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电影节,一部名为《郑少帅的奋斗》的记录片备受关注,影片聚焦美术艺考,关注普通人的梦想,该片入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板块“中国声音”单元,于6月19日在上海举行首映。导演沈晓闽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拍摄影片幕后故事。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1)

↑《郑少帅的奋斗》剧照,片方供图

不干涉拍摄对象的生活

纪录片《郑少帅的奋斗》时间跨度大,展现了小人物郑少帅的传奇历程,他用了八年时间考上中央美院,但考上后却并不好好学习,而是用自己的考学经历,创办了“谛国”美术培训学校,展现了美术生应试考试的众生态,学校越办越大,他梦想公司上市,后梦想破灭,祸惹上官司坐牢,出狱后卷土重来再办学校,娶妻生子……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2)

↑《郑少帅的奋斗》剧照,片方供图

纪录片《郑少帅的奋斗》原名《帝国梦》,是社会角落的平凡人自身的巨大变化的影像化记录,旨在以针孔式的影像折射大时代的变迁,有着观众不曾关注,不曾思考,不曾回望的新鲜感。据悉,该片将于秋季全国公映与观众见面。

导演沈晓闽在前阵上映的艺术电影《柔情史》中担任摄影指导,在《柔情史》中饰演张宪的张献民,作为知名教授和制作人,亦是本片监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本片担任美术指导。

《郑少帅的奋斗》立意于2005年, 该片从2005年开机,到2018年做完后期,周期不短。作为一个有着十年央视经验的纪录片导演和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生,沈晓闽非常清楚,越是用真实影像作为素材的纪录片,越要有剧作中创造“人物”的方式去思考。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3)

↑《郑少帅的奋斗》剧照,片方供图

在拍摄期间,导演始终遵守一个原则,不去干涉纪录片拍摄对象的生活,“当然他心情不爽的时候,我会陪他喝酒,他穷的时候,我会请他吃饭。但是原则上,我不会去介入他的生活,他也不需要我去介入,这是一个人的自尊。我不想打破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他觉得我在可怜他。这么多年来,郑少帅无论多穷从来没跟我开口借过钱。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因为拍片破坏友情。”

导演表示,最开始是想拍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选题确定下来以后,我找了很多拍摄对象的备选,一个朋友帮我找到了郑少帅。但是我去采访他以后,发现他的焦点早就转移了,他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身份。少帅说,他小时候家里一年365天,连馒头都不一定吃得上,十七八岁就出去讨生活,为了画画,他吃过各种苦,睡过马路,扛过麻包,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他的野心和欲望。后来,我对这个人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这是一个没有PS过的梦想

郑少帅本人在从事美术教育行业第八年才考上中央美院,甚至晚于很多他自己教过的学生。考上之后,郑少帅并没有任何欣喜,仿佛只为他招生多了一个筹码,他那时候早就不再需要这个砝码了。少年梦想被抛到脑后,真正实现的时候,又仿佛有了登上月球般的失重感:全片只有一个郑少帅在美院教室的镜头。他在和美院同学聊天,感慨自己来得还是太少。那个镜头里的教室,跟郑少帅自己的美术学校的教室差不多,他的同学们都很年轻,仿佛是他的学生。

在拍摄纪录片的十年中,导演沈晓闽的命运轨迹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他在央视担任纪录片导演,导演了诸如《舌尖上的中国2》等多部在国内有影响的纪录片。2011年,他选择从央视离职,去了中央美院当老师,同时成为一个名独立纪录片导演。其实这些年,沈晓闽利用业余时间拍《郑少帅的奋斗》。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4)

↑《郑少帅的奋斗》剧照,片方供图

到了影片后期,郑少帅到了谈论梦想本身都有点尴尬的年纪。但在沈晓闽看来,其实他拍不拍已经不重要了,在郑少帅自己内心,早就有一台模拟摄影机,在给自己拍传记片了。

2012年,郑少帅认识了同样做艺术培训的妻子,后来妻子成了校长,郑少帅乐呵呵地在学校小卖部卖货。《郑少帅的奋斗》里,黑色幽默的细节经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数百小时的素材里,沈晓闽保留了很多趣味的桥段。

当被问及如何向其他人介绍这部纪录片?沈晓闽回答:“我通常会说,这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农村小孩关于梦想和成长十年,体现普通中国人的勤劳,虽然不坏,也有点狡诈,膨胀过、低落过,但影片的大基调还是励志的。这是一个普通人,没有PS过的梦想,尽管他本人的能量比已经普通人的多几倍。“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5)

↑《郑少帅的奋斗》剧照,片方供图

片子拍完了,还会继续关注郑少帅的人生吗?沈晓闽回答:“我不知道,其实我挺想再继续拍下去,但影片主角不一定是郑少帅,我还挺想拍他的妻子李阳。李阳生完孩子以后,一边开学校,一边做微商,镜头里,她有一种特别的表现欲望。”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上海报道

编辑 杨渝彤

没有梦想的日子(没有P过的梦想原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