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很多肾友经常说:我的血肌酐正常,肾脏应该没有问题吧。还有一些人,走进门诊就要求大夫开化验单化验肾功能,但是却拒绝化验尿分析,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血肌酐正常,有可能肾脏损伤已经很重了,而一旦到了血肌酐升高的时候,通常肾脏已经到了难以逆转的的阶段了。已经有实验研究证实只有当肾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以上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临场上也只有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血肌酐值才开始升高。

因此,对于很多的早期、中期的肾脏病患者,我们需要重视的应该是尿蛋白的变化与多少,而不是血肌酐的高低,因为尿蛋白才是加重肾脏损害的重要因素。尿蛋白对肾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増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功能衰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炎症因子,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蛋白尿重吸收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正是由于尿蛋白的这些危害作用,所以,一旦尿分析发现尿检异常,特别是出现明显尿蛋白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休息后多次检查晨尿,如果尿蛋白阴性,可以定期复查、定期查体即可,如果尿分析发现尿蛋白 -,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微量蛋白尿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可见于肾小球轻度病变时,比如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早期阶段、重金属及药物中毒等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如果尿分析发现尿蛋白 - ,这时候必须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蛋白质一般小于0.15g,上限不超过0.3g,如果24小时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就是病理性蛋白尿,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疾病原因,包括肾小球、肾小管、泌尿系感染、骨髓瘤、药物性因素等。

根据尿分析可以大致估算24小时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 尿蛋白为1.0-2.0g/L: ; 尿蛋白为2.0-4.0g/L: ; 尿蛋白>4.0g/L: 。

早期发现肾病,预防肾病,一定从尿分析入手,尤其注意尿分析中是否有尿蛋白出现。

尿蛋白与尿肌酐两者关系(尿蛋白与血肌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