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谈到F14时候,聊到了战斗机速度这个话题。针对有人喷F35最大速度1.6马赫这个梗,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代机以后,导弹时代超音速不那么重要。被人说成了速度无用论。

于是,今天,在这里谈下,我对战斗机的发展和战斗机对速度的需求和取舍问题。

战斗机速度怎么测(战斗机与速度)(1)

众所周知,一代米格15,歼5,F86等一代机时代,战斗机的速度只有亚音速。要交亚音速时代。

二代机之后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大量超音速宠儿崛起。战斗机进入了超音速时代。

这个时代影响了当年空中发展的技术方向。

因为,这里主要影响因素是,超音速轰炸机。以及空空导弹诞生,当年的战斗机技术追求为高空高速突防,和高空高速拦截。实际上尽管,当时低空导弹已经开始发展,但是面对3马赫乃至4马赫的2.2万米最大升限的超音速轰炸机。中,美,苏,欧不约而同的走上了高空高速拦截机的技术发展路线。也就是歼8,幻影2000,当然苏美双方眼发了兼顾低速和机动性的战斗机 比如美国的F14。在超音速状态是将机翼折叠成后掠翼,在进入对地攻击或者需要低速机动和稳定性时候将机翼展开成垂直机翼。

战斗机速度怎么测(战斗机与速度)(2)

相对我国,因为当时技术和资源限制,我国主要技术思路是打赢不对称战争,我们发展的海空技术路线都是防御。我们研发歼7,歼6,乃至后来的歼8都是走的超音速拦截机的路线。低空低速性能极差。当然歼7据说后来改进了双三角翼布局和边条翼增加了低空低速性能,也兼顾了跨音速的性能。

战斗机速度怎么测(战斗机与速度)(3)

这时候苏联和俄罗斯的技术路线根据各自作战环境问题,出现了分歧。

美国全球到处是海外军事基地,拥有庞大的空天保障力量和遍布全球的盟友。

于是,美国根据自身需求发展了F15和F16两款高低搭配飞机。而这两款战斗机的技术特点非常明显。F15属于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空战,俗话说:没有一克的重量用于对地攻击。双发,双垂尾,重型战机,让F15拥有更大航程,更大载弹量,更大机载雷达,更大推重比。

F16对于美国来说是一款多用途,敏捷性战机,这么说呢,单发,中型,人家只为了一个要求更大的推重比,让战斗机更加灵敏,更小的转弯半径,而且气动布局完全是为了适应跨音速时候的高机动性能来的。

与次不同的苏联,强调战斗机独立拦截和空战能力。所以苏联的战斗机机载雷达特大 ,双发重型的苏27,更注重超音速拦截和超低速机动,在跨音速这个状态机动性能是不行的。因为在这个状态他容易机头上仰,进入不稳定状态。苏27的技术特点是独立作战,所以他航程大,机载雷达功率大。但是利用体系对抗就差很多。米格29属于苏27的中型低配版,主要用于动力方向。毕竟航程不大。

在意过体系领域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一直到第一次海湾战争,才被世人重视起来。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后三代机时代。

超音速轰炸机在大型远程防空武器眼里已经不是问题的今天,超音速拦截还会有人坚持吗?要知道超音速在三代机时代是问题是超音速是没法做机动动作的。也只有白钢的米格31在3马赫状态下来了个大过载,结果回来机身长了一米,直接报废。

另外,对地攻击需要稳定的低速和低空性能。这就是一个取舍问题了。

同时,更小的转弯半径也需要更稳定的低速机动能力。

这就好比赛车,直线速度快没用,你得转弯稳定性好。只有这样,你的转弯速度才会更快。直线谁不会踩油门呀。

欧洲台风双2.2,歼10A双2.2,歼20双2.2 F22双2.2,但是阵风,歼16,F15,F16苏35,歼10C等都强调双1.8状态下的作战能力。为什么。因为他们要适应导弹空战的时代。导弹要求战斗机转弯速率要高,转弯半径要小,跨音速的机动要好。机头指向能力,稳定的横盘。。。。当然四代机例外 他们有更强大的发动机,更加先进的航电,

所以他们可以在接近失速状态下通过改变发动机喷口方向等技术实现机动。歼20的梯形主翼,全动鸭翼和尾翼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在不开加力时候进入超音速状态,并保持优秀的机动性和人员舒适性。

总之。时代变了,战斗机对速度要求也变了。

至于F35的1.6马赫,我相信,人家有它的考虑。毕竟谁他喵的会想到中国会研发出歼20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