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茅台前身是华茅,殊不知,华茅前身乃西会福家庭作坊。

通俗一点说,按辈分论,西会福应该是茅台的爷爷,简称“茅爷爷”。那么,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何渊源呢?这就要从一段鲜为人知的盐商制酒故事说起。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茅爷爷西会福与茅台间的历史渊源)(1)

一、跨界酒业,一代盐商成就美名

从诞生之初,“茅爷爷”西会福就注定了要与茅台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

众所周知,华茅,最初产自成义烧坊,而现代意义上茅台是由“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坊所组成的,民间将各家酿制的茅台酒以老板姓氏进行了区分,分别叫做华茅、王茅、赖茅。

西会福的历史与王茅和赖茅没有任何关系,但与茅台酒厂最先收购的华茅颇有渊源。如果说西会福与华茅同宗同源,也确有一定道理,具体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道光年间。

据《贵州经济》记载,山西“成义号”盐商黄会福,原籍河南,于道光年间入黔经商,因思念家乡美酒,在贵州仁怀茅台村创立家庭自贡酒坊。

祖上乃皇室酿酒师,曾为皇家酿过御酒,家族世代均有酿酒的传统,且祖上酿酒方法代代相传。黄会福如往常一样用自家酿酒技术酿酒,谁知合以本地水粮竟造出知名的赤水酒酿,酿出的酒味醇而香,受到民间推崇,取产地之名称之为“茅台”,从此香飘四海流传于世。

后经宋志明、毛兴之等陕西盐商朋友糅合秦酒制法进行改良,最终形成茅台村酱酒的雏形,这也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厂最早的雏形。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茅爷爷西会福与茅台间的历史渊源)(2)

从这时起,茅台村逐渐大兴酒业,并全部以产地茅台命名,后至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燃至仁怀,摧毁了茅台镇的大部分手工业工厂和手工业作坊,许多行业陷于停顿,如此一来,黄会福被迫歇业,并将成义烧坊售予华桎坞先生继续经营,华家仍然沿用成义酒坊名称,即“华茅”,后在解放初期并入国营茅台酒厂。

之后,黄会福举家北迁至祖籍地开封,盘下具有千年历史的祖业铁薛楼,重新开起了酒坊,此时佳酿不宜再称为“茅台”,便以自己的名字和遥祝贵州乡亲平安为意取名为“西会福”,民间则称之为“茅爷爷”,历经黄家三代人的努力,终将西会福的国酿威名盛传于中原各省。

由此看来,西会福自称为“茅爷爷”,也就是茅台的祖先,确有一定道理,与茅台酒厂同宗同源更是说得过去。

二、穿越岁月,西会福见证百年历史

起初,本应在道光年间成为国酒的西会福,却由于战争的侵蚀,使其沉寂了几十年。传奇或许偶有沉寂,但绝不会因此匿迹。

一个世纪之后,于1915年,民国总理周自齐先生举荐西会福酒,远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巍巍华夏五千载,志扬国威于四海,西会福让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白酒文化和民族情怀!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茅爷爷西会福与茅台间的历史渊源)(3)

在会上,西会福凭借其“酱香浓郁、回味悠长”的独特品质迅速征服了无数上流人士,荣获博览会金奖。而如今一骑绝尘的茅台酒在当时则拿了个银奖。

不经岁月磨炼,怎得酒香悠长。茅爷爷西会福从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走来,经历了传奇诞生、暗淡年代、经典重生和风靡美国的历史沿革,口中留存的饱满与持久,是其饱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在几度沉浮、破茧和蜕变之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可以说,穿越百年,西会福的每一口琼浆,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故事,映射着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史。

就是这样一段传奇历史,这样一座百年烧坊,这样一杯穿越百年岁月的美酒,在代代黄家传承人的守护下,“茅爷爷”西会福如今依旧酒香四溢,令人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