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了甄嬛的历史原型,那这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皇后宜修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呢?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1)

孝敬宪皇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宜修皇后的历史原型。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2)

生平简介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1681年-1731年),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皇后,加封一等承恩公、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康熙二一年五月一三日,乌拉那拉氏出生。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圣祖亲赐册乌拉那拉氏为(雍正帝)胤禛的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下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其子弘晖早夭而死。雍正元年(1722年)册立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辛亥九月二一九日崩逝,享年51岁,谥日为孝敬皇后,皇后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经清高宗、清仁宗、清宣宗累加谥曰: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3)

人生轨迹之康熙时期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4)

人生轨迹之雍正时期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5)

在立后活动中,以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岳镇海渎和长白山,祭告立后一事。

以皇后册立,恩诏颁赏赐缎疋,名单有封爵位品级的:亲王(四十二岁,为赏赐最多数量)、郡王、贝勒、贝子、世子长子、福晋、公主、郡主、县主、郡君、额驸、王公贵族、出征大臣官员自将军以下以至官员等著赏给半年俸。

并且赈济全国各地七十岁以上的老妇人。(以上赏赐名单:只有妃嫔和皇子没有列入名单)

之后,追封皇后的亡父费扬古为一等承恩公、遣官致祭修墓、子孙准备袭一等侯、已故生母追封为(爱新觉罗氏)多罗格格。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6)

雍正帝痛悼不已,命令辍朝五日并且在京城的诸王、文武百官、公主、王妃、命妇皆齐集畅春园举哀,并且持服二十七日。当时,大臣奏报:紫禁宫殿尚在修建,因此破例允许梓宫安奉于畅春园的主殿(九经三事殿)隆重举行丧礼。举行丧仪期间,雍正帝亦遵造前朝(康熙)圣祖仁皇帝的惯例,因大兵致讨在外,所以免了在外的督抚将军齐聚举哀制服。

礼部大臣当时私下向雍正皇帝提议是:「破例以明代会典大行皇后丧礼仪式,皇上无须亲临祭奠皇后,改由皇子(皇四子弘历或皇五子弘昼)朝夕祭奠的仪式代之。若遇祭期,照例遣官致祭,伏乞停止亲往」。因此,雍正皇帝勉从其请,暂停前往。

雍正皇帝谕示众臣,曰:「皇后自垂涎之年(约12岁时),便奉(康熙)圣祖仁皇帝恩命作配朕躬,结立以来,皇后一生于畅春园替朕侍奉祖父母:仁宪皇太后、(康熙)圣祖仁皇帝、仁寿皇太后,孝顺恭敬四十馀年始终一致,深蒙受三位长辈慈爱,并且皇后一直是遵守勤劳与节俭的。一切国家公开祭奠皇后的典礼仪式,朕本欲亲往,以展悲怀,乃自上年以来,朕躬(年龄将近五十三岁,体已违和,若又亲临丧次,不但往来奠酸之间,外劳形骸,而触景增悲,更致内伤目录气。况目前军务紧要,一切机宜甚费筹划」。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7)

孝敬宪皇后碧玉册宝

雍正帝特别下令祭奠大行皇后的仪式,硕亲王的三位儿子祭奠皇后:下令多罗淳郡王弘暻(亲王允祐第六子)告祭皇后。初祭皇后,派和硕理亲王弘皙(前太子允礽次子)向大行皇后行礼。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硕裕亲王广禄(亲王保绶第三子)向皇后行礼。

甄嬛传宜修的真实故事(甄嬛传历史原型大揭秘之皇后宜修)(8)

人生轨迹之乾隆时期

依照惯例,谥号经后世累加,全称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简称为:孝敬宪皇后。

看来宜修还是深受雍正的宠爱的,你还想知道谁的历史原型?评论区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