瘁瘁,◆憂愁貌○《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唐][元結]《訟木魅》詩:“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卒踬仆不能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卒踬仆不能起(卒瘁048)

卒踬仆不能起

瘁瘁,◆憂愁貌。○《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唐][元結]《訟木魅》詩:“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邦瘁,◆《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鄭玄]箋:“天下邦國將盡困病。”後因以“邦瘁”指國家遭受困苦。○[宋][梅堯臣]《依韻答景彝謝予訪其居》:“邦瘁稽前詠,人亡起彼嗟;夜分歸不寐,猶照角巾斜。”

悲瘁,◆見“悲悴”。

病瘁,◆困乏;枯萎。○[宋][蘇轍]《徐州漢高帝廟祈晴文》:“今茲歲首,雨雪失候。麥苗病瘁,穫不償種。”

愁瘁,◆見“愁悴”。

瘁景,◆蕭條的景象。○[晉][陸雲]《歲暮賦》:“普區宇之瘁景兮,頻萬物之衰顏。”

瘁貌,◆1.猶愁容。○[晉][陸機]《懷土賦》:“留茲情於[江]介,寄瘁貌於[河]曲。”◆2.使面容憔悴。○《晉書‧后妃傳上‧武元楊皇后》:“[泰始]中,帝博選良家以充後宮……名家盛族子女,多敗衣瘁貌以避之。”

瘁攝(瘁摄),◆憂傷屈服貌。○《呂氏春秋‧下賢》:“得道之人,貴為天子而不驕倨……卑為布衣而不瘁攝。”

瘁索,◆猶蕭索;蕭瑟。○[唐][孟郊]《秋懷》詩之九:“冷露多瘁索,枯風饒吹噓。”

瘁心,◆猶苦心;勞心。○[明][宋濂]《永康徐府君墓銘》:“兵亂,家貲傾,瘁心勩力,營度綜覈,卒完以充。”

瘁音,◆謂惡辭。指言辭浮靡。○《文選‧陸機<文賦>》:“或寄辭於瘁音,言徒靡而弗華。”○[李善]注:“瘁音,謂惡辭也。”○[葉景葵]《<蔽廬叢志>序》:“而一二瘁音之夫,自矜杼軸,揄揚驟作,徒貽[子陽]之譏,無當[步兵]之目。”

瘁志,◆謂苦心勞神,一意於某事。○[清][龔自珍]《宋先生述》:“其治經也,總群書並進,天旦而起,漏四下而寢,不接賓客,瘁志纂述。”

單憂極瘁(单忧极瘁),◆謂極盡憂慮辛勞之苦。單,通“殫”。○[清][曾國藩]《陳岱雲易安人墓志銘》:“安人單憂極瘁,衣不解帶者四十餘日。”

殫瘁(殚瘁),◆盡瘁;竭盡辛勞。○[明][歸有光]《與邢州屬官書》:“然又皆賢宰之夙夜殫瘁,使鄙人安享受成,以無過謫也。”○[明][袁宗道]《祭王老師母文》:“聚順承歡,殫瘁心力。”

顛瘁(颠瘁),◆傾倒枯槁。○[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人者,邦之本也;財者,人之心也;兵者,財之蠹也。其心傷則本傷,其本傷則枝幹顛瘁而根柢蹶拔矣。”

凋瘁,◆1.衰敗枯萎。○[三國][魏][鍾會]《菊花賦》:“百卉凋瘁,芳菊始榮。”◆2.形容容貌憔悴或貧困衰微。○[宋][王讜]《唐語林‧企羡》:“今形骸凋瘁,看即下世,一切為空,何第一之有?”[明][宋濂]《題<栲栳山人詩集>後》:“其出言可為世則,其制行可為世範,所以名閥之家雖凋瘁,多藉之以自立崛起。”

彫瘁(雕瘁),◆亦作“彫萃”。亦作“彫悴”。◆傷損病困;凋摧憔悴。○《荀子‧子道》:“故勞苦彫萃而能無失其敬,災禍患難而能無失其義。”○[楊倞]注:“彫,傷也;萃,與悴同。”○《三國志‧蜀志‧譙周傳》:“于時軍旅數出,百姓彫瘁,[周]與尚書令[陳祗]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晉][葛洪]《抱樸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郁藹而條秀。”○[宋][陸游]《答劉主簿書》:“數十年之功,耗心疲力,彫悴齒髮而為之。”悴,一本作“悴”。○[明][歸有光]《顧公權厝志》:“[海北]頃罹饑荒,彫瘁尤甚,勞役不止,將有他虞。”

槁瘁,◆見“槁悴”。

寒瘁,◆謂窮困潦倒之人。○[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明者珍於鑒逸群於寒瘁之中,而抽匡世之器。”

毀瘁(毁瘁),◆1.謂直諫君主之過。○《慎子‧知忠》:“[比干]、[子胥]之忠,而毀瘁主君於闇墨之中,遂染溺滅名而死。”◆2.指居喪過哀而憔悴。○[漢][蔡邕]《陳太丘碑》:“[元方]在喪毀瘁,消形嘔血。”○《資治通鑒‧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祥]隱居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毀瘁,杖而後起。”◆3.泛指因勞苦而憔悴。○《後漢書‧黨錮傳‧夏馥》:“﹝[夏馥]﹞隱匿姓名,為冶家傭。親突煙炭,形貌毀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

積瘁(积瘁),◆猶積勞。○[清][龔自珍]《五經大義終始論》:“雖有積瘁之士,沉思之民,春如三春,秋如三秋,晝如九夏,夕如九冬,故國暇而能修民,民暇而性命治。”參見“積勞”。

瘠瘁,◆1.瘦弱困病。○[唐][高彥休]《唐闕史‧辛尚書神力》:“時[讜]侏儒瘠瘁,如不勝衣,至官崇體腯,力亦隨減。”◆2.指瘦弱困病之人。○[元][姚燧]《故民鍾五六君墓銘》:“居鄉侃侃和以易,不私其有善分施。歲荒民饑閔瘠瘁,發我廩庾飫老稚。”

艱瘁(艰瘁),◆艱難困頓。○[明][方孝孺]《後樂齋記》:“生民之艱瘁,政治之闕失,若己不聞焉。”

焦瘁,◆憔悴,萎靡。焦,通“憔”。○《漢書‧敘傳上》:“據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貴,朝為榮華,夕而焦瘁。”

盡瘁(尽瘁),◆竭盡心力,不辭勞苦。○《詩‧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毛]傳:“盡力勞病,以從國事。”瘁,《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引作“悴”。○[宋][蘇軾]《謝除侍讀表》:“故使朝夕與於討論,奉永日之清閑,未知所報;畢微生於盡瘁,終致此心。”○《明史‧忠義傳四‧孫仲嗣》:“賊大至,盡瘁死守。”○[趙樸初]《周總理輓詩》:“艱難盡瘁身,憂勤損齡夢。”

鞠躬盡瘁(鞠躬尽瘁),◆謂恭敬謹慎,竭盡心力。○[明][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清][孔尚任]《桃花扇‧選優》:“臣不敢不鞠躬盡瘁,以報主知。”○[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盡瘁。”亦作“鞠躬盡力”。○[明][唐順之]《答徐存齋相公書》:“願以不計利鈍,鞠躬盡力之義,苦心其間。”

鞠躬盡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見“鞠躬盡力,死而後已-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孔瘁,◆深為憂傷。○[唐][柳宗元]《梁丘據贊》:“嗚呼,豈惟賢不逮古,嬖亦莫類。○[梁丘]可思,又況[晏氏]?激贊[梁丘],心焉孔瘁!”

枯瘁,◆1.猶枯萎。○《三國志‧吳志‧薛綜傳》:“枯瘁更榮,絕統復紀。”○[宋][袁文]《瓮牖閑評》卷七:“芭蕉至秋後著霜則皆枯瘁。”○[明][劉基]《夏夜臺州城中作》詩:“古時[東海]辟孝婦,草木枯瘁連三冬。”○[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宋林唐兩義士》:“[南村]([陶宗儀])以[東嘉]去[杭]千里,冬青豈易持去,縱持去,豈能不枯瘁。”◆2.枯瘦憔悴。○[明][顧起元]《客座贅語‧新知錄》:“二人同舟有所適,一人性急,晝夜計程,稍阻輒憤懣,形為枯瘁。”○[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泥書生》:“一書生入,脫衣巾,就婦共寢。自是恆無虛夕。月餘,﹝婦﹞形容枯瘁。”◆3.指衰老之人。○[宋][葉適]《辭免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崇福宮狀》:“七十既至,一再控陳,但得歸休,便為止足,豈意矜憐枯瘁,委曲陶鎔,特畀新除,復還舊物。”

況瘁(况瘁),◆1.憔悴。況,通“怳”。○《詩‧小雅‧出車》:“憂心悄悄,僕夫況瘁。”○[陳奐]傳疏:“《楚辭‧九嘆》云‘顧僕夫之憔悴’,又云‘僕夫慌悴’,並與《詩》‘況瘁’同。”○[明][何景明]《淮水》詩之二:“征夫況瘁,誰使告爾勞。”○[清][龔自珍]《<鴻雪因緣圖記>序》:“古今名臣碩輔所遇之世不齊,為承平之臣易乎?為憂勞況瘁、盤根錯節、立奇功、勘大變之臣易乎?”◆2.勞累。○[郭孝成]《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一節:“跋涉馳驅,不辭況瘁,扶傷掩死,成效卓著。”

困瘁,◆困頓勞苦。○[晉][葛洪]《抱樸子‧刺驕》:“困瘁而益堅,窮否而不悔。”○《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命之不辰,風塵困瘁,甫得脫離,又遭棄捐。”○《明史‧陳吾德傳》:“府庫久虛,民生困瘁。”

勞瘁(劳瘁),◆亦作“勞悴”。亦作“勞醉”。◆辛苦勞累。○《詩‧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大戴禮記‧文王官人》:“乞言勞醉而面於敬愛。”○[王聘珍]解詁:“醉當為瘁。”○《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后於是盡心撫育,勞悴過於所生。”○[冰心]《再寄小讀者》十:“他們再也不要忍受勞瘁的工作和慘酷的刑罰了。”

零瘁,◆凋零萎謝。○[晉][葛洪]《抱樸子‧自敘》:“況或未萌而殞籜,逆秋而零瘁者哉。”

疲瘁,◆1.猶疲悴。○[明][方孝孺]《祭許士修》:“彼昏無知,畏死樂生,疲瘁其身,與憂患并。”○[梁啟超]《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噶蘇士]既出獄,暫退居於山水明媚之地,回復其疲瘁之體氣。”參見“疲悴”。2.弊病。○《三國志‧魏志‧和洽傳》:“夫立教觀俗,貴處中庸,為可繼也。今崇一概難堪之行,以檢殊塗,勉而為之必有疲瘁。”

貧瘁(贫瘁),◆猶貧悴。○[清][李塨]《李氏傳》:“謂夫曰:‘吾家兄弟參然,而令老親貧瘁京邸,非孝也。’”

勤瘁,◆辛苦勞累。○[三國][魏][鍾會]《檄蜀文》:“比年已來,曾無寧歲。征夫勤瘁,難以當子來之民,此皆諸賢所共親見。”○[宋][蘇舜欽]《杜公讓官表》:“雖極勤瘁,無補涓毫。”○[宋][曾鞏]《福州謝到任表》:“敢不誓殫勤瘁,匪懈夙宵。”

窮瘁(穷瘁),◆困頓。○[晉][葛洪]《抱樸子‧審舉》:“夫唯待價,故頓淪於窮瘁矣。”○[宋][沈作哲]《寓簡》卷六:“兵民窮瘁而懷怨者,其心必離。”○[清][黃景仁]《惱花篇》:“爾今窮瘁實天予,豈有生氣回春空。”

人亡邦瘁,◆《詩‧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毛]傳:“殄,盡;瘁,病也。”○[鄭玄]箋:“賢人皆言奔亡,則天下邦國,將盡困窮。”後因以“人亡邦瘁”謂賢者不在位,國家因而衰敗。○[李光]《贈稚蘭》詩:“神憎鬼瞰知君忿,人亡邦瘁知君惱。”

榮瘁(荣瘁),◆猶盛衰。○[宋][蘇軾]《和三舍人省上》:“紛紛榮瘁何能久,雲雨從來翻覆手。”○[梁啟超]《論國家思想》:“耗矣哀哉,吾[中國]人之無國家思想也。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榮瘁是問。”

傷瘁,◆悲伤;忧伤。○汉《议郎元宾碑》:“於是族舊門人,莫不傷瘁。”○《晋书·文苑传·赵至》:“吁其悲矣,心傷瘁矣,然後知步驟之士不足爲貴也。”○《魏书·高闾传》:“十四年秋,閭上表曰:‘奉癸未詔書:以春夏少雨,憂飢饉之方臻,愍黎元之傷瘁。’”

身心交瘁,◆見“身心交病”。

瘦瘁,◆瘦悴。○[宋][蘇軾]《與侄孫元老書》:“近來多病瘦瘁,不復如往日。”

衰瘁,◆見“衰悴”。

頹瘁(颓瘁),◆坍塌毀壞。○[晉][陸機]《嘆逝賦》:“悼堂構之穨瘁,愍城闕之丘荒。”

心力交瘁,◆精神和體力都極為勞累。○[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冰心]《南歸》:“人家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這次病了五個月,你們真是心力交瘁!我對於我的女兒、兒子、媳婦,沒有一毫的不滿意。”

朽瘁,◆衰病。亦指衰病之身。○[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雲雨之澤,播及朽瘁。”

隱瘁(隐瘁),◆哀毀骨立。○[漢][蔡邕]《為陳留縣上孝子狀》:“況未稟純粹之精爽,立百行之根源。其人隱瘁而德曜彌光,其族益章。”一本作“殄瘁”。

憂瘁(忧瘁),◆憂傷困頓。○《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憂瘁慘慘,忘寢與食。”○《隋書‧孝義傳‧薛濬》:“後其母疾,[濬]貌甚憂瘁,親故弗之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