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长春有几个区,很多人都能答上来。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长春曾经有10个区。

那么,这十个区都是哪呢?

长春建城的历史沿革 东北历史183(1)

长春站

长春的城市历史比较短,至今也就是220年。

在很早以前,这里是蒙古王爷的牧羊地。

为了防止汉族人进入长春,清朝还修建了柳条边。

但是,在清朝末年,统治能力下降,关内汉族人因为瘟疫战争等多种原因,开始了闯关东之旅。

作为长春市的第一批开拓者,他们在伊通河边居住下来,开始建设这座新城。

1800年,清朝设置了长春厅管辖这里的汉族人,标志着长春以一座城市的面貌步入历史舞台。

长春建城的历史沿革 东北历史183(2)

长春厅

最开始,长春厅在今日的新立城附近。

后来,因为水患,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所以长春厅搬到了宽城子。

这个宽城子与今日的宽城区一点关系没有,因为那时候的主城区在今日南关区,因为呈现宽窄分布,所以很多人管那里叫做宽城子。

那时,长春厅衙署就在今日的大经路一带。

不过,随着满洲国建立后,长春市城区人口不断增加,面积也不断在长大。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始区划。作为特大城市的长春市,要下辖几个区。

很多人不知道,那时的长春下辖10个区。

长春建城的历史沿革 东北历史183(3)

长春厅

这10个区分别是长春、头道沟、南、朝阳、二道河子、宽城子、兴隆山、大屯、范家店、净月。

当时的长春区主要是指今日南关一带,头道沟则是指今日火车站一带,范家屯则是今日绿园区的范家屯,也就是西安大路与西环城路交汇处一带,其余的区,大家从名字就能略知一二。

到了1957年,长春市再次进行调整,变成5个区,分别是朝阳、宽城、南关、二道逍河子、郊区等。郊区是哪呢?后来这个区演变成立今日的绿园区。

1995年,长春市又调整为朝阳、宽城、南关、二道、绿园等五区。 今天,长春有南关、宽城、朝阳、二道、绿园、双阳、九台等七个区。【作者:每日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