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圆圆曲》,以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而闻名。说的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1)

陈圆圆,原名邢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

时逢江南年谷不登,圆圆被卖到梨园。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演出登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色艺双绝,名动江左。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2)

《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1644年初,李自成兵临京城,此时吴三桂麾下八万关宁铁骑,驻守山海关以防清军。三桂入关勤王,到达河北时闻崇祯自缢,遂返。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3)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投在了李自成的帐下,李自成命其写信给吴三桂让其投降。

四月,吴三桂率部进京谒见,途中得知陈圆圆被抢。勃然大怒,厉呼:“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当即返回山海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满清协商联手。而满洲人早就有占据中原的野心。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4)

在关宁铁骑和清军的夹击下,李自成大败。吴三桂在战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

吴三桂帮着满洲人占据江山。被封平西王,入驻云南,开藩设府,招兵买马,穷奢侈欲,歌舞征逐。陈圆圆因年老色衰,且吴三桂另有宠姬,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一代红妆豪华落尽,归于寂寞。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5)

康熙帝撤藩时,吴三桂不甘受制,拥兵自立,对抗清廷,历经八年多终被平定。而陈圆圆则自缢身亡,绝世红颜就此落寂。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6)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妖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红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都曲妓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冲冠一怒为红颜 典故(诗词故事冲冠一怒为红颜)(7)

,