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这是经济学预设的前提。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通常会考虑边际量处的成本和收益。一旦成本和收益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动,或同时发生变动,人们的选择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简言之,收益和成本的变动会改变对人们的激励,同时人们也会对变化的激励做出选择——这就是曼昆经济学原理之四。

以什么态度带动团队的积极性(激励满足个人需求)(1)

一条猎狗追逐一只兔子,追了很久也没有追到。牧羊犬看到后,讥笑猎狗。猎狗说:“我只是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此话被猎人听到,心想猎狗讲得对。若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必须想法子激励猎狗啊。

于是,猎人又买了几条猎狗,并定下新规:凡是能捉到兔子的,就能得到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这个方法立竿见影,狗子们纷纷去追兔子,都想得到骨头吃。可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小兔子好捉,大兔子难捉。猎狗都去捉小兔子了,大兔子反而没人去捉。

猎人思考后,决定将捉兔子的总重量与分骨头的数量挂钩,不再依据捉兔子的数量来分配。很快,猎人收获的兔子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好景不长,猎人发现收获的兔子数、质量都又出现了下滑。更不可思议的是,越是经验老到的猎狗,捕捉到的兔子越少。百思不得其解,猎人只能再去和猎狗做了沟通。

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我们终究会变老。按现在的分配方法,我们老了可就没有骨头吃了”。

猎人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对分别制度做了补充,在保持总重量和分配骨头数量挂钩的基础之上,决定对单只猎狗捕捉兔子的总重量进行汇总。当总数达到一定数值时,即便猎狗单次未能捕捉到兔子,也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骨头量。很快,猎狗捉到的兔子就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捕捉到的兔子数量又开始了下滑,猎狗们的思想又发生了起伏。眼看这主人不劳而获,却享受着远远高于自己的收益,部分猎狗开始心怀不满。特别是总量达标的猎狗,开始“躺平”,不再进行新的兔子的捕捉。于是,猎人又开始了新一轮分配制度的改革。凡总量达标的猎狗,可以参与每次猎取兔子总量的分红。即除了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骨头外,还可以得到自己单次捕捉兔子的一定百分比的分红。此后,猎狗工作情绪普遍高涨,年轻猎狗为总量达标分离冲,达标猎狗为分红不惜力,兔子猎获数量达到新的高峰。

以什么态度带动团队的积极性(激励满足个人需求)(2)

猎人与猎狗团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满足个人需求,激发团队组织成员的无限工作动力。猎人对猎狗团队的有效管理,就在于猎人对激励效应的有效运用上。

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决定激励对象工作绩效的大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手段。激励机制能否产生影响,取决于是否能满足激励对象的个人需求,或团队的集体需要。通常的激励手段包括:

1、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个人的物质利益需求,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精神激励。通过满足个人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信任激励、尊重激励等。

3、任务激励。让个人肩负起与其才能相适应的重任,由社会提供个人获得成就和发展的机会,满足其事业心与成就感。

4、数据激励。明显的数据对人产生明显的印象,激发强烈的干劲。数据激励,就是把个人行为结果用数据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5、强化激励。对良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即正强化,使之能继续保持;对不良行为进行否定和惩罚,即负强化,使之能够记住教训,不再犯同类错误。

以什么态度带动团队的积极性(激励满足个人需求)(3)

在一个组织中,建立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团队业绩,达到双赢的效果。“人们只能在被追赶和被督促中才能进步”,这正是激励的重要性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