁静,学生得以安心苦读,学校升学率逐年提升。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6)

(思南县青杠坡中学)

“自1999年来,从青杠坡中学走出去的重点大学生超过500人,其中5人考上北大、清华。”校长安令自豪地说,该校中考连续19年列全县乡镇初级中学前茅,考上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逐年增加。而青杠坡只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一个镇,全镇人口只有28300人。

苦,家长要让孩子读书。穷,学生不坠青去之志。

在思南校园,学生不拼爹不比富,只比学习拼成绩。“同学多来自农村,不少人家庭贫困。大家学习都蛮拼,清晨6点起床,晚上学习到凌晨。”思南中学毕业生张顺杰说。

18岁的张顺杰家住县城,父亲有残疾,母亲在服务店打工,家庭贫困。今年高考,张顺杰以692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生苦读,老师则以执教为荣。近来年,思南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了一支“德高”、“博学”、“仁爱”的“德教双馨”教师队伍,确保教育质量逐年攀升。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7)

(贫困生张顺杰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与父母合影 张顺杰供图)

薪火相传,学子乐于反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梦想是一分笃定加九分执着”……走进青杠坡中学,教学校文化墙上的200多幅书法、绘画作品格外醒目。

该校副校长张雄都说,作品是众多学业有成或事业有成的青杠坡中学毕业学生返校鼓励学弟、学妹,留下的励志字画。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返年来,走出大山的学子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反哺家乡,反哺母校,返哺社会。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8)

去年,贵州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牵头主办“拥抱大数据时代——2017全国百名博士贵州行”。毕业于青杠坡中学的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杨令,就促成30名清华博士后参与该活动。

赵明婵是一名孤儿,在思南县社会福利院长大,受热心人士帮助,2015年考上了青岛理工大学。去年假期,她与同学赴贵州山区支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山区孩子——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道不完的感动场面,数不尽的心灵激情。大爱无形,挚爱无声,捐资助学薪火相传,爱心接力在思南中学蔚然成风。

从2004年至今,由该校毕业生设置“寒门助学金”“金色年华奖助金”等奖学金达14项,惠及贫困学生达8000人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19)

(思南县第三中学)

时代风劲,鏖战贫困的思南发出强音:绝不让一个贫困学子辍学,更不能让一个贫困学子家庭在同步小康路上掉队。

“寒门多秀才,振兴有希望。”思南县委书记刘云成说,思南将统筹全社会的力量,利用一切资源,为贫困学子圆梦大学保驾护航。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思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稳步推进布局结构调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

贵州思南哪个学校好(外媒看思南穷县富教育)(20)

(思南县第三中学)

新起点,新程征。思南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均衡,落实国家资助资金,落实国家补助政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力改善贫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让教育扶贫之花绽放乌江。(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郭进 通讯员 肖坤)

总 编:王 芳

策 划:晏叶飞

执行编辑: 王永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