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然而,在种植红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病害,不过,红薯一旦发生了普通病害,倒不会对红薯的产量或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红薯一旦患了以下这三种病害,那么,红薯的产量或质量就会显著下降,就会可能出现红薯减产、绝产或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对于以下这三种病害一定要加强预防,否则,就会给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红薯病害图解大全(俗语红薯三种病)(1)

一、红薯黑斑病

红薯黑斑病是由黑斑病毒引起的红薯病害。这种病害从红薯的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收获储藏期都能发生,该病害一旦发生,不但能够引起烂床,而且,还能够引起死苗、烂窖,从而给红薯的安全生产和储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红薯一旦感染了黑斑病,病菌就能够深入到薯肉的下层,从而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道变苦,不能食用。而且,病部呈木质化,出现坚硬、干腐的现象。

红薯黑斑病可发生在红薯生产的各个环节。一般来说,只要苗期发病,病苗在定植后不久,红薯叶片就会发黄,植株变得非常矮小,最后出现病株地下部腐烂的现象。

对于该病的防治,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抗病红薯品种。一般来说,抗病红薯品种是不容易感染黑斑病的。倘若自己种植的不是抗病品种,应当在红薯窖藏前利用锯末掺硫磺点燃对红薯窖进行熏蒸,最好熏蒸20分钟以上,这样就能够抑制黑斑病孢子的萌发,从而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在栽植红薯秧苗之前,可采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液浸苗,也能够有效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发生。

红薯病害图解大全(俗语红薯三种病)(2)

二、红薯根腐病

红薯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也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一般由红薯根腐病的病残体、栽植红薯的田间土壤和带有细菌的有机肥进行传播。也可由带菌的种苗通过远距离运输后进行传播。

红薯一旦感染根腐病,红薯的叶片就会变成浅黄色,而且,生长速度就会减慢,红薯须根尖端和中部会有黑褐色病斑出现,在苗床上发苗较晚,而且发苗率很低,然后,大部分根出现腐烂的现象,并且侵染其它健康薯块。对于发病轻的地下茎,其近地际处能够发出新根,也能结薯,但薯块很小,并且,红薯块茎都会出现畸形和后期龟裂的现象,降低食用价值;对于发病重的地下根茎,大薯块部分都会变黑腐败,从而失去食用价值。

近些年来,农业技术部门培育出了许多比较优良的抗病品种,比如,郑州红4号、徐薯2号、徐薯18号、济薯2号、济薯10号、济薯11号、南薯88号、烟薯3号、泰薯2号、鲁薯3号、鲁薯4号、鲁薯7号、海发5号、鄂薯2号、丰薯1号等等,都具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因此,要想减少根腐病的发生,最好选用抗病品种。

另外,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深翻土地,每隔三年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等进行轮作也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

红薯病害图解大全(俗语红薯三种病)(3)

三、红薯软腐病

该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多由土壤干裂伤根、肥料未腐熟带菌、地块连作带菌以及薯块自然裂口被细菌侵染所致。该病害一旦发生,会在红薯伤口处出现水浸状病斑,以后变为褐色,并导致整个薯块腐烂。一般来说,在15~23℃的温度条件下或高湿的环境下,发病会比较严重。

对于该病的防治,一般需要从提高收获质量做起,尽量避免对薯块的机械损伤。另外,在红薯生长期间,如果出现田间积水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排水,从而可减少红薯软腐病的发生。

红薯病害图解大全(俗语红薯三种病)(4)

一般来说,只要做好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工作,就能够保证红薯的产量和质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