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邻村老头看见我在土里挖红薯时,哼着歌谣向我走来:“薯丝薯拌饭,薯粉煎鸭蛋。薯叶子当青菜,薯杆子炒辣椒,薯粉条是好菜,留着候亲家。锅里砂子炒薯片,灶里煨薯细伢则吃。薯藤喂母猪,薯蔸子当柴烧。

红薯怎么称呼(感谢红薯)(1)

歌者朗朗上口的一首民谣,几乎对一株红薯作了全身用途的描述,也足见在缺粮少食的艰苦岁月里,一株红薯,除了蔸子外,根、茎、叶,都是人们的可食之物。我静静地对一筐子红薯注视了许久,当以刮目相看,似乎对它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现今老幼喜爱的零食,曾经也是那个年代缺粮少食时代,裹腹填饥的唯一救命粮。

远的不讲,就解放后的建国初期,农村农业还相对落后,粮食作物产量低下,加上自然灾害,粮食歉收,所以红薯这不择土地贫瘠的粮食作物,给缺粮少食的亿万人民缓解了一定程度上的饥荒。在那特殊时期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红薯怎么称呼(感谢红薯)(2)

六十年代出生的我,对那时的情况也还有些许记忆,薯丝薯拌饭,是因为红薯是不易储存、所以挖回不久后就要刨成丝晒干储存,作来年的辅粮,说是辅粮其实在那时是大米作辅粮,薯丝作主粮了。人多的家庭里,一锅饭中只见薯丝却见不到有多少白米饭。

我记得那时生产队每到秋收挖薯时,堆在生产队的晒谷坪里,再按人头分给各户。父亲那时是白天上工,就晚上开夜工刨薯丝,搞到深夜要刨完一个箩担的红薯,赶在另天的太阳底下去晒干。那时还没有天气预报,踫着了下雨天时就要收坏薯丝臭味薯丝了。那时坏了臭了却也舍不得丢,也要搭点掺合着吃,必须要节省着渡过那一年。

红薯怎么称呼(感谢红薯)(3)

红薯相传是从明万历年间,由一商人历经艰难带入中国的,这一泊来品的到来,说实在话确实解决了多少人的生存之道,填饱了多少人的肚子。就五六十年代来说,正是建国后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农业科技不发达,像我们南方的食粮主食是大米,依然还是原始的种子,原始的栽培,收成靠天的情况下,红薯因其是一适应性强,易栽培,产量高,所以作为食物来说却起到了一个半边天的作用。

那时,红薯的根、茎、叶都得到了全面的利用。根,即薯,可生吃也可整个蒸熟吃,但基本上都是刨成丝晒干储存,晒薯丝时要清洗其中的淀粉,淀粉煎蛋饼是一道儿时记忆最深的菜,又可做成薯粉条吃。“薯叶当菜吃”,如今也还是人们的喜爱,薯藤苗用作喂猪,在黄社塅缺山少柴的地方,也确实是薯蔸子晒干当柴烧。

红薯怎么称呼(感谢红薯)(4)

在七十年代未八年代开始,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种子改良,杂交水稻的大规模种植,粮食大丰收是过去的多少倍了,所以红薯彻底离开了人们的一日三餐,成了猪饲料。

曾几何时又成了深受大人小孩青睐的零食,商人们利用红薯的产量高,价格低廉,大量加工利用成为人们喜爱的餐饮食品和老少皆宜的零食。大街小巷也吹来阵阵喷香诱人的儿时的味道:煨烧红薯。我们要感谢那个带来种子的人。

更要感谢红薯!

红薯怎么称呼(感谢红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