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大学有哪些专业值得报考(史上最全石油工程专业和高校介绍)(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评估、开采、油气分离、输送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学领域。其学科相关授权单位主要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生成环境、勘探、油田地质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测井数据采集和处理、油气储运以及石油工程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A 学科高校为西南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包括北京和华东)。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 10615西南石油大学11414中国石油大学B10220东北石油大学B-10491中国地质大学C 10489长江大学C10705西安石油大学C-10616成都理工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和油气储运工程。本科阶段该学科分两个专业进行招生:石油工程(包括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和海洋油气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今天,我们主要对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下表中列举了23所开设有石油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因为是人为统计,本表列举的23所高校可能不是完整的石油工程专业高校名单。大家如果知道其它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可以在评论中给我们指出。

全国23所开设有石油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

石油类大学有哪些专业值得报考(史上最全石油工程专业和高校介绍)(2)

上述23所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有9所,长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共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东建有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此外,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被教育部评为一流学科。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些高校:

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Changzhou University)坐落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发起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批准的英语雅思官方考点。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武进、白云、西太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498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70余万册;下设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78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9个授权领域);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教职工近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位于荆州市,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湖北省教育厅与荆州市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长江大学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分别始建于1977年、1936年、1951年。截至2020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742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30万册;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184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14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4158人,来华留学生1000余人。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由长江大学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 2004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2014年河南春来教育集团注资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为学院举办方之一。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并建设有咸宁校区。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式学校。截止2020年2月,学校各类实验室8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83个,图书馆藏书358.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专任教师457人,其中教授85人,博士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4.8%,并聘有美、英等国家的专职外籍教师。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四川省。截至2020年4月,学校占地2887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教学学院、2个研究院。有教职工3396人,全日制在校生36353人,其中本科生30540人,研究生5194人。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东油(NEPU),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炼制系,孕育于北京石油学院,诞生发展于大庆油田,是大庆油田大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学校前身东北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1975年7月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位总裁、副总裁毕业于此,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军校”。东北石油大学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开办65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截至2019年12月,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6149人、硕士研究生2640人、博士研究生424人、专科生5158人。东北石油大学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沈殿成、何树山、刘合等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时代英才,被誉为“石油工程师的摇篮”。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经、文、管、艺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学校,享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等荣誉。哈尔滨石油学院创建于2003年,始称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哈尔滨石油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哈尔滨新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有梦想才有未来”的理念和“博学求实、励志创新”的校训,以大庆精神创业、铁人榜样树人。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明誉校,管理强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现有占地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4585万元,纸质图书69.6万册。学校立足地方,面向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以石油、石化产业为服务主体构建学科专业群。学校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学校开设31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华北理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北理工,位于河北省经济中心唐山市,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等全方位教育层次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学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于2010年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曾用名河北联合大学,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学门,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系并入,曾沿用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校名;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26年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63年开始本科建制,曾沿用唐山煤矿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等校名。截至2020年6月,学校占地4500亩,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学生40747人,其中本科生31482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590人、留学生255人;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834人;19个管理机构,33个教学机构,9个教辅机构和5个直属机构;拥有隶属附属医院和非隶属附属医院25家;临床医学、生物与生化、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组建而成,1993年改为现名。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徐汇、奉贤和金山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535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6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教职员工3100余人;图书馆总藏书量343万册。

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Lanzhou City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会兰州,成立于2006年,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甘肃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安宁五所高校战略联盟、全国石油高校协作会议、,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6月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5月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8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校本部、培黎、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50.54万平方米,下设18个二级院系、52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教职工近1150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是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辽宁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团中央确定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时名抚顺石油学校;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1970年更名抚顺化工学院;1980年成立抚顺石油学院;2002年2月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截至2020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纸质、电子藏书293.43万册;设有1个学部和18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9130人;有教职工1553人,其中教师1100余人;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1个本科专业;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

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Long Dong University)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所由甘肃省政府和庆阳市共同建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合作院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庆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置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2012年,庆阳卫校整体并入。截至2019年2月,该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0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27人,教职工1033人。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Xi’an Shiyou University),简称“西石大”,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改厂停办;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校”资格; 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2019年8月,学校雁塔、明德、鄠邑三个校区占地2133亩,下设16个二级院系、5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280余人;本科生1.6万余人、硕博研究生41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西南石大”(SWPU),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由教育部、四川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1958年,四川石油学院成立,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1970年,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部委院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2002年,学校主体搬迁到成都市新都区;2004年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建有成都、南充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设有19个教学学院(部),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种专业学位硕士类别;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942人(含非全日制统招硕士生),其中普通本科生30068人,统招硕士研究生5446人,博士研究生883人,学历外国留学生543人。另外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400人。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Yan’an University)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之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等相继并入。1947年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办学。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截至2019年8月,学校设有18个二级院系,10所附属医院,6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9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院士工作站;有有本科生15234人,硕士研究生1892人,教职工1527人。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Yanshan University)简称“燕大”,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截至2019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4000亩;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直属学院;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4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教职工3200人;在校生38000人。

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Yulin University)坐落在陕西榆林,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陕西省最北部的高等院校,也是榆林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8年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协议,合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2017年,绥德师范学校并入。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840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35人,正高职称87人,副高级职称30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90人,博士学位15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多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涵盖理、工、文、管、经、法、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占地总面积1435545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07575平方米;设有23个学院(所)、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322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8635人;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简称中石大(CUP),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2000年2月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划归教育部管理,明确了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大学(华东)各自相对独立办学;2005年1月学校更为现名。截至2019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校区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校园总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面积7000余亩;下辖15个二级学院(部),开办3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479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777人、硕士研究生5626人、博士研究生1428人、留学生461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1997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774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4万册;下设19个学院(部);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8个本科专业;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7000人,留学生1100余人。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在优化整合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优良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合作创办的规范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是山东省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申办的全日制规范化学院,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力,被中石化集团授予“庭院式花园”称号。学院于2003年3月成立,时称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石油管理局和东营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共建协议,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掀开新的发展篇章。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占地1563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有石大、师专、卫校三个校区。主校区为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49万元,图书馆藏书263万册。截至到2016年,学院设油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护理学院等七院,学院拥有23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列有招生计划,专业涵盖理、工、文、法、教育、管理、艺术、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始建于1951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是重庆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也是创建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由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5月18日合并升格而成。截止2019年12月,学校占地近2000亩,建筑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2万余册、电子图书172万余册,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下设16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8个,数量位于重庆市属高校第一,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柔性引进的院士3人。党委书记黎德龙。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油气开发的力度,国家的重视无疑将助力石油工程专业的发展。非常规油气(页岩气和可燃冰等)的开发,也将助推石油工程专业升级。有志于为我国油气工业服务的学子可以报考以上学校,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