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550年—577年),北朝政权之一,由高洋建立,定都邺城。550年,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建立北齐。因皇室姓高,又称“高齐”。与北周关系比较平稳。560年,高演发动政变,废杀高殷登上皇帝宝座。任用贤能,关心民生,轻徭薄赋。577年,北周围攻邺城,焚烧西门,北齐战败,俘获北齐皇帝。随后,北周平定各地反抗势力,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

北周灭北齐地图(北齐历代帝王)(1)

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化汉人,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之一。其子高洋称帝后,追谥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谥号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高澄(521年—549年),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之一,高欢嫡长子。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历史地位可以比于晋景帝司马师。同母弟高洋称帝后,追谥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高欢次子,北齐开国皇帝。550年―559年在位,谥号文宣皇帝,庙号显祖。550年,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建立北齐。在位初期励精图治,有“英雄天子”之称,为北齐一代英主。但后期以功业自矜,暴虐无度,极尽奢侈。

北周灭北齐地图(北齐历代帝王)(2)

废帝高殷(545年—561年),文宣帝高洋嫡长子,北齐第二位皇帝。559年—560年在位,谥号济南闵悼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行改革,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文宣帝临终前委托高演照顾他,使高演觊觎皇位。560年,高演兵变篡位,废高殷为济南王,囚禁于晋阳。561年,高殷被人杀害。

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高欢第六子,北齐第三位皇帝。560年—561年在位,谥号孝昭皇帝,庙号肃宗。560年,在娄太后支持下,发动政变,自立为帝。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注意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北齐粮食危机。

北周灭北齐地图(北齐历代帝王)(3)

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高欢第九子,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在位期间,诛杀功臣,宠信奸佞,残害宗室,导致国势日益衰败。565年,传位于太子高纬,自号太上皇帝。569年,高湛在邺宫乾寿堂去世。

后主高纬(556年—577年),高湛次子,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已经摇摇欲坠。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杀害兰陵王高长恭等人,自毁长城,使北齐政治腐败,军力衰落。577年,传位于皇太子高恒,准备投降陈朝,被北周俘虏,封温国公。后因被诬参与谋反,赐死。

北周灭北齐地图(北齐历代帝王)(4)

幼主高恒(570年—577年),后主高纬之子,北齐末代皇帝。高恒即位才24天,都城被北周攻破。在逃往南方陈朝的路上,被北周俘虏,北齐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