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聚焦:我的梦中大学

文/姜学东

从上大学,到在大学任教,自己在这个校园度过了三十多年的难忘岁月!

在莱阳这片土地上,莱阳农学院始终在当地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莱阳农学院见证了莱阳的辉煌年代,为胶东地区输送了大量人才,有很多知名校友。虽然名字有些“土”,但不失为一所地区“名校”。莱阳农学院是1951年创办的莱阳农业学校。1958年升级为莱阳农业学院。1963年降级为莱阳农业学校。1978年升级为莱阳农学院。

有时间会突发感慨,一个小小的校园,一个起始时确为瞧不上眼的园子,一个始终也是朴实、宁静、安详的园子,竟会引得包括我在内这么一大群人不顾一切地来,又会义无反顾地翻墙而出,扎入院外,去读那更大的“大书”,真是不可思议。

上个周莱阳农学院校园又下雪了,雪虽不大,但也把路盖严实了,于是又有了扫雪的景色了,大家用扫帚扫、用铁锹铲,蜷身躲着大风吹来的雪花,或躲避同伴投来的雪团,或欣赏着自己在洁白晶莹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久违这景色了。

莱阳的学校地址(莱阳我的梦中大学)(1)

一样的天,一样的人,因其时代不同而大学校园也各具特色!三十年的漫长岁月,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其实那时的人比现今的人更耐寒许多,今天反倒悠闲了,何也?此衣非彼衣也,此屋非彼屋也。那时连毛线衣都非人人有之,更不要说羊绒之类了,许多人外面是棉花做的棉衣,里面就是秋衣了,所以看着都很臃肿,实际并不太保暖,寒风很容易吹透。那时校园里仅有的两座楼房,暖气供应得也只能是不冷罢了,记得刚入学那个冬天,要到绘图室做作业,绘图室是那种红瓦的平房,没有取暖设备,房屋也很老旧了,冰冷冰冷的,在里面做半天作业,脚会冻麻木的,整个身体都冰透了,即使这样,大家都还坚持着画着作业,过一会儿跺跺脚、搓搓手,画得不满意了自己还会重新画,真可谓气温低低的、学习的热情高高的,套用现在那句“美丽冻人”的话,该是“刻苦冻人”了,真正的“寒窗”感觉。

莱阳的学校地址(莱阳我的梦中大学)(2)

寒冷的冬天里,为了让宿舍暖和一些,同学们就捡来砖头,和着泥巴把北窗户垒起来,没有瓦工工具,只有打扫卫生用的铁锹,所以几乎是用手抓着泥巴垒砖头的,冰冷的稀泥巴、冰冷的砖头,垒完时手都几乎麻木了,但好像也没感觉太艰苦,或许因为目标是温暖的,这不,一场艰苦劳作之后,大家都就赶快洗干净手,收拾好工具,钻进自己营造的温暖小窝,继续自己的快乐了。还有那草褥子,冬天充满草御寒,夏天将草倒出纳凉,年复一年地用着,大学也就一年一年地读着。每次校外实习的时候,因为我们学生人多,实习单位没床,就弄一些麦秸草垫在地上隔潮,上面铺上草席子,再上面就铺上我们个人带来的被褥,标准的大通铺外加地铺了,白天实习、学习,晚上躺在这松软的草铺上,开着开着玩笑就渐入甜蜜温暖的梦乡了。

莱阳的学校地址(莱阳我的梦中大学)(3)

也许受此情此景的触动,晚上睡觉居然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又是一个大学生了,又回到那冰冷潮湿的平房宿舍睡觉呢。梦中的我也在做梦,做的什么梦想不起来了,隐约像是温暖甜美的梦,梦境正甜时,起床铃响了,打断了我那甜美的梦,体育委员挨个宿舍催促同学起床出操,美梦就这样被打断,真是可惜了,睁眼看看周围,感觉着被窝里那可人的温暖,真是不愿起床,要知道这被窝里的温暖可是捂了一夜才成的。那时身下铺的是一种用麦秸草填充的“草褥子”,自己准备一个与床同大的布口袋,到学校周围农村问村里人要些麦秸草充起,缝上口,背回来铺到床上,上面再铺个薄的棉褥子,这就是过冬的装备了,因为宿舍冰冷,被褥也是冰冷的,晚上刚进被窝时都不敢伸腿,要过一段时间靠体温将被窝温暖起来,才敢伸开腿。想想,这样一个暖被窝,哪里还舍得轻易离开?所以总是恋恋不舍,尤其起床后还要出早操,更是要很大勇气,每逢非常冷或风大的早晨,总要害得体育委员催促几遍,那时候每周要跑五天早操的。

莱阳的学校地址(莱阳我的梦中大学)(4)

的确如此,这里曾经成就过我们的梦,这里已然成为我们永远的梦。

照例,每晚的寒风中,我依旧悠闲地漫步于熟悉的校园,忆着往日的旧梦,享着现今的温暖。昨晚,寒风骤起,嘶吼着刮过楼间树梢,刮走了人们悠闲的脚步,我也忍不住小跑起来,穿过风沙、叶枝扑面的林间小路,仿佛真又回到了那梦中大学。

莱阳的学校地址(莱阳我的梦中大学)(5)

【作者简介:姜学东,大学教授。1985年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从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十大教学名师”等奖励。尝试散文创作,多篇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莱阳聚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登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