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中曾写到,清虚观的张道士向贾母给贾宝玉提亲,说道“根基家当倒也配得上”。而贾母的回答却是“不管他根基富贵,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贾母为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贾宝玉选亲事,为何毫不顾忌对方的富贵,甚至对方很穷,也宁愿帮衬着,来促成亲事。有人评价贾母实在是豁然大度,居然摈弃了婚姻中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的传统。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仅那个年代的贾母难以摈弃门第观念的婚姻,就是一二百年后,婚姻中讲究门当户对、门第观念依然很严重。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1)

贾母电视剧照

上面贾母的话,恰恰反映了当时权贵之家的婚姻必须要重视阶级门第。王道士口中所说的对方“根基”,指的是“对方的阶级门第”,而贾母口中的“门第富贵”指的是对方的经济状况。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贾母的意思即对方的阶级门第是一定要和贾家相匹配的,但她不可能当众明说,因为话从王道士口中说的,双方或众人都心领神会。婚姻门第是一定要重视的,而贾母对于对方的经济状况是不太重视的。贾母讲究的是对方的政治门第,也就是阶级门第与贾家相媲美,富裕程度不是最关注的。这种门当户对的联姻也就是所谓的政治联姻,只是其中的政治观念有强有弱而已。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2)

贾宝玉

一二百年后,清末民初,老北京涌现出了大批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家族。其中,有为官敛财致富的,当然大多是在经商中积累财富的巨贾。为官的联姻自然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但由于官商的紧密联系,经济联姻也常常出现。尤其在清朝灭亡之后,政治联姻已不复当初,而经济联姻甚嚣尘上,即门第观念,由政治强弱转向了财富多寡。尤其在老北京所谓的八大宅门与八大首富之间的联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以后会对京城八大宅门之间的联姻,八大首富之间的联姻,八大宅门与八大首富之间的联姻做一个系统的讲述)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3)

京城宅门胡同

今天我们单讲京城当铺刘家与门当户对的各家联姻。当铺刘家的发家起初靠得是钱庄生意。老北京有名的四大恒:恒和钱庄、恒利钱庄、恒兴钱庄、恒源钱庄,就是当初当铺刘家开创的。几大钱庄曾把控着京师的经济命脉。这句话毫不夸张,因为在八国联军侵华和庚子之乱时,京城的四大恒受损严重,银子难以周转,由此京师市面一度惶恐,人心惶惶,金融难以运转。为维持商业,调动金融运转,朝廷急拨五十万两银子发放四大恒,以此维持市面经济稳定。四大恒最终渡过难关,但也让当铺刘家忧心忡忡。钱庄虽然利润很快很大,但并不平稳,一遇上挤兑风波,可能将前功尽弃。于是,刘家最终转行经营当铺,一度在北京和天津开设当铺达二十家之多。从钱庄到当铺,当铺刘家早已积累万贯家财,在老北京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大富之家。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4)

京城商铺

俗话说,什么圈子的人找什么人,能与当铺刘家联姻的,也绝非一般的人物,可以说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当然,头最亮脸最大的莫过于与京城赫赫有名的庆王府联姻。那时虽然清朝已不在,但庆王府的权贵余威仍在,能与庆王府联姻,对于那些大富之家仍是很有面子的。当铺刘家的孙女辈就有嫁到庆王府的。当铺刘家的女儿辈,大女儿不幸,未出阁就去世了,二女儿嫁给了与自己同行业的开银庄和当铺的王家,三女儿嫁给了开金店的李家,五女儿嫁给了京城有名的三王(金王、银王、老醢王)之一的金王。此金王并非上面三姐出嫁的开金店生意的,而是在前清为皇家看金库的王家。王家在内务府任职,所看的金厂长,足有三十六亩地之大。银王顾名思义是为皇家看银库的,老醢王则是经营 生意的,山西人,也在北京开了十几家银庄,理财手段相当高,山西人的生意什么都做。因为,当时一个山西人的生意,一个山东人的生意,可以说占据了整个北京城。可见,当年的老醢王有多么的富裕,而与老醢王齐名的金王与银王,那更不必说,也是大富之家。不然也不会与当铺刘家联姻。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5)

庆王侧福晋

大女儿去世,二女儿嫁给银业王家,三女儿嫁于金店李家,五女儿出嫁金王家,那还有个四女儿呢?四女儿的婆家,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那就是老北京赫赫有名的同仁堂乐家。同仁堂乐家在老北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乐家经营的生意与老百姓密切相关。药铺虽然不是人所向往的地方,但有病了还不得不去。二是,乐家的阔气在老北京名列前茅。所谓的老北京八大宅门就有乐家,老北京四大公子之一也出自乐家。当铺刘家与同仁堂乐家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两大家族的强强联姻。两家也离得相当近,同仁堂乐家住的是什锦花园,而当铺刘家住的是马大人胡同,两条胡同一前一后,中间由扁担胡同穿起来。当铺刘家在马大人胡同是大宅门四进五大院,里面还有花了五万大洋修建的大戏台,而乐家的什锦花园毫不逊于马大人胡同刘家的大宅门。乐家的什锦花园可谓中西合璧,有的房子的气势如皇宫中的大殿一般,而西式的装饰又显出西洋贵族的气派。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6)

马大人胡同

当铺刘家的四女儿嫁给了乐家四大房孙辈,大排行老五,小排行老三的乐笃周。乐笃周在乐家大房四个孙辈中排行第三,在四大房二十七个孙辈中排行第五。所以,当时人人称之为五老爷,当时的称呼都是按照大排行,因为四大房在一起。四大房二十七个兄弟中,乐笃周的头脑和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此人,有头脑,有能力,有眼光,有魄力,还非常喜欢交际。后来,乐笃周在上海和南京开设了同仁堂。由于自身的优势加上同仁堂的名号,南京和上海的同仁堂生意居然比北京老同仁堂更好,当然更强于其他兄弟开设的药铺。然而,乐笃周也一度受到北京兄弟们的憎恨,因为他破坏了老祖宗的规矩。因为,老祖宗规定,同仁堂只有一家就是在北京,其他人开药铺可以冠用乐家药铺的名号,但绝不能使用同仁堂字号。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7)

北京同仁堂

乐笃周知道自己违背了老祖宗的规矩,也让兄弟们不待见,但他觉得只要能发展同仁堂,他不在乎。乐笃周往往亲自前往药都祁州药市采购药材。不仅如此,乐笃周还去了欧洲美洲学习参观,让他大开眼界。他把南京同仁堂全部置办成洋派,电器全部更换成德国西门子的,并且要进行中药西制。由于生意越做越大,资本越积越厚,乐笃周的阔气也是相当引人注目。住宅富丽堂皇,相当奢侈,就连在老北京大宅门住惯了的兄弟们去了,也惊讶不已。大楼的前面更是前车水马龙,经常有很多轿车停在大楼前,主要是来拜访乐笃周,因为乐笃周很擅长交际。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8)

南京同仁堂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令人羡慕,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当年居然吵着要出家当和尚。因为,自己的新婚妻子,当铺刘家的四女儿过门还不过一百天就突然去世了。更让乐笃周伤心的是,自己连妻子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因为当时他正在祁州采购药材。乐笃周回到家后,只看到妻子冰冷的尸体。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和妻子的感情很好,为何妻子不明不白地就离他而去了。他受不了这种无情的打击,死活嚷着要出家,当然最终他的目的没有实现。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功。妻子到底怎么死的,很快家里人口径一致,那就是新娘服毒自杀的。而为何自杀的,并没有明说,因为很多人也不知道事情的原由。新娘明明白天还好好的,一点异常没有,为何一夜的工夫就选择了自杀。当然,外界也有议论是新娘得怪病死的,总之外界传言再多,乐家再悲伤,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新娘的死因也就成了一个谜团。这个谜团一直到了七十年后才被新娘的弟弟揭开。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9)

大宅门姑娘

弟弟回忆,当初四姐要嫁的婆家并不是同仁堂乐家,而是五姐的婆家金王家。原本要和金王家联姻的是我四姐。但在相亲的时候,金王家的老头为儿子相亲却偏偏看中了我的五姐。老头说,我四姐有一颗龅牙,长到上面了,所以嘴唇有点鼓,这就看不中了。金老头就给媒人说,我看还是妹妹好,就不要这个姐姐了。当然,媒人很为难,毕竟婚姻无小事,不能说换就换。然而,金老头就是不依不饶。因为人家有资本,当时清朝虽然完了,但溥仪的小朝廷还在,金王还仗着小朝廷的势力。可以说,当时金老头有权有势。媒人也为了难,只能到我家和我父亲说说。我父亲一开始自然不同意。一是,婚姻怎么能说换就换,那不是成儿戏了,二是,姐姐不出嫁,妹妹怎么能出嫁。然而,最终,父亲也没有缠过媒婆。一是,这媒婆的嘴确实厉害,不是一般人能降服的,二是,这媒婆也不是普通的媒婆,在当时的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然也不会在这种人家之间拉纤做媒。媒婆向父亲保证,将来一定会给你家四姑娘找个更好的婆家。我父亲也就勉强答应了。就这样,我五姐嫁到原本是我四姐的婆家,金王家。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10)

民国中式婚礼

金王家因为在内务府任职,所以是旗人中的旗人。过去都说内三旗,外八旗,而内三旗就是内务府三旗包衣人。金王家可是一派的旗人作风,由于,我家经常与旗人打交道。所以,在家里也是旗人家庭的做派。我的几个姐姐也是在衣食住行,生活作息上模仿旗人家的姑娘。我五姐嫁给金王家,也就与平常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从小在家里也是一举一动学着旗人的做派。对于四姐的婚姻,后来,媒婆果然没有食言,确实给我四姐找了门当户对的人家,那就是同仁堂乐家。论经济条件、富裕程度,我家与同仁堂乐家实属门当户对,但在生活做派上却差别太大了。同仁堂四大房,尤其是大房很多子弟都出国留学,所以,洋派作风非常之强,尤其四姐要嫁的乐笃周也是留学回来,洋派作风更不必说。当我父亲把这件事情向我四姐一说。我四姐就不乐意,从那天开始一直到出嫁就一直在家里哭。人也是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当然,最终还是出嫁了。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心病,但嫁过去之后还是非常矜持,毕竟她从小向往的是像旗人家庭的姑娘那样。每天梳着两把头,小心侍奉丈夫,谨慎伺候公婆,时不时优美地行大安(像宫中妃子行安一样),旗人家的姑娘就是这样的矜持。所以,刚嫁过去之后,四姐听从丈夫乐笃周的,这让乐笃周感觉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好,殊不知,四姐心里始终有块心病。后来,这块心病越来越严重。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11)

民国西式婚礼

乐笃周留过洋,更要命的是还留的是法国。回来之后,经常在与一些洋派作风的朋友见面时,时不时地亲亲嘴。这让原本就非常保守的妻子更看不下去了,然而,妻子又不能说,因为她从小接受的就是出嫁从夫的传统观念。看到丈夫的行为,自己接受不了,又无法阻止,可以想象心里有多么的难受。妻子不说,乐笃周自然不会明白,依然保持着自己洋派作风。因为,家里相当阔气,经常邀请朋友来家里开舞会,跳舞。乐笃周喜欢交际,不仅和朋友们一起跳,自然还要拉上自己的新婚妻子。这就让妻子更加受不了,可以说忍无可忍,却必须还要忍。丈夫开放高兴地呼朋唤友,妻子勉强随从,却在心里滴血,一切都深深地埋在心里。结果可想而知。

大时代三姐妹死因(两大家族联姻未过百天)(12)

民国舞会

结婚还不到一百天,乐笃周像往常一样亲往祁州药市采购药材。还没有返回到家,就有家里人匆匆而来向他报信,他的妻子服毒自杀了。乐笃周听到这个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反应不得而知。总之回到家后,乐笃周看到妻子的尸体,难以掩住心中的悲痛,歇斯底里地要出家去五台山当和尚。然而,人生并没有遂他的愿,而是成就了后来的另一个他。不得不说,人生的道路看似千万条,看来看去,想来想去,走来走去,实际最终走的只有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