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回应社会关切。据介绍,广东正加快构建“五纵五横”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系统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这些骨干水网及其配套工程建成后,将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市、受益人口超7600万。

广东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广东加快构建五纵五横)(1)

碧道

构建“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

王立新介绍,广东虽然处于多水多雨的地区,但是也存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时间不均衡方面,下雨主要是集中在4-10月;空间不均衡方面,广东全省年平均降水1771毫米,降雨量大的地区高达2600毫米,小的地方是1300毫米,差了整整一倍。另外,广东还存在水质性的缺水问题,就是有水但不能喝。近年来,粤东、粤西资源性缺水,粤北工程性缺水,珠三角水质性缺水等问题较为突出,急需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据介绍,2021年,广东召开了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实施“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五纵五横”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系统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五纵”就是指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这五条省内主要河流,是构建水网的基础,“五横”就是指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以及已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是广东水网的主骨架。这些骨干水网及其配套工程建成后,将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市,受益人口超7600万。

目前,全省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构建不断完善,伴随着引韩济饶工程等多个水利项目建成通水,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进入了快速通道。为增加社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广东大力推进万里碧道和水美乡村建设,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优的“水生态产品”。

打开地图软件即可搜索身边的“碧道”

根据《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广东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设总长1.6万公里,集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化休闲漫道、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为一体的万里碧道。目前,全省已经建成碧道近5000公里,原来一些“臭水沟、酱油河”已经变成了水碧岸美的生态廊道,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大家只要打开百度地图搜索“碧道”,就能查处碧道的位置、周围的景观面貌,以及碧道的具体路线。“大家可以沿着地图去感受一下咱们广东的万里碧道。”王立新表示,这是广东省河长办与百度地图专门合作的一个项目,为市民提供方便的生态产品。水利一头连着江河湖泊,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未来,广东省水利厅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水利问题,奋力实施“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